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密码:讲述故宫的秘密》
第18节

作者: 停杯一问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7-08 16:39:33
  太和殿前的广场还是一如既往的人山人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种肤色、各种高矮胖瘦,天南地北的人怀着同样的心情走进有六百年历史的皇家建筑群。站在广场中央,抬头呈45度角仰望太和殿,金碧辉煌的琉璃瓦、粗壮笔直的朱红立柱,雕梁画栋的屋檐、描金彩绘的殿门,形态各异的垂脊小兽、宽阔雄浑的须弥座…
  一切都变得威严肃穆,令人如瞻神宫、肃然起敬。只可惜现场人太多,嘈杂的声音冲掉了太和殿的静谧、肃穆与威严。曾经的皇极之地、天朝心脏,如今成了寻常百姓游玩取乐的地方,不得不令人唏嘘感叹。从1925年故宫博物院建馆,到现在不足百年,中华大地迈出了此前两千年不曾迈出之步伐,堪称一次最伟大的变革。
  这是我做导游时的一段台词,以后估计是用不上了。心中有一股恍惚之感,前几天还在故宫里发小广告,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这里的正式员工,我的步子迈的也够大,堪称自己人生的一次伟大转折。
  突然有人拍我肩膀,扭头一瞧是王双。这家伙昨天可被折腾的不轻,险些进局子,还好有我仗义相救才转危为安。这家伙死不悔改,才一天而已,又重操旧业。“王狐狸,不,双哥,你没事吧?”
  “我挺好啊,这不又出来挣钱了。”王双一扫昨天的苦瓜脸,重新变得神采奕奕起来。
  “派出所没再找你麻烦吧?比如拘留什么的?”
  “没有,真要拘留,我还能在这跟你说话。”王双确认自己确实平安无事。他献媚地冲我一笑:“嘿嘿,兄弟你太有能量了,是哥哥我以前瞎了狗眼,没看出你是号人物。现在哥哥知道天高地厚了,以后咱弟兄们得多亲近。今儿晚上咱上全聚德,我请客,把一帮老兄弟们都叫上。”王双的话很现实也很接地气,令我不知怎么回应才好。
  不过当他提到晚上要在全聚德聚会时,我一口回绝。他所谓的老弟兄们,都是在这里当黑导游的货色,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我搭救王狐狸的事情要是传出去,日后指不定有多少人找我,谁被抓了都来找我,我有那么大能量都放人?再说总不能每次都去求胡所长吧。
  我告诫王狐狸,如果还当我是兄弟,千万别把我的事儿说出去。王狐狸何等聪明,马上领会我的用意,频频点头保证。
  我们就这么分开了。王狐狸还带着游客,不可能陪我一直唠嗑。看着他逐渐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我一声轻叹,跟这家伙扯上关系,以后的日子甭想安生了。王狐狸的脾气我还是了解一些,他的保证基本等于放屁,不出一月,圈里人肯定都知道我改行了。到时候指不定有多少麻烦事找上来…
  日期:2017-07-08 22:57:14
  “喂,想什么呢?”身边有一个女人的声音。不用看也知道是小季。
  “没什么。我只是在想,弘义馆的西边是什么地方,能不能去看看。”我随口说道。我们所处的太和殿广场,东西各有一座两层的建筑,东边的叫体仁阁,西边的叫弘义馆。弘义馆的西侧据说是内务府和武英殿,不过都没有对外开放,对我们这些导游来说极具吸引力。
  小季本能地把眼神放到弘义馆的后面,其实有一排高大的房子挡着,什么也看不见。“你是说那里啊,不就是十八棵槐嘛,有空我领你去玩儿。”小季若无其事地说道,似乎去那里没有什么难度。

  “十八棵槐?”这个名字引起了我的兴趣,莫非有十八棵大槐树?
  小季不置可否,故意卖关子。“有没有十八棵大槐树去了就知道啦。”
  “对了,王册不是去办进慈宁宫的手续吗,你怎么没去?”
  “我本来是要去,看见你一个人在这闲逛,就过来啦。”小季说道。这丫头是个粗人,对办手续那些琐碎事向来不上心,一般是能躲则躲,都交给王册去办。王册出于对她的好感,也就全包了。

  我们两个人在广场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烈日当头,一会儿晒出一身汗。我们只好往太和殿的须弥座上走,廊下12根高大挺拔的红油漆大柱子,人站在柱子底下才会真切感受到自身是多么渺小。
  此时的太和殿刚刚经历了一次大修,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一扫往日的陈旧破败,变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站在廊下遮阳的地方,才觉得凉快了一些。我和小季并肩站在殿门前的丹陛上,居高临下看着广场上的人流,一时想不起用什么词来形容,接踵摩肩?人流滚滚?波涛澎湃?亦或许人流如潮更合适。
  “你对太和殿了解多少?”我问小季。其实对于在故宫工作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太小儿科。不过小季不同,看得出她对文物和古建筑不是很热心,甚至可以说有一些抵触。真想不出这个丫头为什么会得到胡所长的特招。
  “我其实也不是很了解。”小季回应道。这个回答倒不出我的意料。
  我们两个信步走到太和殿里面,大殿里很宽敞,不过供驻足的地方有限,很多地方都用红绸条子拉起了界线,游人不准跨线。
  “这就是金銮殿啊,皇帝上朝的地方。”小季望着七层台阶上的金漆宝座发呆。看得出她不是经常来这个地方,或者说很少来。
  “你看电视剧看多了吧。真正的皇帝早朝可不是在太和殿,而是在前面的太和门或后面的乾清门。明代在太和门,清代在乾清门。时间大概是早晨的六点到八点。”我纠正小季的常识性错误。
  皇帝在门洞子里早朝,听起来很多人都不相信,事实上确实如此。大冬天,早上六七点,皇帝在门洞里召见群臣,北风呼啸,飘着白毛雪…那场面想想就觉得发冷,当皇帝也不易啊。难怪有些皇帝抵触上朝,明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万历皇帝更是三十年不上朝,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皇帝不上朝的记录。
  日期:2017-07-09 13:58:24
  大概是受到明亡的教训,清代皇帝上朝议事则成为一种惯例,地点在乾清门,名曰“御门听政”。大冬天里上早朝肯定非常冷,于是增设了帷帐,帷帐后面加龙椅,乾隆时又加了地毯,这样皇帝冬天上朝还暖和一点。
  小季一直没什么表情,似乎对我的故事不感兴趣。倒是一直对着高台上的金漆宝座发呆。“这个宝座一定很值钱吧?”小季发问。
  听到这句话我才意识到小季对文物是多么的外行,只知道她对文物不感兴趣,没想到她是个十足的外行。以前真是高看她了。在她眼里,文物就跟值钱划等号?
  “这个金漆宝座学名叫髹金漆云龙纹宝座,通体都是黄花梨雕镂而成。后面的髹金漆云龙纹七扇大屏风也是通体黄花梨制作。这座宝座可以称得上是故宫的镇馆之宝了。新皇帝上位,举行登基大典才会使用,平时上朝是没机会坐一坐的。”我说道。
  “是啊。这个宝座真好,真想上去坐一坐。”小季喃喃地说道。
  我的一双眼珠子差点掉下来,小季的话不光是外行了,简直是造孽啊!这是一名故宫工作人员该说的话?我赶紧拉着她往外走,得嘞,姑奶奶咱赶紧走吧,省得丢人现眼。我越来越怀疑胡所长的动机和眼光,招这么一位姑奶奶进故宫到底为了什么?
  “说起这座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啊,还有一段神秘的历史。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称帝,将太和殿里的这座髹金漆云龙纹宝座移出殿外。自此宝座不知所踪。直到解放后20多年仍然没有宝座的踪迹。一次偶然的机会,工作人员在清理库房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座象征皇权至尊的宝座,自此宝座才重见天日。由于几十年疏于保养,刚从库房里移出来的宝座陈旧不堪,不少地方的描金和漆色都已脱落。故宫里的能工巧匠们夜以继日的加班修复,数年之后终于使这座宝座重现昔日辉煌。”我向小季讲述着宝座不同寻常的历史。

  小季似乎没兴趣听故事,一心想着在宝座上坐一坐。我彻底无语,这丫头真是另类中的极品。
  中午,故宫的食堂对全体工作人员开放,可以吃一顿免费的午餐。这对我来说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可以省去卖午饭的周折。这个时间段里王册办好了进入慈宁宫的报批手续,单等着下午开工。
  下午两点,胡所长招呼我们出发,赶奔慈宁宫。这一次可以说是轻车熟路,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心里少了很多顾虑,走路轻便了不少。
  狭长的小巷、斑驳的宫墙、丛生的杂草,行走在其间心情无论如何兴奋不起来。曾几何时,小巷里也曾人来人往,数不清的宫女太监穿梭其间。岁月淹没了一代又一代宫里人,轻轻驻足,仿佛还能感受到一丝岁月的影子,身边似有宫人脚步匆匆擦肩而过。
  说来也奇怪,天气明明很热,只要一踏进狭长荒芜的小巷,空气陡然变凉,凉与热那么界限分明,仿佛一步跨入另外一个世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