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微表情 从外在情绪解读三国人物》
第60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4-18 17:42:12
  132
  于是吉邈等人率领杂人和家僮千余人趁夜攻打王必的大营,并纵火焚烧,耿纪、韦晃、吉本亦从旁协助。金祎之前在王必大营中安插了内应,趁乱射中了王必之肩。王必不知道前来攻击的人到底是谁,因为和金祎关系莫逆,所以首先想到要投奔金祎。到了金祎家门口后,王必等人呼叫金祎的表字德祎,而金祎的家人以为来人是吉邈等人,所以发问道:“王长史已死乎?卿曹事立矣!”王必这才知道原来金祎也参与了密谋,所以夺路而逃。

  不过对于这件事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在王必想要投奔金祎时,王必的帐下督对他说:“今日事竟知谁门而投入乎?”所以王必就直接率兵逃到了南城。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为真,直到天明时王必仍然活着,这时吉邈率领的众人因为遭遇抵抗而四下溃散,王必和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进兵,将这场叛乱讨平。耿纪和韦晃等人都被收押治罪。耿纪懊恼不已,在行刑前喊着曹操的名字说:“恨吾不自生意,竟为群儿所误耳!”而韦晃连连叩首又自扇耳光,想要求得主审官员的原谅,但最终还是被杀掉了。
  王必的伤势十分沉重,过了十多天因为伤口感染而去世。这件事本是针对曹操而发,王必只不过是适逢其会代替牺牲,因此曹操听说王必已死,顿时雷霆震怒,按照《山阳公载记》的记录,他将留在许都的百官都召集到了邺城,让救火的人站到左边,没有救火的人站到右边。朝廷百官揣摩曹操的意思,认为救火的人肯定无罪,所以纷纷都站到了左边。然而曹操认为不救火的肯定也没参与叛乱,救火的人里面多半有心怀鬼胎之人,所以将他们尽皆诛杀。

  曹丕、曹植兄弟争位之时曹操同样也曾大怒过。二人同为卞夫人所生,开始曹操待之并无偏倚,然而随着曹操日渐老去,到了该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这两人的矛盾便凸显起来。曹植的优势在于才学机敏,反应快捷,而曹丕虽然文才不及,却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并能够团结曹操身边之人为自己美言。曹植的另外一个死穴在于,他行事往往凭借本性,喝起酒来又没有节制,关键时刻总是失误连连。曹植曾经乘车出入天子才能使用的驰道,并开司马门(皇宫之外门)而出,这就是“司马门事件”。曹操听说消息后大怒,掌管司马门的公车令被处死,从此之后曹植恩宠日衰。《魏武故事》记载了曹操的几条手令:“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自临菑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诸侯长史及帐下吏,知吾出辄将诸侯行意否?从子建私开司马门来,吾都不复信诸侯也。恐吾适出,便复私出,故摄将行。不可恒使吾以谁为心腹也!”从曹操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的气恼、伤心跃然纸上,显然已经对曹植彻底失望了。

  魏国初建之时,尚书郎徐邈不顾曹操颁布的禁酒令私下里喝得个酩酊大醉。校事赵达询问他分管的事务,徐邈推辞说自己“中圣人”,原来当时喝酒的人将清酒称之为“圣人”,浊酒称之为“贤人”,徐邈这么说分明是没拿曹操的命令当回事。校事本就管监察大臣的事务,赵达回去后就将徐邈的表现一五一十地反映给了曹操。曹操十分生气,幸得度辽将军鲜于辅说徐邈平时谨慎有加,这时偶然喝醉酒的言语当不得真,曹操最终没有对徐邈施以刑罚。

  日期:2017-04-19 17:39:33
  133
  除了明显的愤怒,曹操也曾有过愤愤不平的表情。在曹昂于穰战死之后,他的养母丁夫人恼恨曹操,经常数落他说:“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并且常常哭泣不已。曹操为此忿然,想要让丁夫人屈服,就把她送回家里。过了一段时间曹操去见她,丁夫人正在织布,有人报说曹公来了,丁夫人充耳不闻仍然织布不绝。曹操走到她的身后,抚着她的后背问她:“顾我共载归乎?”丁夫人既不回头也不应声。曹操走到门外,复又问道:“得无尚可邪?”丁夫人仍不回答,曹操知道她心念已定,于是说道:“真诀矣。”从此之后就和丁夫人分开了。或许在丁夫人看来,这个故事早就该画上个句号,并且一花落后永无归期,仅凭曹操的几句话怎么能让她回心转意呢?

  曹操喜好骂人,史书记载也是不绝于缕。比如说在和鲍信等人一同讨伐黄巾军的时候,黄巾军曾经寄书给曹操,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曹操看到檄书,便开口呵斥怒骂,表示自己与黄巾军势不两立。
  曹操在汉中与刘备交锋时,刘备驻军山头,派遣养子刘封下山挑战,曹操就骂道:“卖履舍儿,长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黄须来,令击之。”于是派人召唤黄须儿曹彰到来,不过等到曹彰不分昼夜地赶到长安时,曹操已从汉中退军,这场亲子与养子的交锋并未发生。
  曹操也曾为一些事件嗟叹不已。如建安末年,宛城守将侯音煽动山民作乱。这次起兵事发突然,郡守东里衮事先一点消息也没有听到,所以侯音造反时,他和功曹应余狼狈逃窜而出,侯音命令骑兵追赶他们,飞矢如雨而下,应余用身体护卫东里衮,受创七处,他对追赶而来的叛军说:“侯音狂狡,造为凶逆,大军寻至,诛夷在近。谓卿曹本是善人,素无恶心,当思反善,何为受其指挥?我以身代君,以被重创,若身死君全,陨没无恨。”说着他仰天号哭,血泪俱下,叛军感其义烈,释东里衮而不害。敌人退去之后,应余也一命呜呼。后来征南将军曹仁讨平侯音之后,将应余的情况上报给了曹操,曹操听说后嗟叹良久,下令荆州表其门闾,又赐谷千斛。三十多年后的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夏六月,朝廷下诏表彰应余:“昔南阳郡山贼扰攘,欲劫质故太守东里衮,功曹应余独身捍衮,遂免余难。余颠沛殒毙,杀身济君。其下司徒,署余孙伦吏,使蒙伏节之报。”

  再如曹操未立王太子时,在曹丕和曹植之间委决不下,所以派人密访。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但崔琰并不偏袒曹植,他甚至还在奏章中说:“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曹操贵其公亮,喟然叹息。
  日期:2017-04-20 17:25:33
  134
  东汉末年青徐一带的豪强纷纷划地自守,昌豨是其中较典型的一位。他先是归顺了曹操,然而因为曹操对他的待遇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他又先后三次起兵反抗曹操。头两次他都获得了曹操的宽恕,等到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昌豨第三次起兵作乱。曹操命令于禁讨伐他,于禁引兵急攻,昌豨与于禁有旧,便到于禁处投降。众将都认为昌豨既然投降,应当送到曹操那里,于禁说:“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于是流着泪和昌豨诀别并杀掉了他。是时曹操正在距离不远的淳于督率李典、乐进等讨伐海贼管承,听说后叹道:“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因为于禁谨慎奉法,从此之后曹操更加看重于禁,不久就提升于禁为虎威将军

  不过等于禁兵败荆州投降关羽时,曹操又为此哀叹良久,说于禁跟随自己三十年,怎么到了面临危难处境的时候还比不上后来归附的庞德呢。连善于甄拔人才的曹操都有如此感慨,可见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曹操征汉中时,善于鼓弄唇舌的魏讽蓄意谋反,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却让曹操心下不安。曹操将负有责任的中尉杨俊调职之后,叹着气对身边人说:“讽所以敢生乱心,以吾爪牙之臣无遏奸防谋者故也。安得如诸葛丰者,使代俊乎!”桓阶向曹操建议尚书令徐奕可以担任这一职务。曹操于是任命徐奕为中尉,并下令说:“昔楚有子玉,文公为之侧席而坐;汲黯在朝,淮南为之折谋。诗称‘邦之司直’,君之谓与!”

  徐晃受命南征关羽,有功而还,曹操下令褒奖徐晃:“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等到徐晃凯旋归来之时,曹操出迎七里,并置酒大会。当时各军齐集,曹操巡视诸营,各营士兵都纷纷离开战阵前往观瞻,只有徐晃所部保持战阵整齐不动,曹操将徐晃所部比作西汉初年名将周亚夫的细柳营,叹道:“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郭嘉英年早逝,曹操临丧之时极为哀痛,对荀攸等人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曹操后来兵败荆州,在巴丘又遇到了瘟疫,不得已焚烧船只以图再举,感慨地叹息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合肥之战时,张辽带同李典、乐进等以区区七千兵力对抗孙权的十万大军,并且打了一个酣畅淋漓的大胜仗,甚至几乎俘获孙权。曹操对此大为赞赏,提升张辽为征东将军。在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再次征伐孙权时,沿路经过合肥,特意视察了张辽获得大胜的地方,并为此叹息良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