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1-27 10:46:19
微子率领有限的朝歌守军和东南各部落俘虏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迎向来势汹汹的西土联军。《诗经�6�1大雅�6�1大明》里说“殷商之旅,其会如林”,会者,旗也。旗密如林,这还真不算夸张,但《周本纪》里说“发兵七十万人”就太夸张了,战国时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兵力也不过百万而已,何况殷商这七十万人里绝大部分还是俘虏,帝辛本事再大也养不起这许多俘虏。可以肯定的是,商军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这是所有史料的共识。
《大明》最后两节讲的是牧野之战,但是战况不详。此诗为周人所做,因此把周军夸得如同天兵下凡,在周武王、姜先生的率领下,把商军杀得丢盔卸甲,周军大获全胜,一举开创新气象(“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肆伐”是大举进攻的意思,靠的是武力,而不是吐气如兰地耍嘴皮子,说什么“仁者无敌”,说什么“风生水起”,打仗不是打太极。
《大明》是周人献给武王的颂歌,是经过“周办”审阅的,明确说明商周之间曾有大战。孟子对此视而不见,在他看来,武王绝对没有动武。他在《尽心下》里说武王率革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伐商,只是T台走秀,展示一下岐周士兵的精神风貌而已,没有杀人。因为武王不需要杀人,他只要动动嘴皮子即可,孟子给姬发设计的台词是酱紫的:“不要害怕,我是来维稳的,不是和你们为敌”(“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他这句台词的威力极大,商人于是跪拜叩头,声势浩大如同山崩(“若崩厥角稽首”),于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姬发走下T台,走上王位。
孟子把自己的想象完全当真了,得意洋洋地说:“征(伐)就是正的意思,如果每个人都端正自身,哪里用得着战争?”(“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孟子不仅肆意“解读”史实,还在玩文字游戏!“正”虽然是甲骨文“征”的本字,但“正”的原始意义恰恰是王征讨不听话的诸侯,后来“正”的“征讨”之意消失了,这才有了“征”。到孟子时代,只有他老人家像孔乙己一样,说出“征之为言正也”的“古雅”之语。另外,周攻商不能称之为“征”,无论如何,姬发都是在以下犯上,“征者,上伐下也”,这可是孟子自己说的。那么“伐”又是什么意思?在甲骨文里,这个字的造型很冷酷,用戈刺人脑袋要人命,而不是用温厚的手掌抚摸脑袋做思想工作。
姬发显然不知道七百年后孟轲说的风凉话“焉用战”,他的部队和商朝仓促凑齐的杂牌军展开了一场大血战。(九十九)
日期:2016-11-28 11:15:54
朝歌守军作为帝辛的嫡系军队一马当先迎击姜先生率领的先锋队,双方打得不可开交,如果正常打下去,西周并无胜算。姬发对此再清楚不过了,所以他才对帝辛忌惮得如同惊弓之鸟。加上周军是长途奔袭而来,必须要短平快结束战斗,否则等到商军驰援,那就成了牧野上的饺子馅。
《逸周书�6�1世俘》记载了战场的惨烈,仅商军死亡人数就达十八万人!十八万人的血足以血流成河,足以“漂杵”,竹木结构的杵才能漂得起来。《逸周书》里还说伟大的周军生擒三十三万俘虏,加上阵亡的人数有五十一万人,这个数字比“七十万”要靠谱些,但还是太多了,考虑到这是周人为武王歌功颂德,水分大些很正常,即便减半,哪怕再减半仍是一场大捷,甭管大捷是否光彩,姬发赚翻了,而帝辛连丨内丨裤都输掉了。
圣人孟子对“血流漂杵”之说非常不以为然,但他反对的理由不是基于考证,而是其满腔热情洋溢的道德情操,他用山东话说:怎么可能发生血流漂杵酱紫的惨剧呢?武王是个大善人,怎么可能率众杀人呢?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我感觉就算孟子看到了监控录像他也会矢口否认的,坚称那录像是PS合成的。
贵为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因为“漂杵”的技术故障,被孟子鄙视,他老人家冷笑道:《武成》吗?大概只有两三根竹简上说的是真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两、三策而已”),“书”指的便是《尚书》。孟子的文章乍一看雄辩滔滔,超级自信,但基本上属于自说自话,只管说理,至于论据,凡是有违其论点的一律是假的,不予采信。他就是这么霸气,谁让他是圣人呢?(一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