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7-25 23:26:43
所谓熄灯事件,其实是学校和学生数年来因为对晚上熄灯时间意见相左不断进行博弈的一次总爆发。
学校之前较长一段时间都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晚上熄灯的时间雷打不动都是十点钟。很多学生对此很不理解,这帮年轻的学生个个精力充沛,十点钟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困意,熄灯后,还想看书的只能躲到水房或就着楼道里昏黄的灯光对付,很是辛苦。而大部分人,则只好早早上床,睁着眼睛数羊。当然,关系融洽的宿舍,则会你一句、我一句,天南地北、东拉西扯地开起卧谈会。
但总而言之,这种刻板的熄灯规定,在一定程度会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也让学生积聚了对校方管理的不满。由于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向校方反映都无法解决,一股股潜流终于汇聚成滔天之势,在某个月黑风高之夜总爆发了。
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但在那个夜晚之前,一场打击乐晚会的神秘邀请就在每个班、每个宿舍传递,带着兴奋和躁动的气息。那天晚上十点,当灯光准时熄灭的时候,打击乐晚会也准时开场。
先是零零散散的敲打声,接着渐渐能感觉到周边宿舍的呼应,再接着整个楼道都是一片狂响,最后感觉整栋楼都在颤动。与此同时,隔楼相望,每个宿舍都点燃了蜡烛,整个校园似乎都被点亮了。
几乎每个宿舍的人都参与了这场打击乐交响演奏,他们用饭勺敲打着饭盆,敲打着搪瓷茶缸,敲打着搪瓷脸盆,他们很开心自己能同时成为这首打击乐交响曲的创作者、演奏者和听众,他们在进行表演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同时也似乎宣泄了青春期莫名的郁闷。
先是管理宿舍的老大爷被吓着了,他满脸迷惘地敲开学生宿舍门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很快各班辅导员也得到消息跑到学生宿舍了解情况,再后来学校领导也被惊动了。
但学校领导也许不知道,这场打击乐交响演奏会只是这次教改风潮的序幕而已。
第二天一早,一张标题为“致校丨党丨委的公开信”的大字报在食堂门口张贴出来,据说这张大字报是党史系的同学挑蜡烛夜战写出来的。虽然是大字报,但其中的内容没有一点文丨革丨遗风,洋洋上千言,文风恳切,事实确凿,说理充分,本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事求是的原则痛陈目前学校在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堪称推动教改,合理建言的经典之作。
大字报一贴出,很快获得广大同学的共鸣和响应,同学们有在后面签名表示支持的,也有贴出内容相近的大字报表示声援的,一时间,食堂门前的布告栏和墙面被各种颜色、字体的大字报覆盖得严严实实,大字报前,人头攒动,人群聚集不散。
日期:2017-07-29 11:22:30
作为学生媒体,《新闻周报》对此次学校大事件的报道责无旁贷,但如何报道,对夏天这个大学一年级的年轻总编来说把握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夏天的第一反应就是提醒自己一定要站在一个新闻媒体中立、客观的角度来观察、报道这件事,不能因为自己的学生身份对大字报的内容内心有共鸣就预设立场。他针对这次事件很快撰写了一个详细的报道方案,准备从各个角度搜集第一手信息和反馈,最后综合各方观点,形成全方位立体报道。
他的报道方案一出来,先向系里主管周报的党总支刘书记征求了意见,刘书记对他的方案总体上很是赞许,也帮他补充了一些细节,并告诉夏天这次大字报引发的风潮中央也很重视,即将派出工作组进驻学校。因此,关于这次事件的报道对周报来说是一场硬仗。
夏天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内心又很是兴奋。他把周报的小伙伴们召集到一起,给大家分别安排了采访任务。这些参访任务和他们之前做的功课是密切相关的,他们之前几乎把所有的大字报都通读了一遍,整理了大字报里学生提出的各种诉求,小伙伴们的采访任务就是带着这些诉求去访问涉及到的学校各个部门。
夏天给自己安排的任务有两项,一项是采访大字报的始作俑者,党史系的同学,一项是待各方反馈搜集完备,基本事实已经清楚,总体观点将要形成时采访当时学校的最高领导,促成校方和学生的终极对话,以期事情在对话、沟通的基础上达成相互理解并形成解决方案。
夏天来到党史系,先找到了师傅吴敏波,想从他那打听那封“致校丨党丨委的公开信”是党史系谁写的。
吴敏波听夏天说明来意,点起一根烟,淡淡笑道:“集体讨论,由我执笔。”
夏天眼睛一亮,旋即使劲点头道:“我应该想到是你,只有你才会有这样的思考和高度!你不知道,我们新闻系已经有不少女生开始膜拜写大字报的那位高人,让我一定要把他挖出来介绍给她们,但她们可能没想到这位高人就是我师父,我是挖来全不费工夫,回头我一定要挑一个才貌双全的介绍给你!”
夏天的一席话说得吴敏波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日后吴敏波确实娶了一位新闻系的女生,不过并不是夏天介绍的,这是后话。
夏天想到每天早上教自己练习拳脚的师傅,是一个有胆有识的人,心里有一种欣慰和自豪的感觉。本来是一个采访任务,现在可以毫无顾忌地面对面直抒胸臆,这也让夏天迅速了解了吴敏波和他的同学们写这封公开信的初衷和想要达成的目的。
吴敏波解释道:“公开信的形式看起来有些激烈,但表达的内容是经过认真思考的,算是我们推动教育改革和校园民主的一种尝试,这也可以看作将来走向社会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和民主建设的一次练兵。我们虽然提出了一些批评,但更多的是建议,所谓建设性的批评或许就是我们这种形式吧。”
夏天笑道:“你们这封公开信把中央都惊动了,据说中央都要派工作组进驻学校了解情况呢。”
吴敏波觉得有些意外,沉吟了一下道:“相信中央领导会理解我们的一片赤子之心的。”
夏天听完吴敏波的介绍,对整组报道的基调心里更有底了,他准备等其他几条线索的记者采写回稿件后,再仔细打磨交给学校最高领导人的采访提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