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因为我的种种怪异行为和举动,我不得不休学一年。在家里,父母发现了我的怪异。比如,我经常半夜三更坐在门口自言自语,叫我我却没有知觉。
那一年,妈妈几乎天天哭。用我妈后来的话说,我就仿佛对外面这个世界毫无感觉,活在一个封闭的自我世界里,也许是那种傻了或者疯了的状态。对我而言,就是另一个“我”在控制着我。
因为我是独生子女,父母为此还专门去学校找我发病的原因。后来知道是玩笔仙闹的,我妈带我拜过佛,烧过香,甚至我还喝了很多次香灰,神婆也没少看,都无济于事。后来,妈妈还信了基督教,去教会让人给我祷告,她也天天禁食祷告。莫名其妙的,后来我就突然好了。妈妈说是上帝救了我,还让我一有事就向上帝祷告。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每次想起来就充满恐惧,那种被控制的感觉太可怕了。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类未知的领域,比如灵界。奉劝大家,不要因为好奇而去玩那些危险的通灵游戏,一旦被缠上就会后悔莫及了。
日期:2017-12-25 20:20:55
【破解“笔仙”骗人玄机】
玄机一:为何笔会自己动?矛盾的力量同时作用于笔
“笔仙”游戏之所以能蛊惑人心,一切皆因那支能动的笔。当两个人都否认自己有主观操作行为,笔怎么就动了呢?
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专业副主任医师张书芳说,从物理学角度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玩‘笔仙’不允许以肘或腕作支撑,需保持悬空,笔垂直于纸面任何一点,而同时求仙者被要求不能让笔掉下来(因有说法掉笔会折寿)。身体时刻被要求放松,同时还承受地心引力。控制身体面积需要维持一定张力,受到指令压力,身体的压强就会加大。当悬腕、无支撑、光滑纸面、尖笔这一切矛盾条件具备,两个人都会互相用力,因此身体作用下的笔环行运动成为必然。”“碟仙”原理相同,当三个人走动时,手施展的力量不均衡,碟子会有所偏重的移动。
玄机二:为何笔会朝希望的方向挪动?女性更易受心理暗示
在张医生和小叶的演示中,纸上出现一堆乱圈,张医生“请仙”并未成功。难道是心不诚则不灵吗?张医生回答:“某些人会因游戏受到心理暗示。”“笔仙”会暗示我们什么?这种心理暗示对游戏者产生怎样影响?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认为,如果游戏者是正常人,不排除两种类型的心理暗示。第一种是被赋予了暗示性人格特征的人易受到影响,因为此类人对周围人和事非常关注,不难发现求仙者以女性居多,女性特征决定了其更容易受到暗示。第二种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某些人会由于意识范围缩小、精神高度集中而产生违拗症状。即意识会向相反方面运动,比如身体不让动时,意识上会强烈地想动。
为何会执着地认为只要“笔仙”第一次灵验,就几乎能次次显灵?张医生解释说:“越是为了验证什么,自我暗示作用就会越加强。打个比喻,当你刚开始学骑自行车,你暗示自己不要撞到障碍物,可你注意力越集中,车就越发不听使唤地往墙根儿走。”原来,身体的目标行为,是在感官(通常为视觉)引导下大脑发出指令,由肢体或躯干完成。日常生活的许多动作,因习惯变成了下意识动作,即不需要过多思考。
玄机三:“请仙”效果为何不同?某些求问者处于半催眠状态
古老灵学史盛行于19世纪初的北京、上海等,“请仙”其实是一种中国形式的招魂术。早在五四期间,鲁迅曾斥责过上海一帮玩“笔仙”的人。个人思想追求、价值观等问题,都促成人相信“请仙”。郭正谊教授指出,那些更为敏感的人即使暗示少,身体也会晃动得更厉害,念咒后他们会处于半催眠状态。人在似睡非睡时,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因此医学上认定催眠可以治病;但在心理学上,催眠会使人进入对自己希望事情的自我迷茫和陶醉中。
日期:2017-12-25 20:44:54
【碟仙】
顾名思义,碟仙就是寄生在碟子上的神仙。请碟仙,就是用碟子来占卜,它起源于中国古代“扶乩[jī]”。
这个碟仙,需要用我们的意念将它请出来,当神仙附于碟子的时候,碟子会自我移动,并且回答您的问题。有时灵,有时不灵,要根据这个神仙的性格、脾气来看,所以心诚则灵。当然,如果因为您的心念有杂不纯时,可能请到的不是神仙,而是冤魂,请时一定不要乱说话。
请碟仙一般为四人,两男两女,时间是半夜十二点,关上室内所有的灯,围坐在碟子四边,闭上眼睛用意念请求。要请多余的人出去,不能站在那儿旁观,因为可能会被附身。问问题的时候,要一个人一个人地问,所有人的问题问完后,才可以请碟仙回去。一旦碟仙回去了,如果马上再请,出来的一定不是碟仙,可能是别的鬼魂了。
现在,“碟仙”这种奇异的占卜方式已远及世界各国,尤其在夜晚降临时,在世界许多个角落的家庭中,除了桥牌、麻将和大富翁,有不少人正纷纷把手指按在一只小碟子上,怀着兴奋、好奇及某种程度的惊恐,焦急地召请着“碟仙”降临来驱动碟子,游移于各种文字的字盘上,为人们解答疑惑或预测运气。
日期:2017-12-25 20:46:56
【笔仙碟仙的科学原理】
其实,“碟仙”“ 笔仙”游戏和著名的杰布里埃尔振子实验一样,是基于自我暗示的心理游戏。
法国心理学家爱米尔?库埃是自我暗示法的发明人,他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源于两个基本观点:所有的暗示都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只是一种“想象”或“心理”行为;意志被想象力所压制。
为了对他的理论进行验证,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杰布里埃尔在1850年进行了一个著名的振子实验。到20世纪初,这个实验已经传遍了整个欧洲。
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的:先在纸上画一个直径为15厘米的圆,并在圆内画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再在一枚硬币上贴一根30厘米长的线,用手捏住线使硬币落在圆的中心的上方。这时在心中要反复默念:“硬币硬币左右摆、左右摆。”切记,此时千万不能晃动手指。然而,硬币还是会慢慢开始左右摇摆。如果你心中默念的是“硬币硬币前后摆、前后摆”或是“硬币硬币转圆圈、转圆圈”,硬币也会按照你心中所想的运动起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你所想的内容无意识地驱使你的手指移动,并导致了硬币的摆动。你的想法记录在大脑的潜意识中,为了实现这个想法,大脑就会自动工作起来。与振子实验相类似的是,碟仙游戏的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也因为自我暗示的作用而无意识地使碟子发生移动。
从杰布里埃尔的振子试验中,可以感受到人类自身所拥有的自我暗示的力量。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自我暗示法,就有机会从心里祛除不安和恐惧,变得充满自信。因此,每天在心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一定会成功或者我很快乐又或者我充满活力等等,都会对个人的发展有一定帮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