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或道家有“祝由”之术,借助符咒或厌胜之物,达到治病或禁止某些行为的作用。在《黄帝内经》中记载: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矣。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的禁经篇就记载了很多祝由方法,比如禁盗贼:夫欲出行,先画地为坛,房中六尺,庭中六尺,野外六十步,置十二辰位,身居甲地,自呼名某乙。今欲出往某处,征讨时神,保佑于我,吉昌三言干,大呼青龙下。咒曰:六甲九章,天圆地方;四时五行,青赤白黄;太一为师,日月为光。禹前开道。尤辟兵。青龙侠举,白虎承衡。荧惑先引,辟除不祥。北斗诛罚,除凶去殃。五神导我,周游八方。当我者死,向我者亡。欲恶我者,先受其殃。吾受北斗之孙,今日出行,乘青龙出天门,入地户;游阴中,履华盖;去寇贼,矛盾刀,戟戟弩。见我摧伏,莫取当御。急急如律令。
杨芳水平低下,既不了解西洋科技的发展状况,又不懂得真正的“祝由”之术,故此才导演了一场闹剧。
但是由此也不能贸然否认杨芳的谋略,因为除了厌胜之法外,他为了稳定民心还组织了一场童生考试,使得本来害怕战火出走广州的的居民回来一大半,这不能不说是杨芳的功劳。
杨芳有大名,英国人也不会骤然造次,再加上不清楚广州市内的布防虚实,就用计谋先探听状况。英人派了一个使者带着和谈书信到凤凰冈请见总兵长春,跟随的中国“汉奸”则负责探水路。
这个长春刚到广州,对什么都不了解,见英人送上信件,就马上送往省城,请上级定夺,他就把这个英国使者及其随从留在军营中。那个使者把军营转了个遍,虚实情况尽皆掌握。
英国使者不等长春的回复就回去复命,英军得知长春的守备空虚,料来其它地方也是一样,故此马上组织进攻,东路攻击拿下了猎德炮台,西南路破了长春的凤凰冈守军,于是英人就控制了大黄滘、猎得两处咽喉位置。杨芳的战略部署就这样不堪一击,被人家轻易突破。
这时北京朝中传来消息,道光皇帝震怒,抄了琦善的家,并派副都统英隆押解琦善回京问罪,两广总督事务暂由广东巡抚怡良代理。
道光皇帝之所以对琦善下手,是因为两封奏折,一封是钦差大臣裕谦弹劾琦善懦弱自私,阻挠定海收复,另一封是广东巡抚怡良揭发琦善出卖香港,罪大恶极。
裕谦之所以弹劾琦善,一方面的确是琦善写信给伊里布,延误了军机,另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择清责任。而怡良身为广东巡抚,眼见琦善把局面搞得一团糟,也担心出了事把自己牵连进去,前次上奏琦善与英人私签草约,结果是皇帝并未严厉处分琦善,故此这次怡良索性就把英人在香港所贴的告示上奏天听。
当初琦善私自与英人签订《穿鼻草约》,其中有割让香港岛一条。英人因为没有固定地方休整,不能老在水面上飘荡,耐不住心急,未经大清皇帝承认前,就先坐实了这条条款,好有一个根据地可以安身。于是就在琦善在《穿鼻草约》上签字不久,义律和伯麦就在香港赤柱张贴告示,内容是:尔总督琦善将香港地方让给英国,存有文据,是居香港者为英国子民,事须禀英官治理。这就是公然吞并了香港,但是英人手头有琦善同意的证据。
英人虽然在战场上获得胜利,但是面临的压力也是非常之大。义律很是明白当前的处境,进退为据。
义律乔治用武力是为了施加压力,逼大清谈判贸易通商。他们听说大清皇帝震怒,直接把封疆大吏琦善逮捕,再加上杨芳来到广州,奕山也将带领大部队开进广州,就感到形势变化非自己所能控制,担心万一大清永远关闭谈判大门,双方开战,后果则不可预料。
英人这边,这么长时期光打仗,军费开支花销太大,而本国财政也是紧张,政府必然不愿与大清开战。还有就是来自其他外国的压力,英国与大清见战,自是影响了别国商人与大清的贸易往来,他们怨恨英国人挑起事端。
再看战场,虽然得胜,竟然也有了挫折,不象往日那么一帆风顺。二十四日,英军再攻凤凰冈,居然被江西参将谭恩、湖南守备王金国等击退。
义律一看,不能把事情搞僵,于是就托美利坚领事多利那以及十三行商人伍怡和作中间人,到凤凰冈转达英人求和之意:英夷自是不敢再有他求。犯顺称兵止其国兵头之过,其货船原未尝附会助逆,请准与诸国一体开市,则货船在埔,兵船即顾忌不敢滋扰矣。
这是义律做把商人和军队做了切割,但对大清来说,半点用也没有,因为在大清眼里,英军和英商都是一伙人。再加上凤凰冈的清军刚被英人借和谈给蒙了一次,故此不相信英人有诚意,义律只得让伍怡和直接到广州递书给怡良和杨芳,表示:如欲承平,不讨别情,但求照旧通商,如有私夹鸦片者,船货入官。
这个条件对比在天津提出的六个条件及《穿鼻草约》,英人要求的赔款割地,平等交往的什么都没了,只剩下一个条件,能跟以前一样做正当生意就行。
其实,这个条件退回到林则徐那个时代,只不过英人对于“人即正法”这个条款不让步。这是英人尊重生命权、人身权,比大清的官府更具人性。当初林则徐总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导致双方距离越来越远。如果林则徐同意跟义律商谈,如英人夹带鸦片者,由大清政府按律法公平审理判决,而不是直接砍头,事情也不会搞得这么僵。
不过英人这么示弱,也表明他们底气也非常地不足了。
杨芳对此表示,通商的问题可以再谈,但是英人必须先退出虎门。
杨芳是名将,不想来到广东就先碰了一鼻子灰,用法术都胜不了英人,他也心虚,如果能兵不血刃,收复虎门,那不仅可挽回自己颜面,更能使局势和缓下来。
可是义律也不傻,如果退出虎门,再被清政府忽悠一回,不仅自己的颜面荡然无踪,再跟大清谈判,连虎门这个底牌都没有了。故此义律表示:俟奉通商之旨,兵船即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