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高速路的惊魂故事——边陲龙棺》
第21节作者:
华北平凡人
于是就下了钢筋笼子,密密麻麻绑成型的钢筋笼子,活脱脱就是一面钢墙,那边儿罐子车连成队轰隆作响,只等笼子定好位,就开始连夜浇筑。
日期:2017-02-02 23:45:00
一切准备就绪,第一辆罐子车,缓缓靠了上来。
开始浇筑。
各位有这方面见识的都应该知道,水泥浇筑,无论是大楼,还是桥梁,水泥下去,能不能成型很重要。
为啥?不能成型您造哪门子的大闸?跟稀泥一样,那就坏了事儿了。
可结果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一罐子水泥下去,不对劲。
领导一开始还不在意,就接着喊第二辆,结果还是不成。
这人脑门子就开始见汗了。
钢筋笼子外,是扣成方形的板子,从上面看下去黝黑黝黑的,伸进去的搅拌棒依然响个不停,各种探测仪器表明,浇筑下去的水泥并没有按照正常成型。
人参与大工程项目的,心里都了解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儿,这领导眼珠子转了几圈儿一合计,再联想着打工程开始到现在发生的一系列事儿,心里头也就明白了过来。
于是开始跟身旁的跟班儿咬起了耳朵,唧唧歪歪的也不知道在商量什么玩意儿。
弄了半天,那边罐子车也停止浇筑。
这时候就要说回那个剥了黄鼠狼皮的那个外地小伙子了。
这事儿满工地都知道,领导自然也听说了,当下就让人把正在工棚里睡觉的那小伙子给喊了过来。
小伙子是钢筋工,听领导喊他,还以为是自己的操作出了问题,衣服都没穿好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等他一到,领导把旁边碍眼多事儿的一些人给支开了,只留了些平时在身边儿的人。
结果领导一说,还真是,说是这下面钢筋绑的出现问题,要他戴着潜水器具,下去查看。
这小伙子一听,愣了。
平日里都是太阳下面干活儿,再不济也是探照灯啊,总的来说,那都是在地上,这领导竟然让自己去水下。
再者说了,出了这种事儿您找我干嘛?找工头去啊。
人领导管你那么多,直接让他换上器具,拿上工具,就催他下去。
小伙子没办法啊,换上潜水服,斜着眼哆哆嗦嗦往扣板里面扫了下,吓得赶紧退了一步。
我不敢下。小伙子苦着一张脸,是真不敢下。
领导一挥手,那什么,水泥工里面不是有个憨子吗?把他喊来,正好跟你一块儿下去看看水泥成没成型。
憨子就是憨子,一蹦老高地来了,他以为这大领导一群水泥工里面谁都不找,就单单赏识他,这心里高兴啊。
小伙子一看,好,这没话儿说了。
俩人一前一后,一上一下,就这么下去了。
领导眯着眼看俩人顺着钢筋笼子往下爬,直到影影绰绰地有些看不清俩人身影了,就让人关了主探照灯。
大闸浇灌平台上顿时黑了半边儿。
悄悄摸上来的几辆罐子车轰然作响。
几十吨的水泥倾泻而下。
二十分钟后,仪器显示,浇筑成型。
日期:2017-02-02 23:55:00
高三那年的春天,我们班三十多号人扛着班旗去湿地公园踏青。
湿地公园名不副实,据说投资了三个亿,结果能看的也就只有那座大闸,那座大闸也不知道投资了多少钱。
露营休息的时候,我们是在大闸下面一处空旷的草地上进行的。
我跟几个人蹲闸边儿钓鱼,近距离看上去,真真儿是宏伟啊。
犹如一头水泥巨兽,伏在河面上。
闸的上游下游都有见天儿来钓鱼的人,看上去真是一片安宁。
当初浇筑不成型的地方,我不知道具体在哪个地方,也不想知道。
不过后来想想,冤有头,债有主。
日期:2017-02-04 15:40:00
第五个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大家庭成员之间纠葛的寻常故事。
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就当唠唠嗑儿了,各位有类似经历的也可以讨论一下。
日期:2017-02-04 15:56:00
我生于典型的农村,大家庭,长辈多。
多到什么地步?
我爸爸兄弟姐们加在一块儿,一共八个。
也就是说,我爷爷奶奶一共生养了八个子女,我爸是老幺。
我四个姑姑,三个伯父。
这在农村本来是横着走都没人敢招惹的一大家子,但在我们家,没那事儿。
前些年我爷爷还在世的时候,每年过寿,家里都会来很多人,大人小孩儿屋里根本坐不下,连带着院子里,吃饭的桌子摆了三张。
就这,每年人都到不齐。
我跟我爸曾经算过,这一大家子笼统算下来,排除掉拐弯的亲戚,就这直系的,就百十来口子。
本来,我爸是老幺,搁以前,哪怕是现在,家里最招人疼的就是老幺。
可我怎么都想不通,在他这八个兄弟姐妹中,他成了那个最不招人待见的人。
这可不是说他这人有什么难以忍受的事情,我爸脾气是坏点,但人仗义孝顺善良,这在我们村儿都有名。
我爷爷奶奶嫁出去四个闺女,娶了三个儿媳妇之后,家里穷的叮当响,轮到我爸的时候,四千块钱盖了四间砖瓦房,屋里什么都没有。
我妈既然愿意跟这样的穷光蛋过日子,那说明啥?还是看重了他的人品。
那时候是真穷,我平时爱跟我妈聊天,听她那样说,简直无法想象。
他俩结婚的时候,我爸连脚上穿的袜子都是破的。
我妈现在说起来就难受,说我爸怎么不跟她说,说了我妈给他买啊。
可我爸怕人笑话,好面儿,就那样凑合了。
话又说回来,我爸结婚的时候,我几个姑姑可都是成家立业好多年了,您这亲兄弟结婚,不说让你们拿多少钱,您四个人对付一件像样的衣服,这总不难吧?
没有,啥都没有。
我大姑跟我姥爷同岁,家里承包土地种大棚蔬菜,拖拉机收割机小三轮样样都有,有钱,但就是不待见你。
二姑家境也可以,前面也说了,我们那都是小作坊,而我二姑家,就是小作坊发展成了工厂的那类人。
三姑家里不怎么样,但俩女儿嫁得好,其中一个嫁到了县城,丈夫就是那个承包工地的表姐夫。儿子考上了大学,现在在上海卖房子,混到了经理的位置,也很不错了。
小姑跟二姑一样,但规模比二姑家要大得多。
他们事业早成,我爸结婚的时候,他们都是远近闻名的有钱户。
日期:2017-02-04 16:05:00
而我爸属于哪种人?
护短。
我们家跟他这几个姐姐家都不对付,每次她们做事不像话的时候,我妈背后说两句,我爸就不让说,还发火。
我哥出生的时候,农村嘛,讨个吉利,都抱着孩子去姑姑家讨布料,做衣服。
那时候我三姑家里是织布的,我妈就抱着我哥大老远地去了。
在这提一下,这事儿搁人家家里,做姑姑的都是跑到兄弟家送布料,到我们这就反了过来。
然后拿回来的布料不够做一件衣服。
日期:2017-02-04 16:14:00
我妈那个气啊,但碍于我爸就没说,让我姥姥织了布给送了过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