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历史智慧,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第28节作者:
廖正华 日期:2016-12-21 21:27:24
曾国藩的智慧:君子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周易》中说:“君子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君子,不会因为世俗的观念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也不会为了成名而苦心钻营、溜须拍马。
在曾国藩看来,身处官场之中,很多潜规则你是无法规避的,但是在原则性的问题上面,你绝对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明、清两朝,对于五品以上官员的父、祖,朝廷会有诰封。诰封需要加盖皇帝的大印。负责办理盖印事宜的是一些胥吏。这些胥吏,虽然品级很低,但你要办事,绝对不可能绕开他们,哪怕你是一二品的朝廷大员。
曾国藩的父、祖得到了朝廷的诰封,要盖印。起初,曾国藩以为凭借他在京城的关系,不通过胥吏也能把事办好。后来,曾国藩才发现,绕开胥吏根本没法办事。能耐如此之大的曾国藩,在官场潜规则面前,也不得不低头。
对于这种潜规则,曾国藩虽然厌恶,虽然设法规避,但当实在规避不了的时候,曾国藩也会按潜规则去做。
虽然默许官场潜规则,但曾国藩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身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晚清时期,曾国藩能保住自己的清白之身,不容易。
在北京当京官期间,曾国藩不贪。这从他留下来的家书、日记中可以看到,日子过得很紧巴。幸亏他人缘好,能够借到钱,否则的话,真有断炊之忧。
任两江总督后,曾国藩确实有钱,但有钱的程度并没有达到夸张的程度。他每年的正常收入,是几万两。他最有钱的时候,手里掌握着几十万两是有可能的,但绝对不可能像李鸿章、盛宣怀那样,有好几千万两的家产。
曾国藩逝世后仅仅几年,在北京的曾纪鸿就穷困潦倒到了要借银子治病的程度。我们知道,曾国藩对儿子们的家教非常严格,曾纪鸿不可能是挥金如土的浪荡子弟。那么,曾纪鸿怎么就没银子花了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曾国藩根本没留给他多少银子。由此可见曾国藩的清廉。
曾国藩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各种让我们看不惯的事情,在一些无伤大节的事情上,我们不妨略作妥协,但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守住做人的底线。这就是“君子不易乎世”。
日期:2016-12-22 15:49:51
文中对左宗棠略有微词,引起某些朋友不满。看过我写的《血战天下:湘军征战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只是认为左宗棠的个性,他的一些做人做事的方法,不值得我们学习,有一些还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对于左宗棠的毕生功业,我总体上推崇的。
客观评论历史人物,是从事历史研究应该奉行的准则。不能因为左宗棠做过一些好事,就说什么都好,不允许别人对他略有微词。
普通人既没有左宗棠的大才,如果也像那样刚直,傲气十足的话,十有八九是要走向失败的。左宗棠的成功是个异数。
日期:2016-12-22 22:12:07
曾国藩的智慧:凡事当有收拾
在军营中的曾国藩,给在家中的弟弟们写信,告诉他们怎样管好一个家庭。曾国藩说:“凡事当有收拾。”一个家庭,如果里里外外收拾得整整齐齐,一定能够兴旺。反之,到处脏乱,这个家庭就要衰败。
不懂得收拾,是很多人都有的毛病,包括我在内。电脑里的文档,东放一个,西放一个,有时候很想好好地整理一下,但又总是懒,没有整理。书刊、文件,东放一本,西放一本,也没有整理。
这样,要用的时候,往往很难找到。一找不到,心里就急,就想发火。平时的修养功夫,到这时候,完全功亏一篑了。
懂得收拾,不光对个人,对家庭很重要,对一支军队也是这样。里里外外整整齐齐、有条不紊的,一定是精兵。反之,则是弱兵。
所以,曾国藩始终强调“勤”字对统兵将领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将领,每天要及时点名,及时查墙子,及时训话。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曾国藩认为,史书中写那些名将,不是强调他们武艺超众,就是强调他们谋略超群,其实吧,武艺、谋略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三件事,每天点名、训话、查墙子,使军队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富有朝气。
因不会收拾,导致军容不整,最终打败仗的例子,在湘军史上有很多。李元度守徽州的时候,就对曾国藩始终强调的点名、训话、查墙子不怎么上心。
李元度是个书生,喜欢在军营里看书。因为看书,耽误了许多正事,其中就包括点名、训话、查墙子。这些事不认真做,军容就不可能齐整。虽然曾国藩一再提醒李元度在管理上勤一点,但李元度依旧我行我素,最终导致徽州之败。这就是不懂收拾而失败的典型例子。
懂得收拾,不仅对个人、家庭、军队重要,对我们的每一家企业,乃至对我们整个国家,整个人类社会,都非常重要。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一定不会盲目地去做事。他首先要做的是理清头绪,收拾整齐,然后才能有条不紊地去做事。这样做事,才容易成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