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
说我是红颜祸水,守江山的男人怎么都像废物一样?说好的气概呢?意志呢?勇气呢?
这次极其失败的向偶像致敬活动变成了千古笑谈。
诸葛亮,只有一个。
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苏轼
日期:2017-04-20 18:00:37
第二节 陶谦
一切还得从陶谦说起,东汉末年,陶谦是很多人心中的希望,他这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讨韩遂,战黄巾,终于做到了徐州刺史,各处难民纷纷投奔,他治下的徐州成为百姓心中的伊甸园,怀着活下去的希望,人们纷纷逃离人间炼狱般的中原,关中,拖家带口来到安定的徐州。而在那个四方断绝,没有人关心皇帝的死活的特殊时期,陶谦一直坚持向天子进贡,从没有忘记自己做臣子的本分。
因为,当他还是一个孤儿的时候,他就立下了匡扶国家、拯救苍生的愿望。
十四岁的时候,陶谦还是长不大的彼得潘,领着一群小孩整天骑着竹马疯玩,很多人都摇头叹息。都这么大了,怎么不知道努力上进呢。
古人是很早熟的,皇太极七岁的时候就开始主持家政了,拓跋珪15岁的时候就已经创业称帝了。
饱受嘲笑的陶谦变得很孤僻,我不就是想玩嘛?哪错了?从此话越来越少。
而且倔强到令人发指。终生不改。
陶谦任舒城令,顶头上司郡守是陶谦父亲生前的好友,有次在私人宴会上,市长大人喝多了,让县长兼晚辈陶谦跳个舞助助兴。
陶谦很不高兴,按理长辈让你跳你好歹表演一下,结果陶谦坐着不动,郡守还以为他太内向不好意思,就一直鼓励催促,陶谦偏偏一根筋,坚决不跳。
郡守下不了台,脸上阴云密布。我好歹是你上司,还是你长辈,这样也太不给面子了吧。
就是不给你面子,你能怎样?
最后看气氛实在太晦暗,陶谦勉强跳了下,但是该转圈的时候又不转。郡守被这个舞蹈恶心到了,问:跳了又不转,什么意思?
不转,转了就超过别人了。陶谦直通通地回答。
就是要恶心死你,谁让你逼我做我不爱做的事情来着?我管你是谁。
跳舞事件后没多久陶谦二话不说,拂袖辞职。大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范。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我就不折腰。
不过个性掩抑不住才华,陶谦还是一路升迁,后来跟随司空(相当于总理)张温征讨韩遂,估计张大人没听说过陶谦的光辉事迹。某次在宴会上要陶谦给宾客轮流敬酒,陶谦态度更恶劣,不仅不敬酒,反倒把张温当众辱骂了一顿,张温气得半死,要治他的罪。后经人劝解,张温答应只要陶谦过来道个歉,这事就这么算了。陶谦来了,不过他是这么说的: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我要道歉也是向朝廷道歉,关你什么事?)
曾经倔强的少年,此时大汉的栋梁,纵不能平定四海,也能保佑一方。
此时的徐州在他的治理下安定祥和,人才济济。其中不乏郑玄,许邵,王朗,张昭这样的学者名士。
初平四年(193年),陶谦62岁,
一切在这一刻改变。
曹操来了。
这一年曹操家里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儿子曹植出生,曹操很高兴。第二件,父亲曹嵩死了,曹操很伤心,也很愤怒。
曹嵩一直在徐州琅琊境内避难,现在被人杀死在这里。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曹操认定,这就是陶谦指使的,毕竟是在你地盘出的事。你要负全责。
不过曹操颇为忌惮徐州强大的兵力,首先上书天子要求为了世界和平,各州郡一律罢兵。
不久之后,陶谦收到了这封文采斐然的诏书,诏书对当时百姓的处境描写极为生动:四民流移,携白首于山野,弃稚子于沟壑。顾故乡而哀叹,向阡陌而流涕。
所以:表令州郡罢兵。
陶谦不傻,回复:今日罢兵,明日难必至。
那就打吧。
陶谦不是曹操对手,治下城池大多失陷,陶谦放弃彭城(江苏徐州),躲进防守坚固的东海郡郯(tan)城(山东临沂),曹操疯狂复仇中,到处发掘坟墓,屠杀人民。尸体扔进河中,泗水为之不流。
即使真的是陶谦杀了你的父亲,你现在又在杀死多少人的父亲,孩子?
接着,琅琊,东海各县相继失守。人民惨遭屠戮。
在曹嵩曾经避难的琅琊,十四岁的少年诸葛亮,根本不记得是不是与这个有钱的老头打过照面,他只看到,自从他死后,他的儿子,打着复仇的旗号,为了一个人的私欲,屠杀无数的生灵,这些人里有自己的亲人,朋友,邻居,儿时玩伴,也有曾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无数父老相亲,他们不认识曹操,也没有见过曹操,没有伤害过他和他的父亲,本来活在毫不相干的世界,忽然之间,这个人满怀正义的借口,向着他们,挥起屠刀。
人为什么可以这样?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诸葛亮是个孤儿,三岁丧母,8岁丧父,乱世之中,他的父母在家人的陪伴下平和而不舍地走向了生命的终点。留下5个孩子(三儿两女),如果父母活到现在,会是怎样的命运?是否要经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苦楚?至少,自己的父母不用忍受这份屈辱和痛苦。
徐州五郡,除广陵外,在血与火中,哭声动地。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就算你没有伤害任何人,没有犯下任何错,也会有人借着种种正义动听的名义,对你执行判决。这公平吗?
叔父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兄弟千辛万苦逃离徐州。
一路走过废墟,往日的繁华一霎泯灭。看着远处烽烟,满地尸体,落日昏黄中,少年诸葛亮拼命掩饰心中巨大的恐惧不安,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他在很小的时候,看着父母离去,无能为力,现在,看着无数生命离去,依旧无能为力,而自己也像风中飞沙,散乱飘零。
苍生何辜?我会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曹操,和你今天所做的一切。
我将成为你一生的对手,无论你打扮成什么样忠君体国的模样,这些刀下的冤魂无助空洞的眼神都会提醒我,与你为敌。
逃难的路上,诸葛亮听到叔父偶然提起,有一个叫刘备的人,跟陶谦非亲非故,在徐州百姓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带着少得可怜的兵马,千里迢迢从幽州赶来。之后,留在危机四伏的徐州。
这世上竟还有这样的人吗?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见面吧。
冥冥之中,缘份的种子已经种下。生根发芽,需要十四年的漫长时光,刘备饱经落拓江湖,过惯颠沛流离,诸葛亮历尽沉默苦思,潜伏隆中。
诸葛玄带诸葛亮兄弟姐妹逃难荆州,诸葛玄病倒,诸葛亮很伤心,这些年,他逐渐发现,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力回天,就像当年一个三岁的懵懂孩童看着母亲在眼前离去不能救,一个8岁的孩子又眼睁睁看着父亲痛苦离世,一个13岁的孩童看着无辜百姓不能救,现在,面对曾不计回报帮助自己的叔父,他还是不能救。在这兵荒马乱的悲惨世界,个人总是悲凉如渺小浮尘,怎么办?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