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高速路的惊魂故事——边陲龙棺》
第25节

作者: 华北平凡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先生说,命理上这老太太跟前脚进了祖坟的儿媳妇儿反冲,弄一起会闹的不安生。
  地主没了办法,就只好让看着办。
  老太太生前虽然办事不地道,但一身气运也是承得起好风水。这先生也是有数,在李家住着的几年里,也给老太太看好了一处地方。
  但还有一件事,不太好办,而这事儿,只能跟地主本人商量。
  东家,有一件事儿,我得跟您说明白。
  地主一听,啥事儿啊?您尽管说。
  好,承蒙恩惠,老太太栖身之地,我早前儿几年就看好了。
  李地主连忙作揖,您费心了。

  可这地儿,太好了,反而就显得不太妥当。
  地主迷糊了,怎么着?人都想着找好地方,您这话说的,好地方还显得不妥当?
  先生就叹气,跟这地主说,本来我也不想跟您说这件事儿,但一想事关重要,还是跟您讲了吧。
  今儿老太天的棺材要是安在这地儿,安在我画的框子里,那就是把天时地利全都占了个干干净净。
  您从此不说飞黄腾达,子孙后代落个平平安安,大富大贵还是绰绰有余,可您要是全占了,那我可就泄露天机了。
  地主本来挂着笑听着,结果越听脸上越沉,等先生话说完,地主也陷入了沉思。
  日期:2017-02-06 16:18:00
  您是说?您要背负因果?
  先生就叹气,说东家,不说背负因果,最轻的也是耳聋眼瞎啊。

  地主这心里就有些不忍了。
  可还没等他回绝,先生就说,您放心,这事儿我给您办妥,老太太也得衬着这块风水宝地。
  但我求您个事儿。
  地主一听,心说总算来了,当下面不改色,回道,您说吧,我听着。

  先生点了点头,继续道,我以后无论怎样,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您给照看着,也能混个温饱。
  这是应该的啊,地主一抱拳,您放心吧,我这老娘一去,我也没了爹娘,以后您长辈就是我长辈,我当亲爹娘伺候着。
  话都说这份儿上了,先生也宽了心,一挥手,出殡!
  占着白灰框,葬了。
  而这先生,还没走出那块地,眼睛就看不真切了。
  地主抹着泪,背起了先生。
  您大义,我永不能忘。

  日期:2017-02-06 17:41:00
  等把先生背回去,地主派人去接这先生的家人。
  两位老人,还有一个十几岁大的孩子。
  老人看见瞎了眼的先生,什么都没说,既不疯也不闹,安安静静地住下了,李地主本来悬着的心也终于能放下。
  而先生的那个孩子,并没有像他父亲那样,他对于奇门遁甲之类的奇术一窍不通。
  好在读了不少书,地主也就当着亲儿子养。
  转眼就是又三年。
  这先生眼见着不行了,就把地主喊到旁边。
  东家,我这,时日不多了。

  地主心里也是悲伤,忙摆手,您乱说,日子还久呢,您这还没看到您孩子成家。
  先生就摇头,闲话少叙吧东家。
  我在您家也添了这么些年的麻烦,这临了临了儿的,我这还有最后一句话。
  您一定要听好。

  李家账上三百又五十亩地,您风光一世,经历风雨,可到了最后,您弄不好还是要落个饿死的命。
  地主忍不住就笑,先生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开这种玩笑。
  想来也是,三百多亩地,一年打出来的粮食都堆不下,供着上上下下一百多口子人,寻常揭不开锅的远房亲戚也都在这混吃喝,一住就是几个月,一整年都不断这类人。
  这么多年来也没见缺过粮食,就算是孩子败家,这方圆几十里的也没人有实力接李地主这盘口。

  没想到先生就只是摇头,您别不信,真到了那时候,我告诉您怎么避过这场大祸。
  李地主半信半疑间,凑过去耳朵,听了先生的锦囊妙计。
  这先生话音刚落,就挥手让地主避出去了。
  后半夜,地主谨遵先生的交代,把这先生遗体埋在了十里外的一处土凹下面。

  安安静静,体体面面,干干净净。
  一生无人知其姓名,鲜有人知其事迹,无人知其如何出现,又是怎样消失。
  只有那些许有心人,受了恩的人,把这事儿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后来地主才知道,家里供养着的先生的两位老人,一个孩子,跟先生无亲无故,均是可怜人。

  这事儿,还没有结束。
  日期:2017-02-06 18:19:00
  其实我当时在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也是好奇,几百亩的地,几十个牲口,方圆多远的人都来给他们家做长工。
  怎么可能落个饿死的下场。

  现在想起来,那个因泄露天机眼瞎耳聋的大义先生,真的是勘破了天机。
  三一年,近代史上第一次土改,全国范围斗地主。
  不管你有罪没罪,土豪地主很少有躲过这一劫的。
  多少荣华富贵了一辈子的地主饿死在监狱中。
  真是饿死,
  而这李地主,三零年带了一家老小去了日本,儿子读医。
  走的悄无声息,一直到老死。

  后来地主的儿子曾回国支持抗战,据说死在了战场上,属于烈士。
  不过文丨革丨的时候扯出了地主成分,也就没人管这个了。
  过了些年,全国都在平反,但这李家儿子抗战时期也没回过家,也没人认识,部队里籍贯也没有透露仔细,于是就一直这样了。
  但总体来说,李家还是没绝后的,地主的后辈们在国外混的也都不错,差不离的,风风光光总是够的。

  也算应了先生的话,比起我们这边的水平,他们家还真是富贵平和。
  总之这么多年过去,这也是段非常隐秘的事情。
  没有不透风的墙,但就算事儿透了出去,人也没啥麻烦。
  没偷没抢,没做恶事,国家有难,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上了战场。
  虽说避过了大祸,但那是人祖辈积来的大德。
  再说回那个先生,悄无声息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以自己一身德性,保德尚之人世世平安。
  这是偶然,也是必然。

  日期:2017-02-07 18:25:00
  公众号上,我看到有人问在哪看故事。
  怎么说呢,刚弄的公众号,要一点点把这里的内容搬上去,估计要一段时间,而且那里的速度肯定不如这里。
  一直追着的朋友,您就在这上面看吧。
  等公众号有运行下去的价值时,我再在那上面写。
  目前就这样,没多少人,来来的我都眼熟,您这些位乐意看,那咱就小圈子里自己乐呵。
  好,废话就先说这么多。
  日期:2017-02-07 18:35:00
  今天是第七个故事。

  也是我们那儿,是关于一位企业家的故事。
  从极致辉煌到落入尘埃,他是我们那里,乃至整个市的传奇。
  真的是传奇。
  下面开始。
  我们镇子是座新镇,八五年建镇,也不是多热闹,不靠近国道省道,一直都是平平淡淡。
  后来镇子南边修了条高速公路,算是有点儿人气,但是跟我们也没多大关系,顶多晚上能有点儿过往货车的动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