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庙堂殿上忧兴国,
下联:聚心阁内闻书香。
横批:义交天下
继续发帖,谢谢大家
日期:2017-05-14 19:15:31
滚滚红尘东逝水----之梦落花----24
字体如行云流水,品行端庄。成文心中思索:崔不平的住处叫做聚心阁,想必此对联就出自崔不平之手。成文闲来无事,又将书架大体浏览一番,见书架之上错落有致的摆满了各种书籍,书架的侧壁之上用蝇头小楷写着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的一段读书心得:
“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苟》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騒》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着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成文正在观看思索之际,听门外有人朗声说道:失敬!失敬!在下不才,项州崔不平这厢有礼了。”成文回头,见门外站着一位年轻的公子:身高八尺,身材雄壮,狮子鼻,红脸膛。成文见了,暗自想道:“秋风老隐士和野鹤先生均是天下奇才,都曾向我推荐崔不平;自己一到项州,处处又闻得崔不平的大名,何不试他一试?”于是成文一抱拳,说道:“久闻阁下大名,贤居于聚心阁,专门结交天下之士,世人皆称为‘小信陵’,今日一见失敬!失敬!”崔不平急忙道:“兄台高抬我了,‘小信陵’三字愧不敢当,不知道阁下从何而来,这么晚了又急着见我所为何事?”成文道:“我从中原赶来,冒昧特进一言。”不平听了,忙说道:“不平只不过是一个布衣之士,阁下从中原大国而来,特为进一言,不平有何德才之能劳驾阁下远涉关山,实在受宠若惊!”成文便说道:“阁下名门之后,忠诚子嗣,何不为国家出力而落于山林,只图自己逍遥自在,多的虚名,难道是大丈夫所为么?”不平听了,呵呵笑笑说道:“这位兄台,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皆因相时而动。”成文道:“话虽如此,然而我听说黄金州主弱臣强,奸相手握兵符,常有欺凌君主之意,在此危难之时天下有志之士不为国家着想,怎可畏刀避剑,人人只图自保?”成文说完,眼睛不眨的盯着不平,看他的反应。不平听了,不动声色的走进书房,反问道:“阁下乃是外人,怎知我黄金州之事?既然不知就不可乱言。当今黄金州君贤臣直,更不知阁下所言奸相所指何人?”成文见说道关键的地方,想起野鹤先生的话语,于是从容不迫的说道:“奸相独霸朝纲,与秦朝赵高、汉朝梁冀、北魏元叉又有何区别?依我看来,做王莽是早晚的事情。”不平听了,猛的把手中的扇子往桌子上一拍,脸色大变,说道:“相国于公乃是国家的柱石,对国家忠心耿耿;于私和我家是世交,对我家有情有义,你不明就里而在此造谣诽谤,如不看你是中原人士,远道而来,岂能容你?”成文听了故意说道:“人言崔不平乃是黄金州当今的小信陵,看来仅仅以讹传讹而已。奸相欺君罔上,罪恶弥天,你不仗义执言也就罢了,想不到还这般趋炎附势!既然趋炎附势,何必又道貌岸然,还要做什么‘小信陵君’?看来是白乐天所言不假,‘野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平听了,把脸一沉,冲外面说道:“这人真好大胆,竟然胡言乱语映射当朝柱石。近来多听说有人胆大妄为行刺丞相,想必此人就是同党。来人,把这狂徒绑了,明日押赴京畿,到丞相处领赏。”话音刚落,冲进来几个壮士上前就拿成文。成文看了,仰天大笑:“小信陵!小信陵!信陵君无忌就是这样礼贤下士的吗?”说完把手一背,束手就擒。不平看了一眼成文,对下人说道:“虽然人已经拿下,但是明日押赴京畿路途远长;如果把此人饿坏了身体,恐怕到不得京畿,丞相处也便领不到赏银,今晚且拿些酒菜与他。”成文听了,冷笑说道:“聚心阁毕竟是聚心阁,虽然在内依附于权臣,但是在外还要继续伪装。真想不到啊!我广成文落到这般地步居然还有酒有菜,那可要好好谢谢小信陵了。”崔不平也不答话,转身走了出去。
继续发帖,欢迎光临
日期:2017-05-15 14:57:44
滚滚红尘东逝水----之梦落花---25
过了一会,刚才的那位老家人给广成文端来两个菜,一壶酒,对着成文说道:“这位公子,其实我家公子也是出于无奈,他有他的难言之隐。我看你年纪轻轻,真的要是落在丞相手中,岂不可惜?不如先吃饱喝足了,等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偷偷地把你放出去如何?”成文听了哈哈大笑:“大丈夫顶天立地,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我堂堂正正,怎可半夜溜走,让别人耻笑!”说完拿起酒来一饮而下,刚才发生的事情全然不放在心上。老者看看说道:“公子,你年纪轻轻的不为自己前途着想,又何必以软击石,和权倾朝野的老相国为敌呢?”成文听了,把酒壶一放说道:“老伯,我乃是中原人士,与奸相无怨无仇,只是看到奸相目无纲纪,荼毒百姓,方才想联络天下英雄,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崔不平,人言当世人杰,本想与他一起振臂一呼,共同讨逆,不想他原来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根本没有雄心胆识。当年刘表名称八俊,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我看来崔不平其实与刘表一般无二。”说完又将壶内的酒对着嘴滴了又滴,直到壶内再也滴不出酒来,便把酒壶扔在一边,然后倒头便睡。老人看了看,道:“你年纪轻轻的,大话连连,怎么这么喜欢饮酒,岂不误事?”成文听了只是笑而不语。
到了第二天,两个大汉押送成文上路。出的庄来,不走大路,只是沿着崎岖小路而行。走了大约二十里的路程,前面是一处僻静之处。突然从山石后跳出两位持刀蒙面的好汉,大声叫道:“留下人质,饶你等不死。”两位押送大汉见了,掉头便跑。那两位拦路好汉并不追赶,上来为成为松绑,嘴里说道:“这位公子是不是得罪了崔不平,他们押你往京畿,是不是为了领赏?”成文点点头说道:“是呀!多谢二位恩公救命之恩。”两位好汉说道:“其实我们本是聚心阁的人,只因为看不惯崔不平做的这件事,所以才来相救,要不然我们怎么会知道其中的缘由呢?这位公子,你何必与相国为敌,自寻死路呢?”成文笑笑道:“以天下为己任乃是我的本分,奸相罪恶弥天,天地不容,天下英雄人人得而诛之,何必有缘由!”两位好汉见了,竖起大拇指来称赞道:“果然是条好汉,不过刚才那两个人回去报信,崔不平很快就会追来,你还是先躲躲吧!”成文见了,摇摇头,大笑道:“我在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怎能轻易离去?”两位听了忙问道:“不知你所言志同道合之人究竟是何人?”成文听了大声说道:“项州崔不平也!”二人面面相觑,半响问道:“崔不平要拿你去领赏,这会怎么又成了你的知己呢?”成文说道:“信陵君无忌义交天下仁人志士,门下食客三千,先后有侯赢、朱亥等英雄来投。崔不平是人人皆知的小信陵,怎么会做出这等不仁不义的事情?他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担心我是奸相的底细,故而一再试探我。虽然如此,但他这种做法做有辱没我的人品和小信陵的名声!”二人听了面面相觑,不知怎样回答。成文道:“二位壮士想必也是崔不平的人吧!”说着话儿,成文又朝着远处大喊道:“崔不平,还不出来见我,等待何时?”言未毕,只见山石后面转出一人,拱手道:“广义士,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下给你道歉了。”成文见来者非是旁人,正是昨晚上在聚心阁内遇见的那位崔不平。就见崔不平紧走几步到了成文的跟前,深施一礼说道:“义士,我所做有失君子之风,但情非得已,还望义士包含!此地并非讲话之所,请到庄内接风压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