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1-25 15:11:49
——注:龙兴路,即今天的南昌,朱元璋占领龙兴后,改成洪都,后来又改称南昌——南昌此名,是朱元璋命名的。不是江州。江州即今天的九江。
日期:2017-01-25 22:09:11
朱元璋(27)
平章政事陈友谅命令赵普胜领兵占据池州。池州,今安徽贵池。这个地方,已经是陈友谅和朱元璋的交界处,以北,为朱元璋属地,以南,则为陈友谅天下。其时,池州为朱元璋部队控制。
陈友谅的用意是:命赵普胜开路,向朱元璋开战!
赵普胜,善使双刀,人称双刀赵,勇猛无敌。当初在巢湖水师,朱元璋很想得到赵普胜,岂料赵普胜中途逃回天完政权,不与廖永忠兄弟俞氏父子为伍。这次,他主动攻击朱元璋地盘,池州守将不敌,池州失陷。
这时,是1358年的夏季。
朱元璋那边,又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
现在,飞翔就来补叙吴国公朱元璋近半年来的大事了。
池州,原来是元兵地盘。1357年冬天,常遇春,中翼大元帅,带领廖永安等水陆并进池州城。廖永安的陆军离城十里则严阵以待,常遇春的水师则直抵城下!原来池州城三面临江,一面则为陆地与其他城市相连。常遇春发出进攻信号,朱元璋的军队从陆地和江上同时攻击。两个小时,池州仅仅支持了两个小时,就被吴国公的部队搞掂!守将被杀被擒,余部逃之夭夭!
清点战斗的果实,得到军粮九千石,足以解决出兵的粮食补给。
但是,池州余部仍然不服气,他们逃亡在外,趁着夜幕降临,悄悄从水路突然袭击刚刚入城整顿的常遇春部队。
骤遇袭击,常遇春的反应是:连晚饭也不吃,立即投入战斗!
这次突袭,元军并没有占到便宜。在常遇春的组织下,吴军很快就解决了来犯的元军,将他们打到落花流水!
元军彻底失败!残众只好逃往安庆。
池州以南,就是安庆!
它是太平与江州之间的最大的城市,由元朝名臣余阙镇守。
下图,千帆竞发鄱阳湖!
这一集,主要阐明为什么是明史,为什么写明史?
来到130多集时,飞翔可以很负责很有底气地交待有关飞翔明史的重要事宜:
第一,写明史,是为了振兴大汉文化!蒙古文化,满洲文化见鬼去吧!国人不仅被满洲文化洗了脑,而且彻底地忘记了汉人建立的最伟大的朝代——明朝。只是心心念念记着依稀的唐朝和汉朝,以为汉唐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峰。其实,明朝才是汉族文明之最高峰!仅凭一样,就足以证明大明之伟大——郑和下西洋。这是任何朝代都无法企及的,包括满清政府。
第二,明朝不仅是汉文化之最高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哪个国家或者民族能将蒙古人驱逐出境,复兴祖国的?光凭这一点,朱元璋和朱棣两父子就应该登上世界伟人榜了!写明史,就是为了给国人刻画一个清晰而详尽的明帝国影像。
第三,鉴于今天中国普遍存在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社会现象,飞翔明史肩负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责任,力图表达和歌颂“忠孝仁义”之汉文化之精髓。
可以说,一旦明确了飞翔明史的意义,整个人的心情就特别不一样:飞翔不是在无聊时辰胡言乱语,而是在做一件很可能是一辈子最正确最有意义的事情了。
希望,飞翔——我,能真正,完整地,毫无保留地把我对明朝的感觉通过文字、影像及其他载体表达出来,并不遗余力地呈现与大众之前。
如此,则飞翔余生之大幸,明史之大幸,汉文化之大幸矣!
求同学,求同志,求同道!
下图为外国画家笔下的中国古代攻城战武器——大型投石机。
余阙,大元淮南行省左丞,相当于副省长,镇守安庆。如同一道坚固之屏障,隔阻着陈友谅和朱元璋两者的势力。常遇春夺取池州后,战事暂告一段落。
吴国公朱元璋的兵锋再次直指东方——扬州路。扬州,隋唐以来,皆为大运河要塞。元政府委派镇南王孛罗普化镇守这条大都生命线,保护江南粮食源源不断地向京师输送。后来,由于黄河屡次泛滥,山东、河南盗贼横行,陆路水运不得不改为海洋运输,大运河之重要性稍稍降低,但是,扬州仍为江南物质集散地,大量的物资由此处发送海运。
当然,张士诚和方国珍之崛起,再次令元帝国生命线受到致命的打击——这也是元朝灭亡的重要的经济原因!
不得已,为了对付日益严重的治安问题,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镇南王孛罗普化也招安了不少周遭的义军,由他们协助护卫扬州路。在众多的义军之中,有一支“青军”——以青巾裹头为标识——犹为厉害。青军一律善使长枪,故此,又名“长枪军”。统兵元帅叫张明鉴,骁勇善战。张士诚就在扬州旁边的高邮和泰州,都无法占领扬州重镇,张明鉴之威名可见一斑。
但是,扬州必须占领!
朱元璋据有镇江、常州和江阴这些长江以南的城市后,很自然,也很有必要,过江夺取扬州路。若下扬州,张士诚之势力则更加局促,朱元璋疆域自太湖经长江,至运河一线,已经成为抵御张士诚西进的强有力的封锁线。
因此,朱元璋必须攻克扬州路。
缪大亨,就在此时出场了。
自从横涧山归顺朱元璋后,在众多的军事明星(诸如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胡大海廖永安俞氏父子等等)的光环下,缪大亨确实不为人注目。
但是,随着朱元璋之版图日益壮大,众多的将领独当一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当然,主观的努力也很重要。这次,缪大亨向吴国公请缨,要求领兵夺取扬州路。
同时,他汇报了扬州路的重要军情:青军元帅张明鉴驱逐镇南王,镇南王逃亡,死于外地。扬州为张明鉴据有。但因缺少粮食——扬州自张士诚据有太湖以东,朱元璋据太湖以西后,再无粮食供应了,张明鉴军队竟然屠杀当地百姓,起初是抢夺民间食物,继而,直接食人!张明鉴由此臭名远扬,被称为“吃人张”——并且,他还有一嗜好,喜欢吃人肉片。他吃得红烧人肉片,一片片,如同小瓦片般,所以,人称“一片瓦”!
缪大亨说到这个地方,朱元璋已经听不下去了,他打断大亨的发言:孤吊民伐罪,一片瓦之辈,必欲除之!
大亨又说,张明鉴英勇,若此时不取,日后恐为他人所有!
朱元璋当即下令:着缪大亨攻取扬州路。
日期:2017-01-26 09:04:39
朱元璋(28)
缪大亨渡江直取扬州城,张明鉴长枪军出城迎战。战斗的结果是:长枪军不敌,败退回城。
原因很简单,长枪军饥饿无力作战!
——故此,在冷兵器时代,决定战斗胜利的因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士兵的人数和武器,将领指挥官等。其实,在古代,士兵在战斗过程中,体力消耗比现代要大很多,他们最需要的是营养的补充,也就是粮食是最重要的。元末,江淮一带,从军的都是农民,个子相比西北的蒙古兵团要矮小的多,也缺少战马,所以,这一带的士兵大多是步兵。为了在对付蒙古兵团时能得到一定的优势,江淮步兵的武器基本上就是长枪。这些长枪,一般都有一丈二尺长,换算成现在的尺寸,大约三到四米的长度。若五六个步兵把长枪一致向外,擅长马上作战的蒙古骑兵根本无法近身!在西欧,步兵手持的长枪要更长一些,有五米,甚至十米的——这时,需要几个步兵手握武器,若排成几排,前后交错步进,对敌军的骑兵的杀伤力是很大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