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整理一些我工作中访谈的一些诡异和神秘事情》
第37节

作者: 随便注册个马甲6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2-27 02:04:00
  在咱们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隐藏的真相或者遗落的事件人物有很多很多,并不是你度娘一下就知道所有。就像楼主写的这个阴佛爷人物,他就是有这个人,并且确实很厉害,他就是高手在民间的典型,所以你们在百度或者用其他资料查阅查不到的。并且在现在大家网上能查阅的历史资料,往往是经过修饰或者修改的,很多并不是真正的历史,甚至于原历史背道而驰。
  在西北,由于山多地贫,再加上是靠天吃饭,造成人穷民风彪悍。在一些穷人当中,胆子大,又不喜欢种地的年轻人,会走一些偏僻的道路出来。例如从事盗墓者,他们一般都懂一些法术,然后加上自己的经验,往往形成独立的一个盗墓门派。在西北盗墓的人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门派也自然而然的多了起来。
  就是现在楼主所生活的老家,楼主知道有比较大的两大门派盗墓者,在解放后和文化***时候可能受到了冲击。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人家又重新拿起他们祖宗流传下来的手艺,开始盗墓生涯。
  在楼主老家隔壁县,有一个家族式的盗墓门派。本身盗墓这个职业就是被万人唾千人骂的职业,再加上现在盗墓罪量刑重,他们这个家族职业极其隐秘,就算是亲戚好友都不知道。这个是真事,楼主说的这个家族式盗墓姓王,据说他们祖上在宋代就开始了,以前是南方人,为了掩护自己家族的身份,从当时比较发达的地方搬到相对落后的西北居住。
  楼主村有个女的嫁到这个王姓家里,楼主知道她公公从事盗墓活动,但是她竟然啥不知道,还没有楼主了解的多。后来楼主才知道嫁入王姓家的女人,一直到了自己的孩子成人后才会慢慢的了解最终知道真相。他们有自己一套的保密方法,这个楼主就不知道了。
  改天楼主把这个家族的事迹推送到公众号里,现在开始更新阴佛爷的故事,这个事情就发生在他们这个王姓家里祖上。
  在西北清末时候有一个,有一个姓王的盗墓者(楼主为什么用盗墓者而不用盗墓贼呢?因为每个事情或者职业的出现都会有因果关系,处于这样考虑,就用盗墓者而不用盗墓贼。),他盗墓技艺高超,据说他进过陕西的好几大皇陵墓里,这个无从考证,暂且不谈。
  有一年冬天,阴佛爷吃晚饭后已经入睡了,突然被砰砰的敲门声吵醒,他极不情愿的起床开院里大门。刚刚打开大门,门外站着四五个大汉,为首的一个年长者抱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看到阴佛爷开门后,他们没等阴佛爷问话呢,就挤进阴佛爷家里。
  还没有等阴佛爷开口呢,这一群人噗通给阴佛爷跪下了,然后说佛爷救命,救我们一家人的命。阴佛爷打量一下这几个人,从这几个人身上感觉到一股地下特有的阴气,顿时明白这是一群盗墓的,看来是遇到问题才找他的。
  日期:2016-12-27 02:04:00
  这一下把爷俩吓懵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夺菜刀,等反应回来的时候,就看见小男孩母亲已经把肚子割了很大的口子,肠子流了一地。等老者爷俩把小男孩的母亲菜刀夺回来的时候,这女人已经死了。
  这下乱了套了,他们是盗墓者,肯定也懂得法术,也有治鬼之类的符,这老者赶紧用符贴住自己的孙子,然后把这幅画装进一个家传的具有压制鬼怪类的盒子里面。
  于是先埋小男孩母亲,可是在刚刚把小男孩母亲埋了后,这个小男孩有自己偷偷的把这个放画像的盒子找到,又把画像拿出来,大家都没有发现,直到老者的女儿拿着菜刀割自己肚子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事情又发生了。不过辛好的是老者女儿发现的早,被夺了菜刀,没有死。
  但是老者的孙子可变化大了,白天是不吃不喝,昏昏欲睡。晚上精神老好了,就是不管老者把这个装画像的盒子藏到哪里,这小男孩就是能找到。然后把画像拿出来,大半夜的坐在画像前嘀嘀咕咕的说个不停。后来老者把这幅画像送到一个阴阳先生的朋友家里,可是大半夜的这老者孙子一个小孩开始自残。这还不算,关键是阴阳先生家里更乱了,家里的女人都全部拿着菜刀,剪刀,匕首等刀具开始自己割自己的肚皮。

  阴阳先生家里乱成一锅粥了,阴阳先生用尽所有法术,就是没有用。最后连夜把这个盒子送到这个王姓老者家里,阴阳先生的家里才平静下来。阴阳先生送完这个盒子回到家后一看,都哭啦。自己家里的全部女人都自残的不像样,幸好的是都活着。
  自从送出这个盒子送回来后,这老者的家里女人全部躲避到亲戚家里,只留下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可是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啊,但是一些以前的自己称为朋友的正派阴阳先生们连门都不让这个老者进去,因为是自己职业的关系,这个老者对自己县里的有名的阴阳先生平常没少送钱和送宝物。最后没有办法,才想起这个临县的阴佛爷,大半夜的抱着自己的孙子,带着自己家里的几个年轻的小伙子找到阴佛爷家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