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人】中国全省的民间故事与神秘的民间鬼事启示录》
第8节

作者: 灵人1994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从人群中跑出一个中年妇女,还拉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他们娘儿俩连哭带喊,扑到台前:“老爷,饶命吧!他伺候您十几年啦,您不能因为烧熊掌里边有熊毛就杀他呀!”没等那个员外开口,管家“鬼算盘”就跳下台来,上前一脚把中年妇女踢了一个滚儿,骂道:“他妈的,给老爷熊毛吃,不干不净吃了得病,这是存心要害老爷!”
  老太婆全听明白了,不由得火往上撞,上台用拐杖指着台上的员外,说:“你们这些财主们,真是黑了心,烧熊掌里有一根毛就杀厨子,还有王法没有?”
  台上的员外一听,气得眼冒金星,跳起来嚷着:“我的话就是王法。我说出的话就像泼出的水,有去无回!你这个老刁婆骂我,先杀了这个厨子,再给你点颜色看看!”他说完,“咚”的一声炮响,刽子手手起刀落,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滚落下来,仔细一看,员外和那群兵丁个个都傻了眼,原来地上的人头是管家“鬼算盘”的。再看木桩上的厨子已无影无踪了。老太婆仰起头,哈哈大笑。人群里也不知谁喊了一声:“杀得好!”众人一下子欢呼起来。

  这时,台上的员外才醒神。他气急败坏地冲兵丁喊:“快,快,快给我抓住这个老妖婆!”那些兵丁激灵一下,朝老太婆扑来。老太婆被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扯着往人群里一钻,看热闹的人们一拥而上,故意堵住兵丁们。台上的员外捶着桌子,叫嚷:“快,快,快给我关城门!”
  四面城门紧闭,老太婆和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早来到南门外的一片树林里。老太婆说:“不用跑了,孩子!”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支毛笔和一盒朱砂,对孩子说:“今天夜半三更,去把南门外那对金狮子的眼睛给染红了,财主们就全完蛋啦。”说完,老太婆不见了。

  当天夜里,那孩子在三更时分把南门外的那对金狮子眼睛染红了。忽然,刮起大风,还有军号声,也不知从哪儿来了千军万马。把广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城里三百六十五个员外都吓慌了。他们左商量、右商量,推举第一家大员外当统帅,率领全城兵马出城迎战。结果,不到半刻,全军覆没。
  剩下的三百六十四个员外,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敢再当统帅出战了。商量来,商量去,他们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们决定把全城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轰出城外,谁能打退敌兵赏黄金万两。没料到,百姓们被轰出城门,就听得山摇地动一阵炮响,不一会儿工夫,火光冲天,浓烟翻滚,一座铁壁铜门的广阳城,顿时沉陷下去,化为平地。
  传说,那个老太婆便是南海观音菩萨。
  日期:2017-02-15 09:17:00
  34、古城村的由来

  京西石景山区有一个古老的村子,叫古城。关于古城村的来历,有一段故事。
  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带领他的农民起义军打到北京地面儿。一天晚上,起义军来到靠近古城村东头的地方,在夜里远远地望去,古城村特别像一座城寨,城墙和城门模模糊糊地都能瞧见。闯王怕这座城里有埋伏,就派出探马,又下令在原地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准备天一亮就攻打这座城寨。
  没等天亮,探马回报,说这儿不是城寨,是一个村子。闯王策马来到跟前一看,果不其然是个村儿。村东头有两棵肩挨肩的白皮松树,两棵树的枝叶都搭在了一起,很像是一座城门洞。沿着村子边儿还有一段很大的篱笆墙,锯齿撩牙的就跟带垛口的城墙差不多,特别是在夜里,看上去活像一座古城寨,难怪闯王设看出来呢!
  闯王看完哈哈大笑道:“原来是虚惊一场,这样我就可以直接攻打北京城了,都说北京城戒备森严,我看也不见得。推翻大明江山已为时不远了。”闯王就把这个村子取名为古城。

  在起义军队伍中,有许多从山西洪洞县逃荒来的饥民,他们见闯王走到哪儿都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就一直跟着起义军到了北京。自从闯王给这个村子取名叫古城,这些饥民就在古城安下了家。现在村里姓常的、姓郝的、姓阎的就是那时候随闯王来的,如今姓常的已经在古城村住了十辈儿。
  以后,坟里人又根据刘关张古城相会的故事,在那两棵白皮松的西边盖起了一座三义庙,把古城村看成是刘关张相会的地方,可惜三义庙在七十年代被毁了。
  村东那两棵长了好几百年的白皮松树,如今还在,只是在几十年以前都枯死了,成了两棵干树杈子。
  日期:2017-02-15 09:19:00

  35、王府井的由来
  王府井大街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奇怪的是这里怎么会以井的名字来命名的呢?传说这里原来是有名的王爷的宅府。王爷府中有一口有名的水井,它的位置就在原人民日报社大楼北头的地方。
  当年井上有一座精巧玲珑的六角亭子,井口是一块大石头凿的圈孔,井沿很高,井的南面就是那座金碧辉煌、画栋雕梁的王府大院,红漆大门朝南开,可神气啦。
  听说原先北京水井很多。因为北京古时候是一片海,地下水源很丰富。但到燕王修北京城时,激怒了龙王,龙王生了气,就用断水的办法来报复。它化装成人样,用两个水篓子,想把北京的水都带到西山黑龙潭去。
  当时有个勇敢无比的勇士叫高亮,奉军师刘伯温之命,去追赶龙王。眼看龙王快到黑龙潭了,高亮急中生智,举起手中长矛照着龙王左边的篓子戳去,只听“哗啦”一声,一篓子水流出来了,北京城这才有水喝。可是龙王带走了一篓子水,留下来的只是一篓子水,因此只要稍稍碰上天旱,北京就要闹水荒。
  有这么一年,赶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水井差不多都干了,四个海子边干得只有垫底的水了,街旁庭院里的草全枯死了,人们渴得喉头直冒青烟。
  这时只有少数几口井还冒水,王府井便是其中之一。干旱年水比金子还宝贵,富人家用车子去几十里外的玉泉山运水,穷人家没有车运水,只得靠肩挑,可把人累坏了,还有人家靠井底点泥浆水来活命,一家人一天只有一小罐子水。王府井这时还出
  水,而且水是甜的,可叫王爷威风啦!他说这是他祖宗的福气大,造化大,房屋和水井都在龙脉上,是龙王保佑他家有水喝。这王爷心肠十分毒辣,眼看大家没水喝,不但不把水井里的水分给大家度灾荒活命,反而命令看门老头,把水井看管起来,不准人们去取水。

  幸好这个看门老儿心肠很善良,他对王爷霸占着水井不让穷人们活命十分不满。便偷偷地给人们不少方便。他趁每天早晚王爷和王爷的亲信们睡觉的时候,在胡同口外给取水的人们递眼色发信号,大家便很快地取一点水走了。
  这看门的老大爷很机警。有一次王爷发现了有人取水的事,便怒冲冲地把他叫来审问,他笑眯眯地回答说:“不错。王爷,我让人取了点水,我有罪。可我是为王爷着想呀,王爷家今后免不了要雇人运粮挑米什么的,要是附近的都渴死了,上哪找人给王爷家干活呢?要是王爷不同意,今后我再也不让任何人取走一滴水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