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崛起—兵锋上的复兴(最幽默的悲壮,长篇原创连载)》
第4节作者:
大汉骠骑霍将军 公叔痤信以为真,对魏惠王的承诺很满意,但同时也隐隐生出一些愧疚与不忍。此时的他很矛盾,在对魏国的忠与商鞅的义之间不知如何取舍。作为魏国的朝廷重臣,他必须向魏惠王尽忠,为魏国的前途考虑;而作为商鞅的老上司,相交多年,形同知己,他也有必要为朋友的前途考虑,至少不能伤害他。
是尽忠还是取义?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公叔痤“贪心”,他既要鱼又要熊掌,他想忠义两全。
等魏惠王离开相国府,公叔痤连忙把商鞅叫到跟前,屏退左右,将他内心的矛盾坦诚相告:“刚才魏王来府中了,他问谁可以继承老夫的相位,老夫向他推荐了你,但魏王没有答应。卫鞅啊,老夫知道你有才,你是个干大事的人,但你别怪老夫无情,老夫毕竟是魏国的相国,得为魏国的前途着想,老夫不能让你这样的人才投奔别的国家,使其将来成为魏国的劲敌。所以,卫鞅啊,老夫对不住你,老夫和魏王说了,如果不重用你,就杀了你。”
这番话更激起了公叔痤的恻隐之心,他实在不愿看到相知多年的好友壮志未酬身先死,又提醒商鞅:“卫鞅啊,老夫来日无多了,你快些走吧,离开魏国,走得越远越好,晚了,魏王的人就要对你下手了。”
公叔痤自以为这样做就能忠义两全了。但他不知道,当他劝魏惠王杀商鞅的那刻,就已经对商鞅不义了;当他劝商鞅赶快逃命的那刻,也已经对魏惠王不忠了。有得必有失,追求忠义两全的结果,往往是忠义两难全。
作为多年相知,商鞅能够体会到公叔痤内心的矛盾,他没有计较公叔痤建议魏惠王杀他,他知道老上司是迫于尽忠而不是出自私怨。但他同样没有听从公叔痤的建议,即刻逃离魏国,因为商鞅清楚,危险不会降临到他身上。
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同上)
面对公叔痤急切地劝诫,商鞅风轻云淡,一笑了之,魏王不听相国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听相国的话杀了我?
商鞅不仅有王佐之才,也善于揣度人心。魏惠王身上有三大特性,决定了他不可能置商鞅于死地,一是爱才,二是仁慈,三是好名。
日期:2016-11-12 12:14:30
因为爱才,魏惠王得人才而必用之,就连孟子那样满口仁义道德的老夫子,他也是毕恭毕敬。现在公叔痤建议他重用商鞅,而魏惠王以沉默表示抗议,说明魏惠王在魏惠王眼中,商鞅并不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既然魏惠王认为商鞅没有王佐之才,魏惠王自然也认为,商鞅根本不可能在将来威胁到魏国,对于仁慈且好名的魏惠王来说,他实无必要狠下心来冤杀这个平庸的读书人给自己带来残暴的恶名。
事实证明,商鞅的猜测一点没错,魏惠王回到王宫就对左右吐槽:“悲剧啊,相国看来是病得很严重,脑子都有点不清白了,竟然想让寡人提拔他官署的秘书卫鞅接任相国,就是那个无名小卒,这不开国际玩笑吗?”
这一番吐槽,意味着魏惠王从头至尾从里到外都把公叔痤的建议当胡话,意味着魏惠王完全没把商鞅当盘菜,根本不会对商鞅采取任何行动。
此事过后不久,病入膏肓的公叔痤也终于熬到了生命的尽头。而在公叔痤死后,魏惠王依然没有对商鞅采取任何行动。这时的商鞅啼笑皆非,不知该庆幸他猜中了结果,还是该悲哀他在魏国永无出头之日,也许两者都有吧。
日期:2016-11-12 21:58:39
上天是不公平的,你能说山区里的穷孩子和王思聪一样幸运吗?我们没必要自欺欺人,牵强附会来证明上天公平,就像是孔老夫子的徒子徒孙们文过饰非证明老头子的话都是宇宙真理一样。但天无绝人之路,命运也会给每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出头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敏锐地察觉,并充分利用努力拼搏了。
就在公叔痤死后不久,秦孝公求贤的令文传播到了魏国,传到了刚失去靠山正为前途忧虑的商鞅手中。这对于商鞅而言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展现王佐之才建功立业的机会,他是否察觉到了呢?
商鞅详细地阅读求贤令,摒弃中原诸侯对秦国的偏见,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年轻的秦君雄心壮志,秦人铁血善战,秦国西部无强敌环伺后方稳固,且秦国近年来致力革新有复兴之势,投奔秦国大有可为。
于是,商鞅决定入秦。他收拾好行囊,怀揣着李悝所著的《法经》,不辞奔波劳累,开启了他的寻秦之旅。
日期:2016-11-13 15:13:36
寻秦记
商鞅入秦并不顺利,路途上的艰辛自不待言,当时没有飞机高铁汽车,长途旅行全靠马车或11路车。路途上吃点苦并不算什么,这个商鞅早有心理准备,但他可能意料不到的是,在秦国找份满意的工作也不容易,饶是他这样杰出的人才,遇上秦孝公这样求贤似渴的老板,也还有两次面试失败的经历。
作为一个魏国来的无名小卒,商鞅想见到秦孝公并不容易,他只好采取迂回战术,先取得秦孝公宠臣景监的信任,再通过景监的介绍拜见秦孝公。好在景监这哥们比较厚道,没有太为难商鞅,很快就把他引荐给了秦孝公。
秦孝公求贤似渴,很快便安排面试。这是秦孝公对商鞅的第一次面试,不知道一心想遇到伯乐的商鞅是否紧张,但可以确定的是,秦孝公很无聊。
商鞅见到秦孝公便大谈三皇五帝之道,秦孝公对此很没兴趣,但商鞅依然滔滔不绝,结果不仅无济于事,反倒助长了秦孝公的睡意。我们不妨想想那个场面,一边是商鞅讲解三皇五帝的事迹说得吐沫横飞,一边是秦孝公边听边打瞌睡,到后来索性不听直接睡大觉,这一幕难道不是似曾相识?
作为学生,秦孝公觉得卫老师上课很没意思;作为老板,秦孝公觉得卫同志可能是个书呆子,说话不切实际;作为国君,秦孝公觉得卫先生有些迂腐,他的政见不可行。于是,商鞅的第一次面试,以失败结束。
白白浪费这么多时间听一个迂腐书生高谈阔论,秦孝公很怄火,他需要发泄,于是把景监批评了一顿:“你这回给我引荐的那个叫卫鞅的书生,寡人看就是个狂妄无知的货色,这种人怎么可能让他在秦国混?”
好心没好报,挨了训的景监也很怄火,又把火发泄到商鞅头上。商鞅不以为忤,淡淡道:“我可能有点高估秦君了,我和他讲解五帝之道,他没兴趣,想必是还没有领悟吧。你不妨让我再试一次,我说点别的。”
日期:2016-11-13 20:31:19
过了五天,秦孝公的怒气也逐渐消了,景监又向他推荐商鞅。秦孝公同意再次接见商鞅。面对这个被他视为狂妄无知的书生,秦孝公能答应景监在百忙之中再次接见,可见他求贤似渴到了何等地步。那时的秦孝公,对复兴秦国基业的急切,那种忧急如焚的心情,常人根本不可能感受得到。
在这种急切的心情中,秦孝公对商鞅的第二次面试拉开了序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