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历史智慧,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第21节

作者: 廖正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立志不坚决,喜欢给自己找借口,这是常人经常犯的毛病。很多人做事、修身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自己就是这样,因此感到很痛苦。一个事情,明明知道认真做,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完成,但是今天觉得天气冷,明天觉得太累不想干,后天觉得自己足够努力可以休息了,大后天倒是动手准备干了,结果在网上东看看西看看,一个晚上又晃荡过去了。
  就这样,一个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的事,拖了几个月还没完成。我经常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中,虽然知道很不好,但还是改不了懒惰,总喜欢找借口。看来,这是要一事无成了。

  做事是这样,修身也是这样。一个坏习惯好不容易坚持几天没有犯了,结果突然之间放松了警惕,又犯了。犯了又反省,反省后又犯,周而复始,坏毛病还是改不了。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无论做事,还是修身,立志一定要坚决,一定不能找借口,一定不能给自己留退路,否则的话,事做不成,身修不成,就要彻底堕落了。
  日期:2016-11-25 21:41:36
  曾国藩的智慧:立志要远大
  曾国藩的六弟曾国华是曾国藩五兄弟当中最有才华的。优点很突出的人,缺点往往也很突出。曾国华的缺点就是心气太高。考试没考好,本来只是一点点小挫折,他却因此颓唐萎靡,抱怨不休。
  曾国藩得知后,写信给曾国华,教导他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太看重眼前的一点点小得失。

  曾国藩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君子立志,要为大众谋求幸福,要做内圣外王的事业,而后才能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愧为天地之间一个完美无缺的圣人。
  曾国藩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立这样宏伟的志向,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曾国藩认为,君子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就没有空闲去考虑眼前的一点点得失。他说:“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曾国华的这一毛病,我们普通人也经常犯。我自己就是这样。虽然知道自己有着宏伟的目标,并且一直努力下去,就能成功,但还是放不下世俗的价值评判。
  感觉自己很是焦虑、急躁,没有一颗平衡心。尤其是当听到别人赚得多,别人的事业很成功的时候,心理会失去平衡,恨不能自己也马上成功,将别人压倒下去。

  一个是因为不如人而焦虑,一个是因为急着要压到别人而急躁。这是两个重大的心理问题。我不担心按照目前的路子走下去不会成功,只是担心心理的问题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我会倒在成功之前。
  道理我都是明白的,但要怎样改变,还真是找不到好的办法。只能写下这些文字,在心里暗示自己,眼光要放长远!
  日期:2016-11-26 21:23:42
  曾国藩的智慧:知一句便行一句
  曾国藩说:“知一句便行一句。”知道了一个道理,就要在生活中努力践行它。知道了却不践行,那就等于不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样的人比那些不知道的人还要更恶一些。
  曾国藩在给弟弟们的家书中说:“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明德、新民、止至善)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
  曾国藩认为,读书主要是为了修德。如果不能把从书中学来的知识用于修身,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那么读书本身意义就不大。这样的人,即使读了很多书,以博学自诩,也只能算识字的禽兽,算不得明理有用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人,讲道理一套一套的,很博学,但是做起事来呢,全然违背了他讲的那些道理。讲一套,做一套,也不觉得羞耻。

  空谈心性,不如日行一善。修身的关键不在于懂得修身理论的多少,而在于能不能切切实实地反省自己,每天向善的一面前进一点。
  如果不能扎扎实实地践行,懂得道理再多,也只是有文化的禽兽而已。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曾国藩学习者,或多或少都有这个问题。
  我看朋友们的反省日记,知道大家对曾国藩所说的道理都是很明白的,这说明我们修身失败的关键在于践行,不在于明理。
  我们知道了道理却不能践行,着实地把自己身上的各种坏毛病改掉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意志力不强。我们普通人,有着七情六欲,面对各种诱惑,抵御能力是很差的。也许能够坚持个五天七天,过一段时间就又犯了。
  伟大的人物正好相反。他们都是意志力很强的人。如果不是懂得克制,他们根本不能节约下那么多的时间,去锻炼自己超乎常人的能力,从而取得成功。天赋的原因可能有一些,但主要还是靠克制取胜。
  日期:2016-11-27 21:00:48
  曾国藩的智慧:沉潜是成功者性格
  曾国藩在给弟弟们的家书中写道:“何世兄亦甚好,沉潜之至,虽天分不高,将来必有所成。”曾国藩认为,沉潜的人,即使天赋一般,也能成功。
  具有沉潜性格的人,思想感情深沉,从不轻易暴露内心。这是曾国藩所主张的“厚”字诀的一个重要方面。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都具有沉潜的性格。
  西汉名将卫青出身低微,性格谦退,做任何事都沉得住气,从不轻举妄动。即便是立下了赫赫之功,威震朝野,他也毫不张扬。卫青得以善终,与他的这种性格有很大关系。
  与卫青相反的是与他齐名的霍去病。霍去病成长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已经受到汉武帝宠幸,卫家已经发达。富贵的生活,养成了霍去病飞扬跋扈、目空一切的性格。
  霍去病的军事才能,在卫青之上。他常率几千兵纵横漠北,如入无人之境,确实是百年一遇的将才。在这一点上,他是值得我们崇拜的。但是,他的性格是硬伤。
  霍去病的这种暴戾之气,在他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一事上暴露得很明显。李敢将父亲李广的自杀归咎于卫青,刺伤了卫青。谦退的卫青并不计较此事,打抱不平的霍去病却把李敢射杀了。
  李敢确实有错,但罪不至死,霍去病的处理方式,充分地暴露了他的暴戾。暴戾之气太重的人,是不大可能善终的。所以后来,霍去病年纪轻轻地去世了。

  曾国藩是熟读史学的,从卫青与霍去病等故事中,曾国藩看到了沉潜性格的可贵。这对他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他自己努力做一个沉潜的人。总体而言,曾国藩和卫青,是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很谦虚,不张扬,沉得住气。
  另一方面,曾国藩在用人的时候,喜欢用那些性格沉潜的人,而摒弃那些喜欢张扬的人。曾国藩的推崇李续宾,摒弃王錱,就是从这方面考虑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