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印看了第一眼便猛摇头——能做出那么惊天恐怖事情的人,不会去沿街乞讨的。
顾菲菲也皱着眉头:“那个给出模拟画像的目击者是做什么工作的?与这个乞丐有没有交集点?”
“是四院的大夫。”张宏斌翻了翻手边的材料,“噢,还真有交集的地方,王先生上班时也会经过松江路十字路口。”
“这就对了。”杜英雄接下话,“抛皮人外部轮廓和乞丐的确有点像,而且都显示腿部有残疾,所以目击者当夜看到抛皮人时,下意识的将他白天上班时看到的特征相似的乞丐关联在一起。等他睡了一觉之后,便分不清他眼睛看到的和当时下意识想到的哪个是真实的,最后便将两者特征糅合在一起,给出了一个加工过的口供。”
“咳,白高兴一场。”张宏斌摇头叹气道,“行吧,程序上还得做一下确认,待会派人跟这个要饭的去他的落脚点走一趟,如果有线索再通知你们。”
“嗯”。顾菲菲轻声应道。
上午十点多,早上失落的劲儿还没过,张宏斌接到南关村搜捕小组传回来的消息,嫌疑车辆终于找到了。
南关村是个靠山邻海的村子,山和海主要集中在村子的南面,距离村民居住的区域大概有两公里左右。群山中有一座山叫野鸡山,山下有一处沟壑叫红岭沟,嫌疑车辆就是被村民在红岭沟的灌木丛中发现的。
顾菲菲跟随张宏斌赶到红岭沟,技术处的痕检员已经把周边的灌木丛勘查完毕并清理干净,正在对嫌疑车辆进行初步勘查。顾菲菲便也加入进去。
嫌疑车辆是个七座的微型面包车,车里车外都脏兮兮的,看起来车龄很长了。后排五个座位被拆掉了,空出来的地上铺着一块木板,上面有被重物拖行摩擦的印迹,估计面包车被车主非法改成了载货车。
微型面包车和轿车不同,发动机安置在副驾驶座位下面,一个痕迹员掀开副驾驶座位,在发动机与车架连接处的三角铁上找到了车架号………………另有痕迹员在汽车尾部不远处的地面上发现一条轮胎印迹和几枚脚印………………顾菲菲则在架势员座位周边细细观察着,刹车踏板下面一团油污和一撮黄色的粉末引起了她的注意………………
到了午后,关于嫌疑车辆的信息陆陆续续都有了结果:“通过车架后,锁定该车的车牌号,也找到了车辆所有者,同时调阅报案记录,证实该车为被盗车辆。据车主介绍:他本人是水果贩子,私自拆除车后座是为了便于他采购运输水果,大概在一个多月前,该车停在自家楼下被盗。
在凶手遗弃车辆现场发现的轮胎印迹,经比对为自行车行驶的印迹,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出,轮胎是深齿结构的,齿纹之间间距较大,多用于越野山地自行车,也就是说犯罪人很可能抛弃作案车辆之后,是骑着山地自行车逃走的;至于留在现场的脚印,不出意外是来自犯罪人的,脚印长25厘米,通常人的脚印约是身高的七分之一,因此推测凶手身高在1.75米至1.80米之间。
顾菲菲亲自对“油污和黄色粉末”做了检验,证实油污为地沟油,应系犯罪人在第一作案现场地面上踩到的;而黄色粉末则来自一种叫做“尼美舒利”的药片。
就以上信息,可以坐实支援小组先前的一些判断:“案件确实有过精心谋划,从盗车到制定逃脱路线都是规划好的,由此也能确认韩印先前推断的抛皮地点是犯罪人刻意的选择;另外一点,尼美舒利药片适应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以及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和炎症,想必药片很可能是犯罪人随身携带、服用,不小心掉到脚踏板下被踩碎,这就与凶手腿部的残疾对应上了,也就确定了犯罪人在监控视频中呈现出的走路姿势不是伪装的。
日期:2018-01-06 12:55:54
第五章直播死亡
夜已经很深了,支援小组的办公间依然亮着灯,四个人围坐在长条办公桌旁,眼睛齐齐盯着立在长条桌右侧的一张白板,白板上用黑色水性笔写满了数字。
“1、9、8、6、2”。即是犯罪人纹在五张人皮碎片上的摩斯密码破解后得出的数字,前面顾菲菲已经提过,目前的这种排列顺序是根据凶手抛皮先后顺序组合而成的,乍看起来很像是一个时间提示——1986年2月,难道犯罪人是想提示1986年2月春海市发生了某个与他有关的重大社会事件或者案件?问题是正如韩印先前说的那样,犯罪人费尽周折布下的迷局,有可能这么容易便让警方猜到密码数字正确的顺序组合吗?而若沿着“时间提示”的思路——也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追查的方向,五个数字可以组合成的时间那就太多了。比如只精确到月的,1982年6月、1968年2月、1928年6月………………甚至更远的1826年9月等等;再比如精确到日的,92年6月18日、96年8月16日、98年1月26日………………
这两天韩印没干别的,满脑子都是这些数字,他把所有与时间有关的组合全部列出来,从1986年2月开始,由近及远,通过网络搜素引擎进行搜索,到资料室查找旧报纸和城市日志,到档案室翻阅案件卷宗,截止目前是一无所获,他只好把5个数字不重复排列的120种组合全部写到白板上,把大家召集到一起,集思广益,共同讨论,找出答案。
日期:2018-01-06 12:56:08
“韩老师您不是判断抛皮地点是特定的吗?”杜英雄说道,“有没有可能数字的组合顺序与五个抛皮地点的某种特质有关系?”
“抛皮现场我倒是都仔细观察过,”韩印犹疑道,“如果说周边显著地标的话,分别有学校、住宅区,工厂、妇产医院、派出所。”
“好像有点意思,你们注意没有,把韩老师刚刚说的顺序改一下,变成医院、派出所、学校、工厂、住宅区,这样的顺序是不是代表着一个人成长的轨迹?”艾小美一脸雀跃地表情解释说,“人出生是在妇产医院,然后需要到派出所落户口,再然后需要读书学习,结束求学生涯之后便要参加工作,再下一步便是离开原生家庭组织自己的家庭。”
“还真能说的过去。”顾菲菲跟着总结道,“‘医院’出现在犯罪人第二次的抛皮地点,相对应的是数字是‘9’,以此类推,‘派出所’对应的数字是‘2’,‘学校’对应的数字是‘1’,‘工厂’对用的是数字‘8’,‘住宅区’对应的是数字‘6’,组合到一起便是‘9、2、1、8、6’。”
“92186?”韩印轻轻念着,随即摇摇头,“应该不是个时间提示。”
“有没有可能是某个案件卷宗的编号?”艾小美说。
“不会,编号没这么短。”顾菲菲说。
“或许是截取了编号中的某几位数字呢?”杜英雄说。
“有可能,我来查查看。”艾小美说着话,便敲了几下手边的笔记本电脑键盘,登陆到案件档案数据库查询系统,试着输下上面的数字。
“又会不会是把时间精确到小时了?比如92年1月8日6点?”杜英雄又延伸了想象,紧跟着也摆弄起自己手边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在网络搜素引擎中寻找契合的线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