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长大的孩子的诡异经历》
第2节

作者: 身心性法空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天下午,我们拿着战利品在小桥上集合。坐在河里的沙沙土里吃果子,什么果子已经不记得了。吃完之后,一群娃儿就嚷嚷着,桑葚熟了,我们可以去那坡上的树上摘桑葚吃,一群小娃就争先恐后的去爬坡,上去之后,发现树其实并不大,最高两米吧。树的半中腰是弯的,S型的。小屁孩蹭蹭就能爬上去,树上桑葚并不多,也不红,绿色的。什么味道,我也不记得了,反正不好吃。
  大家玩了一会儿就想着差不多天快黑了,该回家了。于是一行人慢慢腾腾的就下坡准备回家。天色渐晚,不知道哪个小伙伴又提议可以再玩一会儿,反正还没听到自己的老妈站在村口喊回家吃饭的声音,农村人大嗓门,大家都知道。于是一个一个就挨个从桥上往桥下跳,下面是沙子和干草,倒也很好玩。于是玩的不亦乐乎,渐渐的大家忽略了时间,慢慢天色晚了。等大家反映过来的时候已经夕阳只剩下最后一缕了。我这时候刚跳下桥,不知道桥上谁指着桑葚树的方向吼了一嗓子:血脸红头发!一群娃顿时反应过来,天已经黑了!嘴里啊啊大叫的,还有哇哇大哭的。从桥下连滚带爬的,拼了命的往村子的方向跑,那时候我已经懵了。都是小孩子,根本没有团队概念,基本吓傻,只知道哭喊跑。有没有谁拉队也不知道,估计吓尿的都有。我拼命跑的过程中,回头看了一眼,终生难忘。在桑葚树下,夕阳微光下,站了一个东西。绿色的褂子,裤子看不清楚,蓬松的头发,头发不长,没有到肩部。应该是一只手抓着树干,面朝我们这个方向。脸上有没有血,看不清,头发是不是红色的也记不清。只记得脑子嗡一声响,回头就拼命的跑。满村都能听到孩子的哭声,父母的大骂声。至此以后近一二个月,再也没有小孩愿意去那里耍了。不过,也就最多2个月,死性不改的熊孩子又去河里桥上耍了,但是再也没人敢去那颗树旁边,吃那个桑葚了。后来听人说,那棵树下面是一个坟。至于分里面埋的是不是血脸红头发,这个无从考证。不过,长大了想想,那里确实可能是一个坟。因为站在那个树下,仰望远方,正对面就是村子,谁不想入土之后,还能在遥望自己的亲人和家呢。也许人家根本就没有看我们,看的是村子,是亲人。

  现在的我,身在遥远的重庆,年老的父母留在家里。偶尔看看天上的月亮,虽然有时候它是残缺的,但,我知道,它一直是圆的。一直。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下一个故事,我会讲一个几百人瞬间毙命的故事。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日期:2016-12-07 11:12:00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大雪,在我们陕西,家里现在是下雪的季节。每年过年回家,雪可埋没鞋子,一望无垠的田野,上面覆盖着白花花的雪,剥开雪,小麦刚发芽,看起来绿油油的,走在路上,踩起来是咯吱咯吱的。每次回家,顶风前行,天际只有白色,还有那故乡村庄的炊烟,这就是回家的感觉。
  第三个故事:水库中的人
  这个故事是小时候听到的故事,这个水库,至于是不是我前文讲过的村边小河上游雨季放水的那个水库就不得而知了。
  在陕西关中地区,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唱戏(也可以理解成社戏)。唱的就是陕西八大怪之中的秦腔,我一直很佩服唱秦腔的人,著名作家贾平凹就写过一本《秦腔》。不过我们所说的唱戏通俗点讲,就是一个大型的赶集会场外加专业艺术团搭建一个舞台,进行的集会活动。所以每年固定时间,十里八乡的村子进行开会,各村的领导会互相商讨今年各村开始唱戏的顺序。因为某些大事儿搭台唱戏,这是单纯的唱戏。另外还有一种唱戏,是为神而唱,我们那边一般都是为娘娘唱戏,开大的庙会。陕西地区教会派别居多,有道教,也有佛教,也有基督天主教。当然那时候一般不会为基督天主教的神唱戏的,他们也听不懂啊。

  那里有戏唱,提前半个月十里八乡都会传遍,另外提一下,唱戏的钱,请专业艺术团的钱,都是村里人共同筹集,几百几千几万。全凭个人,唱戏的时候会把这些名单公布一部分。作为功德宣扬,站在这个角度看,有时候信仰有助于人们团结,也会应用于政权统治,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通用的。
  唱戏或者庙会的时候,十里八乡的小商贩就会闻风而来,上面使劲儿吼着戏,台下坐着几百老头老太太,四周全是小商贩的各种摊摊,呐喊声,叫卖声,唱戏声,声声入耳,就一个词语,热闹!我们那个时候的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逛庙会和看戏,当然我们不会去看戏,是为了给小摊贩送钱。各种小零食,小玩具,几毛钱一个。稍大一点的孩子会玩桌球,我们简称台球,五毛钱一场。玩的不亦乐乎,那时候身上有五块钱就是土豪了。所以,讲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唱戏的,摆摊的,听戏的,能从十里八乡汇聚到一个地方来,是概率问题,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吧。那这个故事就是一场热闹的唱戏开始。

  水库是不是我们村边河沟上游的水库我无从得晓,不过以后我会讲个和那个水库有关的故事。而这个故事里的水库,没有水,因为,这是一个新修的水库。还没有开坝放水,当然水不是你想来就来的,这个从山上来,再用水库储存起来。水库的构造就像一个大水池,一边进,一边出。我们那边的水库那个不是背负了几十条人名的,游泳而死的人每年都有,这太常见了我就不在这里讲了。话说这个新修的水库,面积比较大至少也有好几个足球场大,从边缘的石阶到下面的石板铺成的地面。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像这样的大事儿,乡镇肯定要热闹一番,也就是唱戏。不过这个唱戏集会的地方选的有点特别,在水库低部。

  为什么要选在水库底部,因为水库一般修在山涧,和大型山丘之间,一是方便山涧的水流入,二是地势正好低洼,也能节省材料人力和物力。由于水库底部很大,也很平整,所以在下面唱戏是最合适的了。
  在这个水库旁边,有个村子,村里有个王老爷子,老伴儿走得早,儿女都出去打工了,唯独家里给他留下有个大胖孙子。王老爷子平时为人和蔼善良,是村里著名的老好人。偶尔大家能帮衬也就帮衬着,儿女在外,钱给的足。所以每天能做的事情就是哄孙子,晒太阳,抱着孙子逛庙会,看大戏。在陕西,基本每个老头都能给你唱几小时的戏不看戏本的。孙子也乖,只要嘴上的吃货不断,你爱干啥干啥。也不嫌吵闹,相反的还很喜欢吵闹。所以王老头每次看戏,都是抱着自己的宝贝孙子,口袋踹个几十块。带着孙子从第一个摊摊,一直吃到最后一个摊摊,然后坐着自己的小折叠凳子(我会发个凳子的图片给大家看),一只手楼孙子,一只手拿着自己的烟斗。而孙子的手则是满满的吃食,从中午吃到下午。然后爷俩回家,坐在家里看唐老鸭。日子倒也过得乐呵,自在。人到暮年,这不就是天伦之乐吗?当然,子女在膝下可能更圆满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