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崛起—兵锋上的复兴(最幽默的悲壮,长篇原创连载)》
第25节作者:
大汉骠骑霍将军
绝望的庞涓想到了死,他认为死亡是他现在最好的选择,虽然输掉了战争,但保住了气节。临死前,他几乎万念俱灰,但仍然忘不了老同学孙膑,他给孙膑带了身体上的耻辱,孙膑回报给他事业上的耻辱,但庞涓不服气,自刎前留下遗言:“遂成竖子之名。”
庞涓有点说得没错,此战确实使孙膑名扬天下,但孙膑不是竖子,是大师。庞涓死后,齐军乘胜追击,前后歼灭魏军十余万,俘虏上将军太子申。魏国经此一役,实力大损,霸业岌岌可危,而齐国俨然成为新一任霸主。
马陵之战后,魏国西边的秦国又开始伺机而动了。与桂陵之战不同,秦国没有在战争期间偷袭魏国,主要是因为秦魏才建立友好关系不久,而马陵之战的前期,魏军势如破竹占据优势,秦国实在没必要得罪魏国,不然等战争结束,如果魏国胜利,秦孝公哭都来不及,魏惠王不会再原谅他第二次。
整个战争期间,秦国一直在坐观成败,结果等来了魏国惨败的“喜讯”。眼看着魏国的霸业岌岌可危,秦国君臣弹冠相庆,魏老虎被打成病猫了,意味着秦国东出的压力减小,意味着即使秦国再趁火打劫,魏惠王也无力报复。于是,秦孝公决定再次乘机出兵魏国,添一把火,让它的霸业彻底烟消云散。
日期:2016-12-08 19:52:53
河西之战:天真的代价
魏国虽经历了马陵之战的惨败,但作为霸主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在以前,秦国要想乘人之危与魏军正面交战,也不是件容易事。好在秦国变法十余年来,成果显著,政治上,“吏治清明,乡邑大治”;经济上,“政府富裕,家给人足”;民风上,“道不拾遗,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除此之外,秦国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也是有目共睹的。更值得秦孝公高兴的是,一向被中原诸侯骂成戎狄的秦国,国际地位也有提高,秦孝公十九年(前343年),周显王送了顶霸主的帽子给秦国(天子致伯),尽管这是个虚名,秦国目前还不具备称霸的实力,但足以让东方诸侯面前扬眉吐气。
到第二年,据《六国表》记载,诸侯毕贺,中原诸侯也庆祝秦国获得周天子的致伯,这无疑是秦国国际地位提升最好的证明。从“诸侯卑秦”到“天子致伯,诸侯毕贺”,秦孝公花了整整二十年时间,这样的成果实在来之不易。
越是不容易得来的东西,就越要珍惜,在战国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保存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打败他人。秦国已今非昔比,魏国也今非昔比,一个比以前更强,一个比以前削弱,秦孝公于是决定再次启动秦国的军事引擎,给刚遭受惨败元气尚未恢复的魏国最致命的一击,彻底葬送它数十年来开创的霸业。
事实上,首先提出伐魏的,倒不是秦孝公本人,但秦孝公无疑是坚定的支持者。秦孝公之所以支持攻打魏国,是因为提出伐魏的人是他最信任的商鞅同志,而商鞅伐魏的理由太充分,好处太诱人,让他实在忍不住诱惑举手支持。
日期:2016-12-08 22:19:06
第一条理由:不攻打魏国,秦国没有出头之日。
商鞅向秦孝公表示,秦魏两国相邻,以黄河为界,秦国在魏国西部,魏国独占崤山以东的地利。如果秦国不在这时候攻打魏国,等魏国恢复元气,魏军西向可以欺压秦国,阻止秦国东出。魏军东向可以攻打其他诸侯国,扩充实力,等到局势不利魏国时,它又可以欺压秦国,秦国更难应付。长此以往,秦国还有出头之日吗?
第二条理由:攻打魏国,秦国可控制中原,成就帝王之业。
商鞅告诉秦孝公,秦魏两国迟早有一场恶战,不是秦国兼并魏国,就是魏国兼并秦国,秦魏两国将来不共戴天。既然早晚要打,不如趁魏国刚刚元气大伤出兵攻打,因为魏国霸业衰退,诸侯反叛,是攻打魏国的最佳时机。只要秦国打败魏国,魏国必然东迁,秦国便可占据黄河、崤山的险要地带,向东控制诸侯各国,成就一番帝王之业。
帝王之业对秦孝公诱惑很大,他当初力排众议启动商鞅变法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成就一番大业吗?于是,秦孝公下定决心,以商鞅为统帅出兵伐魏。
魏惠王听说秦孝公又来趁火打劫,气急败坏,连忙令公子昂领兵反击。
日期:2016-12-09 22:20:44
魏惠王这次似乎没有用错人,公子昂这哥们不简单,史书上说他性格豪爽,善于属文,七岁能诵诗书,有古君子之风。这种人想必有威望,能得到群众拥护吧。
不过,这个有君子之风的哥们,也有过一段屈辱的岁月,当初桂陵之战他从军出征,打了败战,做了俘虏,魏惠王以千金将他赎回。
有恩不报枉为人,魏惠王重视公子昂,公子昂也很争气,能做到知耻而后勇。后来他被魏惠王调到河西地区工作,为政威严,劝农修武,兴学养士,矜恤老幼妇孺,颇有一番业绩。自桂陵之战后,秦国很少骚扰河西地区,极可能是公子昂的功绩。
但这个公子昂纵有千万般好,也挽救不了河西之战的结局,原因是他有一个弱点,致命的弱点——天真。他的天真源自于多情,他天真地以为朋友之情在战场上也能够适用,他将为他的天真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果说公子昂的朋友是别人,也许就不会付出那么惨痛的代价,可他偏偏交到了商鞅这个朋友。当初商鞅在公叔痤府中当秘书时,认识到了公子昂,两个人关系不错,商鞅也清楚公子昂的为人,包括他的天真他的多情。
兵不厌诈,战场上只有战友与敌人,没有朋友,但商鞅在开战前,还是决定给公子昂写一封信,一封叙旧的信,一封欺骗的信,这封信决定了战争的输赢。
日期:2016-12-10 14:39:30
商鞅在在信中写道:我卫鞅当初为什么游学,为什么希望出人头地,不都是昂哥的鼓励吗?没有你公子昂的支持,哪有我卫鞅的今天?可是现在,秦君以我为统帅攻打魏国,而不幸魏王也让昂哥当统帅予以反击,我卫鞅实在不忍心与昂哥交战。当初的哥们,今天怎么就兵戎相见了?昂哥,你看这样行不,你回去和魏王说,我也回去和秦君说,大家都退兵,散了吧,那么咱哥俩之间就不会互相残杀了。
公子昂这个多情的男子看到这封信,很感动,对啊,我与卫鞅是哥们,何必杀得死去活来的呢?于是,这个二货真向魏惠王请示退兵,说他和卫鞅是哥们,哥们之间只喝酒,不打战。
没想到魏惠王在关键时候也犯糊涂了,竟然同意公子昂的请求。这就很不应该了,公子昂与商鞅以前是哥们,他被商鞅欺骗感情还情有可原,你魏惠王算老几?其实算老大,但你这个老大曾经对商鞅的才华不买账,你与商鞅之间啥情义都没有,怎么就不能做个脑子清醒的围观者呢?
说白了,都是马陵之战输得太惨,得了战争恐惧症,连智商也被拉低了,听说商鞅因哥们情义想退兵,都不过脑子就答应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