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馆轶事——游泳馆会不会淹死人?从业十二年的救生员给大家说道说道》
第36节

作者: 谢日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0-22 22:33:22
  【0.095】
  坐在火车上,看着外面飞驰而过的城镇和村庄,这时候我心中总是难免惆怅万千。
  过去的2006年,是我走出家门的第二年,也是最漫长的一年。这一年我第一次遇到抢救不过来的生命,那个幼小的男孩儿,又经历了原以为好好老板的老郎,半夜起杀机,如今反目成仇天涯追凶,再到亲眼看着如师如父的老邱溺亡于游泳池,痛失良师益友,洒泪别故乡,现在孤身闯荡天津卫,备受王海这个五毒俱全的痞子排挤打压,甚至大打出手。
  我忽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想法,人真的是会变的,慢慢的会被环境改变,就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把你当橡皮泥一样无情地拿捏,至于最后我会被捏成什么样子,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到了青岛又转了两趟车才来到老邱家里。

  熟悉的房子,有的人已经不在了。
  我走上前去敲门,没过一会儿,门被打开。
  意外的是,开门的不是田姐,而是老邱的女儿—小月。
  “小月,你怎么在家?放寒假了?”我问。
  小月离家去南京上学也有一年多来,上次见他还是老邱下葬的时候,那时候小月作为老邱的独生女儿,披麻戴孝哭得声嘶力竭的,让人看上去格外难受。如今几个月不见,这丫头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点儿人气。
  见到是我上门来,小月礼节性地微微一笑道:“谢哥哥,怎么是你来了,快请进来。我也是刚刚回来,请的假。”
  我跟着小月走了进去,小丫头又忙着去叫了田姐出来。
  田姐看到是我来了,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赶忙请我坐了下来,又是泡茶又是拿瓜子的,忙完了这些就拉着小月一起坐在我的对面。

  “小谢啊,我真没想到你今天就来了,是来看看老邱的吧。”田姐寒暄道。
  提到老邱,我往她们娘儿俩脸上都看了看。小月从进来就一直面无表情,在听到老邱的时候微微变了变色,随即又恢复了正常。倒是田姐,依旧是一副浅浅的微笑,想来毕竟是成年人了,心里接受能力比小姑娘肯定强了很多。
  我回答说:“过两天可能会来很多人,我怕你们娘儿俩忙不开,就早点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帮忙的。”
  “其实也没什么,我们约了这边一个寺里的高僧,倒时候要做一趟法事,这方面不用我们操心,我们就管一顿宴席,来的宾朋不能不管顿饭,那就太失礼了。”田姐说道。
  我又问:“打算去馆子里还是摆家宴?”
  摆家宴是那些年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约请了做饭的师傅,到日子上门来做一顿大锅饭。这种做法现在很多农村也依然流行,只不过现在的师傅都是自带团队,从采买食材,碗筷桌椅准备,到防雨棚布置,都是一条龙服务的,而那个时候,师傅一般都只管做饭,别的都要本家自己负责。
  “家宴吧,老邱的墓地那块有座小学校,这几年被合并,荒废了。操场是现成的地方,我的打算,法事和家宴一齐开,两边都不耽误,吃完了请各位上柱香烧点纸就算完事,也省的折腾大家来回跑。”
  田姐这么一说,我明白她是有了基本的布置。
  【0.095完,待续】
  日期:2017-10-22 22:34:00

  【0.096】
  对我来说,那就比较好办了,直接哪里需要哪里搭手就行。
  老邱现在不在了,我就不方便住在人家里,在外面找了个小宾馆订了五个晚上,我寻思忙完之后再帮忙料理一下。
  第二天一早,我又跑老邱家里找田姐她们。
  因为要准备的事情比较多,我们兵分了两路。
  小月跟附近的邻居们都很熟悉了,就由她去挨家挨户约人家的桌椅板凳和碗筷。
  那个年代办这种红白事,没有家宴团队提供那种能堆叠的一次性板凳,就只能东家借西家凑,碗筷也是一样,所以经常能看到家宴现场,桌子板凳五花八门,一张桌子上筷子汤勺碗碟也是各不相同。不过大家都能理解,也都习惯了。
  而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提前跟人家约好了,到日子上门取。一般人家也不会为难,谁都会有个求人的时候,总免不了互相之间帮个忙留个人情。

  至于我,则是跟着田姐去了菜市场买菜。
  这种买菜可不比普通的买菜,田姐自己骑着个自行车,又专门给我借了一辆三轮车,我跟她蹬着一起去菜场,所有菜码都是几十斤起步买的,尤其青岛人爱吃海鲜,海鲜往往又都是带着水的,重量都非常沉。
  田姐拿着一张单子,那是大厨师傅写好了让她采买的种类,按照单子上一样一样挑好了。我则负责往三轮车上扛,然后再一趟一趟往废弃的小学校那边运。
  小学校的操场空的,教室也没人用,归属于当地的村委会了。我们借了教室的钥匙,就将采买的食材都屯在了教室里。

  来来有三四趟,总算是将单子上的东西差不多买齐了,教室里已经堆得无处下脚。
  因为这么多食材存着怕别人偷,需要留一个人在这里看着过夜。田姐她们孤儿寡母的,总不能留在这边守着,于是我就自告奋勇留了下来。
  在田姐家里吃过了晚饭,我扛着一捆被褥就来到了隔壁的一间教室。
  虽然已经废弃了,但是教室里还留着些桌子椅子,我将一些稳固的桌子拼在一起够自己睡觉的,便将褥子铺了上去。试了试跟睡床也没什么差别,就是稍微有点冷,外衣是不敢脱了,就着衣服裹着被子睡吧。
  那天晚上因为没有电灯,我在窗台点了根蜡烛照明。刚开始睡觉确实有点睡不着,我脑子里就翻来覆去想着老邱,不知道为什么,想着想着竟然觉得有点儿害怕。尤其是想到老邱的墓地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这老小子不会做鬼了跑过来吓唬我玩吧。
  想着想着,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也就慢慢睡了过去。
  一夜无话。

  【0.096完,待续】
  日期:2017-10-22 22:34:42
  【0.097】
  第二天一早起来,又是跟着出去拖那些桌椅板凳,碗筷酒水什么的过来,这回好在不用我骑着小三轮了,东西实在太多,一辆小三轮不知道要装多少趟。田姐找了辆货车帮忙拉过来,而我的工作就是跟货车司机一起搬上搬下那些大件的东西。
  这么又忙活了一整天,到晚上我还是不能回去,东西都在这边,我还要看一晚上。
  好在是这一晚上不是我自己一个人了,大厨师傅也跟我一起守着。因为明天天不亮就需要起来打理食材,师傅怕来太晚误了午饭,就决定晚上跟我一起在隔壁教室凑合一宿。
  那个师傅姓陶,四十多岁的人,微胖但是很和气,也很健谈。
  住在废弃的教室里没有电视看,晚上一时间睡不着,陶师傅就给我讲各地什么什么好吃的,一直聊到深夜,我们俩才沉沉睡去。
  次日天明,我们俩都起了个大早。
  陶师傅要收拾食材点炉子焯水了,而我则是担负着打杂的任务。我俩刚忙活了一会儿,小月也被田姐打发过来了。
  “小月,田姐啥时候过来?”我问。
  小月明显这几天也是累了,又起了个大早,睁着惺忪的睡眼道:“家里来了很多人,妈妈忙着招待,可能等中午一起过来吧。”
  我也就不再多问,看着小月也帮不上什么忙,打发他去我们睡觉的教室,再补个觉,就跟着陶师傅一起忙了起来。
  一直忙到快中午,田姐她们才带着大队人马陆续赶来。
  有几个本家的妇女主动过来帮厨,我也就没有什么用武的余地。问了问田姐,她也说暂时没什么需要做的,让我坐边上歇会儿。
  又过了会儿,和尚队伍也来了,一个个披着袈裟拿着法器,很有电视里面得道高僧的样子。

  我坐在边上想到,小时候我们在老家,最喜欢看谁家找和尚做法事,我们那边叫“和尚会”。其实看也看不懂,念经也听不懂,向佛之心更谈不上,也就是图一个热闹好玩。
  而这一次,看着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和尚,我的心情却是沉重的。我忽然意识到,当年看到的每一次好玩的和尚会,背后都是一个离开的生命,还有一群活着的难过的人。如今已经长大了是成年人了,真正理解生死之后,才明白死亡其实是那么的沉甸甸。
  童子何知呢?
  到中午的时候,法事提前开始,叽叽喳喳念了会儿经之后,大厨这边也差不多了,宾客们也就都就坐开席。

  我仔细找了找,来的人里面没有找到杜宾,我有点失望。
  其实我是没有权利要求别人的。来之前我还犹豫要不要叫一下杜宾,后来想,一旦叫了人家就不好意思不来,还是算了,万一他有什么重要的事走不开呢?到时候看看吧,如果遇到就遇到,遇不到也不能埋怨他。
  【0.097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