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舍不得用那一万人去冒险。在《三国演义》中,调兵遣将五千人都是起步价,就跟影视剧中,赐纹银五千两,太监托着盘子就上来了。
反正多少都是跑龙套的,多加几个零而已,其实蜀汉的力量,始终是很弱小的。
司马昭伐蜀之前,根据情报对蜀汉兵力进行评估:得出结论,蜀汉最多十万兵马。
诸葛亮的时代也好不了多少。最后一次北伐,准备了三年,出动十万人,这已是他的极限。
家底就这么点,这样大的代价,无法承担。
日期:2017-04-22 10:15:34
第十二节、终点
诸葛亮的目标在一点点接近,234年,第五次北伐。54岁的诸葛亮发兵十万,穿越褒斜道,在草长莺飞的春天,来到拥有四塞之险的关中平原。
对手,还是司马懿。为了遏制诸葛亮进攻的势头,司马懿渡过渭水在南岸背水扎营。当时的形势大概类似于一个丁字,一横是渭水,一竖是渭水支流——武功水。诸葛亮就在那一竖的左边,五丈原。另一侧自然是司马懿了,他背后,是坚固的郿县。
诸葛亮依然谨慎稳妥,驻扎在五丈原的一个废弃城堡(郭氏坞),准备慢慢蚕食关中。
他的第一个计划,是进攻渭水北岸的高地——北原。被郭淮拼死击退。
下一个计划,渡过武功水,收拾司马懿。首先渡河的是虎步监孟琰。这个孟琰来自南中,还是孟获的族人。作为先锋,他很顺利地安营扎寨。
司马懿没有动。
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明知拿诸葛亮的大军毫无办法,但瞅准机会收拾这一小股军队还是不成问题的,不久之后,春水暴涨,孟琰的部队和大军之间,隔着滔滔洪水。
这就是机会,孟琰,马谡是你的先辈,我要让你成为诸葛亮的真正梦魇!
司马懿派出骑兵万人,然后静等好消息。你不会想到这大雨滂沱中闪电般出鞘。
一万骑兵竟然没有拿下孟琰。
而诸葛亮那边反应相当迅速,一边搭桥,一边隔水射箭。
那边蜀汉军队桥都搭好了。这边孟琰还没打不下来。好汉不吃眼前亏,一万骑兵很明智地撤退了。
司马懿对在正面战场凭借实力击败诸葛亮已然彻底绝望,竟然连他的偏师都吃不掉。
对于全军渡过武功水攻打司马懿所在的马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马冢地势太高,仰攻太难,失地利之便。背后还有坚固的郿县,只得放弃。
那就只有一条路了,逼你出战。消灭魏国主力,陇右,关中必为我有。只需要痛痛快快打一场。
为彻底打废曹魏,诸葛亮写信约孙权同去,孙权很高兴,终于约到一起了,兵分三路,亲自出马。
可惜年轻时还敢亲射虎,愿自与孟德决战的孙权,听说曹睿亲征,不战而逃。不知曹操泉下有知,看到自己赞叹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还没见到孙子曹睿就抱头鼠窜的样子会做何感想。
而司马懿这边,魏军铁了心不出来。
魏明帝说了:蜀军运粮困难,吃完了自然会回去。
而这次诸葛亮不仅祭出了木牛流马这样的高科技产品,而且在魏国土地上悠然自得地屯田搞大生产,就差打起标语大喊:我不缺粮。
诸葛亮军纪严明,从无屠城,杀降记载。与民秋毫无法。堪称仁义之师。当时:耕者杂于居民之间,百姓安堵,军无私焉。所以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军民同仇敌忾抗蜀也指望不上。
步兵利险阻,骑兵利平原。诸葛亮带步兵在平原上摆开阵势。
司马懿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劳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
鉴于司马懿还是不出来。一生长于心战的诸葛亮给他送去了女人的衣服和首饰。
你我有生之年,狭路相逢,何不一决雌雄?
面对莫大的侮辱。司马懿忍了,他知道,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丧失理智只会惨败。
我虽打不过你,但你也没办法。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留侯论》
另一边,心战一生的诸葛亮在等待预设的结局。司马懿或是愤怒出战,全军覆没,他成为烈士,魏国疆土为我所有。
或是违命不战,主上怀疑,群臣不满,奸人进言,撤换甚至杀头,迎来廉颇、李牧的落寞悲催结局。然后换上一个赵括那样的人。
过了很久,司马懿那边还是毫无动静。
为什么?这一生,心战已极娴熟,无论是蜀汉的君臣百姓,还是敌国的帝王军士皇帝,甚至鲜卑、羌人、氐人、南蛮这些不同天空下的异族,我都能敏锐而准确地抓住他们内心最柔弱或最黑暗的部分,让他们为同一个理想前进。
心战一生,无往不胜,把握拿捏凡人的愤怒,恐惧,懒惰,拖延,人性的弱点。百试百灵。
而这一次,全都不灵了,对面那个人,心如铁石。
恩威并施,公平正义。所有人都会赴死无疑。对面这个人,到底经历过什么?竟会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
月色正好,虫鸣不绝。司马懿看着对岸隐约的灯火,那个人应该也是忧心忡忡难以入眠,无需不解,你若体会过我在生死边缘战战兢兢低眉顺眼徘徊过几十年的痛苦,就会明白了。
而司马懿手下将士已经极为愤怒,纷纷要求一战雪耻。即使凭借自己多年的威望也快要控制不住局势了。
只能请皇帝配合,演戏骗自己人了,不久,司马懿千里请战,曹睿派辛毗为使者弹压,辛毗,三朝老臣,当年袁谭最惨的时候,派他出使向曹操求和,他二话不说借机降曹操,魏国建立,某次曹丕不纳谏要回宫,辛毗上去一把扯住曹丕衣服不让走,非要他同意,从此名闻天下,堪称三国时的魏征。
辛毗站在军门口,凭借自身和皇帝的威望,终于镇住了军心。
但是收了衣服面子好歹得赚回来,于是司马懿也玩起了心战。正好孙权战败,他派数千嗓门大的兵士朝蜀营高喊孙权已经投降。
诸葛亮派人回话:吴国不可能投降,你都六十岁了,干嘛要玩这种小孩子的把戏?(计吴朝必无降法,卿是六十老翁,何烦诡诳如此?《通典》)
等着,看谁先受不了。
就这样相持百日,两军都铁了心,从春花烂漫到秋叶翩翩,谁也没有要走的意思。外人看了,平平无奇,甚至枯燥,而在二人心中,一分一秒,生死攸关。
先受不了的,是诸葛亮。长久以来,诸葛亮是很不讨喜的,他事必躬亲,甚至亲自校阅秘书的文书,军中大小案件一律亲自受理,很多人都不喜欢他,你那么能,什么都是你抢着干,还要我们干什么?
他的身体也不喜欢他,长年累月超负荷运转。终于,崩溃。
有段时间,我吃得很少,夜夜失眠。冬天上课要说很多话,咳嗽剧烈,每天晚上坐在床上等天亮,白天还要工作,那种感觉,生不如死,而他,每天都是这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