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发生在身边的奇人怪事(还有一些秘方)》
第38节

作者: 无知者无畏JX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25 11:17:51
  花无百日红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一个人如此,一个家如此一个国或者朝代也同理。
  人生在世,真正能够很辉煌的时候,恐怕最多也只有二十年左右,其他的时候都是平平淡淡,碌碌无为。一个家想要鼎盛,或者出一个人才,那起码需要积很多辈的福,哪怕一个朝代,真正繁荣昌盛的时候也可能只有一百年左右,像历史上伟大的唐帝国,曾经所向披靡,但是到唐玄宗以后基本就名存实亡。一个家要是衰败以后,想重新昌盛可能也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

  我们老家位于两个乡的交界处的一座高山上,视眼极为开阔,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天气好时可以望到几十公里外。住在这样偏的地方,离圩场就好远了,想去赶一次圩,往北边的圩走,是十几里的下山路。往南边的圩场走,还是出门就十几里的下山路,回来呢刚好相反,一路都是上山,过去山里人赶圩,肩膀从来没空闲过,出去要挑着一担山货去卖,下午又要挑一担买来的菜米油盐等生活品,那怕是小孩子也没得当空手圩,手里也要帮大人拿几把芒帚(扫帚)。像我们这些住在山里的村子,过去山外那些大屋场里的人,都叫我们茅棚里的人,所以一直以来山里人都要受山外大屋场里人的欺负。

  日期:2018-01-25 11:47:37
  中国人最讲究的一个是延续香火一个是认祖归宗,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聚族而居,这种报团取暖的方式,因此有顽强的生命力,让中国人能够延续到现在,而不是像什么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一样,消失在历史的尘土中。
  为什么我的祖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落脚呢!听老人们说,我们本来是北边圩场那个屋场的人,因为外婆家绝后了,就从女儿家抱一个儿子上来延续香火,但是中国人永远都喜欢认祖归宗啊,于是在外婆家的人都没有了以后,我们祖先又把姓改回去了,所以我们和圩场上村子里是一个姓。我们这个姓在北边的乡,那是一个大姓,有上万的人口。中国人最讲究宗族派别,因为我们和圩场上一个姓,所以去那里从来不会受讹,而山里其他的小姓,到山外自然就低人一等,比较受讹。过去的人宗族观念非常强,也非常团结,只要是同一宗族的人受了外姓的欺负,只要族里有人发话,族里的男丁都会去给受欺负的人为帮(就是去帮助打架或者帮忙),一定要打的对方服气为止,如果双方都是大姓,那就会再派人去请,外面同宗族的人过来,过去政府对这样的事情是控制不了的。

  日期:2018-01-25 13:43:41
  记得和我差不多年纪的本家一个发小,因为家庭原因好像是和婆婆关系不好,后来就喝农药自杀了,像农村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需要娘家人出面了。农村里只要有嫁出去的女人,在婆家受欺负想不开自杀的,娘家人都会组织人去婆家闹一场,我们这里叫这个“打人民”,当然也要看娘家的宗族大不大,如果娘家宗族大,婆家还是会害怕的,如果是小屋场里的女子嫁到大屋场,那基本上闹不起来,人家都不屌你。

  我发小死后,她父亲就通知了我们这些本家的男丁,可是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个人左右,跟本没威慑力,于是又跑到山下同族大屋场里叫人,那个时候的人比较心齐,遇到这样的事情基本都是不计报酬的为帮,于是我发小父亲带着这些人浩浩荡荡的坐了几部公交车去。那个婆家是一个小屋场,一看见我们这边这样的气势,她们屋场里的人都吓得不敢近身,就怕万一说的不好被打一顿,也是白打了。

  因为去的都是一些青年后生,也有几个年长的在做主,九十年代的人已经有法律意识了,出门前,年长的一再告诫这些年轻人,去那里先讲理不许先动手。发小婆婆看见这样多人,也吓怕了,就跪在发小棺材前面哭“小某啊!你是要起来帮我申冤啊!我是从来冇作贱你哦!那晓得你时,歪刚几走哦!”,哭得眼泪鼻涕一把抓。这时我们去的人里有人起哄:“又哇是这个婆婆逼死了个,来我银把接杆的丢到门口些”。婆婆是大惊失色,赶紧用头瞌着棺材叫冤枉。后来婆家赔了六千块钱给发小父亲才算了。六千块在当时也不少呢,我们村子里那个挑煤烧死了的才赔三千块钱呢!

  日期:2018-01-25 21:09:04
  宗族之二
  我觉得前面这些写的都是关于宗族的事情,所以就算花无百日红里的一个小节吧!为什么我会写这些关于宗族,家族,还有人生,因为今年我思考了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在我们住的农场旁边有一个小村子,虽然他们那里是一个大姓李姓,但是呢因为和我们那里一个大屋场的李姓不是一个发祖公,所以他们也算边缘化了,我们这里还是非常讲究同脉同源的,虽然是同姓,只要不是一个祖先下来的,有事是不会去为帮(帮忙撑腰)的,这个村子有一个女的,读书的时候比我大一个年级,小时候还经常要从她家走过,她也是一个老实人,有时候还受我们这些小的欺负。

  她后来长大了以后,也嫁到我老公的村子,我老公的村子是我们那里的一个大屋场,后来过了几年,听说因为老公不喜欢,可能也受了气吧,想不开竟然喝药自杀了,但是呢她娘家人怀疑是她老公打死的,也就叫了屋场里一些年轻人上门要说法,他们可不敢去大屋场里“打人民”,可能没有打到对方,却被对方打了,在这里宗族的势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女婿那边仗着自己屋场大,根本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本来小李的娘家人想阻止把小李安葬下去,想讨个说法。老公村子里的那些八仙,看到了时候,喝的一下直接就把棺材抬出去了,小李娘家人微言轻,根本阻止不了,后来这个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要是大屋场里女子这样的情况,不给娘家人面子恐怕男方家会被砸个稀巴烂。

  像我们这里为出嫁的女子撑腰出面的事还是小事情,真正的大事情,是各个不同宗族之间,为了田地山林水源的纠纷,大打出手的事,那就不得了,就像过去打仗一样,双方都纠集自己宗族里的男丁,有的还会叫上发到外地去了的族人,那里的族人接到消息,也会安排人过帮忙,以前的人遇到这样的事都不会推三阻四,只要是同宗族的都会义无反顾。这样的纠纷如果都是大屋场打架,那也是死伤惨重的。

  日期:2018-01-25 21:30:28
  中国人这种聚族而居,对本族的人非常方便安全,但是因为很多村子都是一个姓,所以都非常排外。有些在大屋场里住下来了的外姓,就成了杂姓,这些杂姓在村子里都被边缘化,在村子里基本属于没有话语权的人,有时候还要受排挤,不管你多有钱,除非你做了大官才有人会逢承下你。我表姐夫就是他们村子的杂姓,爷爷那一辈住到他们村子的,表姐夫曾经和我们说起过他们的童年,小时候别人欺负了他们,他们只能忍气吞声,只要他们反抗打了别人的孩子一下,就有大人追到家里骂他们“叫花子还赶走庙主”,被骂了父母还要陪不是,然后自然把自己的孩子打一顿。现在表姐夫资产上亿,其他兄弟也有钱,在他们村子找不到第二家,既使这样有出息,表姐夫一家还有边缘化,村子里有大事情也不会请他去商量。所以现在我们这里有钱人,纷纷回老家做别墅,但是表姐夫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他曾经说如果我是那里人,我早就做了别墅了!不是不想做,而是没有认同感不愿意做。

  日期:2018-01-25 21:40:25
  我老公的一个姐姐,也嫁给了一个屋场里的杂姓,在老公死了以后,他们村子里的人就有一些人,想把她们赶回曾经的老家,她老公的老家是在一百多里外的一个地方,再一个他们的祖先已经在这边生活好久,习惯了,突然搬回去自然多有不便。于是我老公姐姐就在他们村子里发话:我崽姓陈,我不姓陈,我姓王,我是某某屋场里的人,我屋里有老弟,我会叫娘家人来!
  她们村子里的人听见她这样说,自然没有人敢动他,因为我老公的屋场比她们的大,而我老公几兄弟都有拐名在外面,拐是我们这里的土话,意思比较厉害的意思。我姑子现在还住在那里,而她小叔子还是被村子里的人赶回老家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