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三国 那些隐藏在英雄传奇背后的历史》
第19节作者:
泪痕春雨 [注1]:征卓为少府,不肯就,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朝廷不能制,颇以为虑。《后汉书.董卓》
[注2]:及灵帝寑疾,玺书拜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卓复上书言曰:“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于是驻兵河东,以观时变。《后汉书.董卓》
日期:2016-10-08 22:46:41
第三节 何进让董卓进京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了。
本来呢,汉灵帝驾崩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汉灵帝驾崩后,帝国中央政府两大派系(外廷、内廷;通常称之为宦官、士大夫)为了争权夺势不要命了。最后,外廷竟然有人提议说,我们应该调董卓等军方大佬,进京收拾内廷。
调董卓进京!这不是扯淡吗?因为董卓早已军阀化了,汉灵帝活着的时候,董卓就敢无视传说中的圣旨。现在汉灵帝死了,帝国中央政府的大佬们,为了权力争得一地狗血,还敢让董卓这种大爷率军进京,那不是没事想给董卓上菜吗?
我小时候看这段历史,就一直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大汉帝国的军区多的去了,高级将领也多的去了。换而言之,就算想调地方军队进京,也不应该调董卓的军队啊。
后来,看的历史书多了,我终于明白,何进调董卓进京,并不是因为何进愚蠢。我们认为何进愚蠢,只是因为我们看的历史,不是政治宣传,就是童话故事。
在分析何进为什么要调董卓进京前,我们先分析一个问题。那就是,把宦官集团灭了,以后谁来主持帝国军政事务?从理论上,自然是何进啊!
何进现在就是大将军,而且袁绍、曹操之流的人物虽然牛逼闪闪,但也都得听何进发表重要讲话啊!最简单而言,在清理宦官集团的问题上,何进不点头,别人说什么都是白搭。
问题是,何进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个杀猪的屠户罢了,就因为走了狗屎运,他的妹妹被昏君汉灵帝看对了;所以就坐着火箭上升,很快就成了传说中的大将军。就凭他这种狗屁不如的东西,袁绍、曹操之流,真会愿意接受他的领导?
更主要的是,汉灵帝是传说中的昏君,他信任的人,能有什么好东西?所以汉灵帝一死,袁绍、曹操之流的人物,就敢对汉灵帝的干爹张让(汉灵帝曾说,张让是他爹)磨刀霍霍,汉灵帝的大兄哥(何进),又算个屁呢?
何进现在可以人五人六的坐在袁绍之流的上面,无非是因为大汉帝国是内廷、外廷相互制约,而何进作为老皇帝的大舅子,作为小皇帝的大舅舅,所以处于了内廷、外廷权力的平衡点上罢了。
只要我们知道这一点,自然就会知道,如果内廷、外廷相互制约的这种格局破裂了,何进兄妹还敢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肯定不是想活了。
只要我们能明白这种利害关系,自然就会知道,基于何进兄妹的利益,他们是绝不会想一心清理宦官集团的。因为,只有内廷、外廷相互牵制的格局存在,他们才能号令天下。如果宦官集团被清理出局后,他们再与士大夫集团抗衡时,就没有多少筹码了。
日期:2016-10-08 22:47:02
只要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自然就会知道,基于何进的利益,他并没有彻底消灭宦官集团的动机。
想当年,我朝死后,元老集团劝少帝火并江后一伙,如果少帝当时也象何进这样玩,元老集团肯定也只能叫苦不迭。
总而言之,如果少帝开口闭口就是火并江后一系太过危险,为了保险起见,咱们应该调地方军队进京。
面对此情此景,那些元老集团除了大骂这个华少帝脑袋让驴踢了,估计也一时很难抢到先手。因为,华少帝提出的这种方案,显然是大家无法接受的方案。
如果是这样的,少帝自然可以在元老集团与江后集团之间走钢丝,虽然少帝这样做,有可能会失败的更难看,但元老集团显然很难像历史上那样轻松突围了。
当时的何进,其实就是这样做的。总而言之,任你士大夫集团能说出个大天亮来,我何进也就是一脸的猪样。
总而言之,想让我帮你们揭去先帝制约你们的符咒(内廷力量),你们想也别想。
你们现在事事向我请示、汇报,无非是因为先帝制约你的符咒(内廷力量)还存在,当先帝制约你们的符咒被我揭下之后,你们还会把我当回事吗?
从这层意义上,何进一心要让董卓进京,就是以此为借口,阻止士大夫集团火并宦官集团罢了。
总而言之,我何进并不反对火并宦官集团。但是这样做太危险了,所以我建议调董卓进京。面对何进这种装傻充楞的表现,士大夫集团,一时也有点无从下口了。
我小时候看这段历史时,就常常在想,如果让我处于曹操的位置,就算我无法改变调地方军队进京的结果,我也会建议何进、袁绍,调一支、或几支大家可以控制的军队,因为调哪支军队,也比调董卓的军队靠谱啊。
后来,我只要一想到这点,就实在忍不住有一种想穿越的冲动,因为我比曹操都聪明,让我穿越回三国,肯定比曹操还牛啊。
再后来,我终于发现,我这样思考历史,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廉价的优越感罢了。因为,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智商正常的成年人,谁整不明白呢?如果曹操连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都整不明白,曹操还是曹操吗?
随着我看的历史书越来越多,我渐渐发现,在分析历史时,我们必须得给历史人物的行为,找一些比较合乎情理的动机。
否则,说到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时,我们就只能开口闭口的说,这个人太傻了,这个人太坏了,所以历史才会乱成一锅粥。这样看历史,除了能满足我们廉价的优越感,或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意淫的故事之外,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了。
因为这样看历史的结果,通常总会让我们觉得,一个人只要有着普通中学生的智商、道德、能力,就可以在历史上叱咤风云了;因为翻开历史书,除了那几个领衔出演的英雄人物,其它人的智商、情商、能力都跟二傻子就没有区别。
随着我看的历史越来越多,在分析、评论历史时,我总会时刻告诉自己,人与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尤其是一个人能在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几十万人脱颖而出,从普遍意义上,他们的智商、情商绝不会低于常人。所以,当我们觉得,这个历史人物太蠢、那个历史人物太笨时,通常只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看明白当时的历史是怎么回事。
比如,说到调董卓进京,人们常常说何进太蠢了。问题是,何进再蠢,也当过十多年的市级、省级官员;也当过好几年大将军,那是标准的天天吃猪肉,又天天看猪跑的人;而且天天有各种智谋之士(谋士)给他分析时局、讲解应对之策;一个人在这种背景下生活十多年,再蠢、再笨也有个样吧,总不成随便拉出一个初中生也能甩他好几条大街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