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直觉让他避开了一场车祸】一个美国纽约人,在晚间开车回家,当要转入平时经常经过的一条路时,忽然有种强烈的直觉,觉得不能转弯,于是他开车到附近的海湾去看看。过一段时间后他准备回家,但他觉得刚才的感觉没有任何道理,他想知道如果走那条路究竟会怎样,于是他驶入那条路,但车速缓慢很小心。结果他发现一辆汽车撞倒了路边的灯杆,倒下的路灯杆横跨在路面上,破碎的玻璃片散落在地上。如果没有这个直觉他以正常速度行驶,那么他的车肯定会撞到路灯杆上。
日期:2017-12-30 21:40:42
【预感】
狮子座的龙宝宝:2008年5月1号劳动节那天,大表姑娶儿媳妇。婚宴的时候,我爸爸悄悄对我和我老妈说,表姑怎么今天看起来不太高兴的样子啊?我和妈妈听到爸爸这样说还取笑他想多了。
表姑对自己这个儿媳妇非常满意,此前经常对我们夸奖说儿媳妇听话懂事勤快,还经常催促她儿子早点把姑娘娶回来,如今表姑终于如愿以偿,怎么可能不高兴呢?所以我和老妈都说老爸肯定是喝高了,眼睛发花看错了。
等婚宴结束后,我们又去表姑家,亲戚很多,表姑在忙着张罗。我仔细看了看表姑,确实有点异样,她看起来还是在笑,可是我怎么都觉得那笑容有点别扭不自然,我心中暗自嘀咕:难道表姑家有什么不愉快,表姑在强颜欢笑?
表姑的儿子、儿媳等三天回门后,又休息了四五天,然后两个人就出去度蜜月了,去的地方是川西。等他们出去旅游后,我们几家亲戚在一起吃饭,在席上小表姑说:早就想问大表姑一件事了,前几天又不敢问。表姑说:你想问什么就说吧。小表姑就说自己在婚礼那天觉得大表姑神情不对劲,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听到小表姑如此问,我和爸妈都觉得有点惊奇,看来不是只有我和老爸觉得表姑不对劲。
大表姑听到小表姑如此问,似乎很莫名其妙,她说:我娶儿媳妇怎么会不高兴?不过大表姑接下来又说:自己明明很高兴,可心里却控制不住觉得很压抑,还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在儿子结婚前几天就有这种感觉了,总害怕要出什么事!听到这里我们都纷纷安慰她,大表姑说但愿自己是多虑了。
以后的事情大家应该猜得出来,表姑的儿子、儿媳遇上了5.12大地震,他们那时候在重灾区,家里人联系不上他们,表姑又急又担心晕过去好几次,她闹腾着说要去川西找儿子,被我们好说歹说劝住了。这时候,我们这些亲戚才想起表姑此前的种种异常,看来是老天爷在给予某种暗示!
后来,表姑的儿子终于和家里取得了联系,他说自己腿断了在某医院住院,他妻子也受伤了,到医院检查发现怀孕一个月,但已经见红,孩子没保住。听到这消息,表姑哭着说:只要大人活着就好,孩子以后会有的。表姑的儿子后来腿治好了,但是有后遗症,每逢下雨变天的时候就疼得要命。
日期:2017-12-30 21:48:09
【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你坐在咖啡馆里,好友坐在对面,她正在兴奋地和你讲述最近的一次旅行。忽然你的心头涌起一阵异样的感觉。周围的环境,昏暗的灯光,好友的言谈,说话的语调,突然都变得如此熟悉;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似乎在过去的某个时候已经完整地经历过一遍。
你是否曾有过类似的体验?在西方,这种“昨日重现”的感觉被称为“Déjà Vu”。调查显示大约三分之二的人经历过这种现象;青年人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平均一年2-3次。
过去100多年里,关于这种现象涌现出了许多解释,包括时光倒流、特异功能、多维空间、催眠、精神错乱等等。近年来,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这种现象;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现象不过是记忆系统运转过程中产生的一点小瑕疵。
“我肯定见过!”感觉眼前的事物曾经见过,这种记忆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再认记忆。再认记忆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回忆”,你确实能够回想起以前经历过的那个情境;第二种则是“熟悉”,你仅仅对眼前的事物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但没法确定它的来源。
比如,昨天你在楼道里见到了一个人,今天又在电梯注意到他,这时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你回想起来昨天确实在楼道见过他,于是把他认出来了。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对于他的面孔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具体在哪里见过;不过基于这种熟悉感,你也会认为自己曾经见过他。
日期:2017-12-30 21:49:02
接上:
“昨日重现”现象的产生,也与这种熟悉感有关。以本文开头的场景为例,可能你过去经历过一些类似的场景(比如在咖啡馆和别人聊天),虽然你没有意识到,但是这些场景的特征已经储存在了你的记忆系统当中。此时此刻,坐在这个朋友对面,周围的一些线索与你记忆深处那些相似场景的特征(比如昏暗的灯光)匹配起来,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使得你的大脑自动将眼前的场景判断为曾经经历过,从而导致了“昨日重现”的体验。
有一些研究证据支持这种解释,比如有研究者发现,那些热爱旅游、经常做梦或是喜欢看电影的人,体验到“昨日重现”的次数也比较多。用上面的理论解释,这是因为这些人见多识广,经历丰富,见过的不同场景比较多,所以从概率上讲更容易遇到熟悉的场景。
还有研究者通过实验诱发了类似的体验,比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艾伦S布朗和杜克大学心理学家伊莉莎白马氏给一些大学生呈现了远方一所学校的校园照片。间隔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又找来这些大学生,再给他们呈现这所大学的照片,其中有些第一次就看过,有些没看过,并让他们判断这些场景自己是否去过。结果发现,对于那些在第一次实验中看过的场景,被试更容易判断为去过,虽然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去过。
这些研究都支持了熟悉性再认理论对于“昨日重现”的解释,当然这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心理学家正在继续分析是否场景中的哪些相似特征导致了这种现象,此外也有人从知觉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不管怎样,下次再有这种“昨日重现”的感觉时你不必惊慌,这不是什么灵异事件,只是大脑和你开的一个小小玩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