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人】中国全省的民间故事与神秘的民间鬼事启示录》
第25节

作者: 灵人199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孩子被穆桂英认走以后,砍柴的一家人失魂落魄,好像害了一场大病,终月里茶不思,饭不想。砍柴人怕母亲病倒,每天强打精神到集市上给母亲买些可口的吃食。这一天,他给母亲买了点新上市的樱桃刚要回家。被一个砍柴的伙伴扯着袖子要一起喝酒,砍柴的推辞不过,只好落座。砍柴的心里有事,一碗酒下肚,不禁流下眼泪。伙伴不解地问:“大哥你发了财,半个多月不打柴照样饿不着,怎么在我这了上顿没下顿的面前抹泪装穷啊,咱们不隔心,你跟我说说,你怎么发的财呀?”

  砍柴的一来遇见了知心好友,二来喝了几盅酒,全无顾忌,就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引得伙伴也连连叹息。
  谁知说话人无心,听话者有意,砍柴的与伙伴的一席话却乐坏了邻桌的一个辽营细作。他以为杨门之后还在养儿峪,立即跑到辽营去报告主帅。当时天色已晚,以后又连着下了几天雨,山路难行,等天气放睛,辽兵赶到养儿峪时,砍柴的一家已经被穆桂英派人接到京城的天波府去了。气得辽将放火烧了砍柴人的房子,并刮掉了石壁上养儿峪的“养”字。改刻了一个“狼”字。

  辽将对部下解释说:“杨家将是咱们的死对头,杨与羊字谐音,羊最怕狼,把杨家寄养儿子的地方改叫狼儿峪,杨家就会被咱们慢慢吃掉,大宋的江山咱们也就唾手可得了。”从那儿以后,狼儿峪就成了这个山村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日期:2017-02-16 13:54:00
  72、药沟的传说故事
  从古城河口到松山,这四五十里长长的山谷中生长着黄岑、知母、苍术、防风、赤芍、桔梗、远志、柴胡、苦参、丹参、党参等三百多种药材,采药的把这条山谷叫做药沟。
  据说,古时候这儿发过大水,草木被冲得连根儿都没有啦。看看山坡,是光秃秃的石头;瞧瞧地面,是一溜溜的泥沙。没丁点儿绿色,穷得连小蚂蚁都想搬家。到了明朝,这条长沟变了。有个大能人经过这里,哩哩啦啦丢下好多药种,这沟慢慢地成了条出钱的药沟。
  这个大能人是谁呢?他就是李时珍。他从南方走到北方,收集了一大口袋草药籽儿。他见到这条山谷一眼望不到头儿,猜想里面可能有珍贵药材,就钻进这个山沟儿。
  没想到走了一天,除了绊脚的石头,什么也没见到。他越往前走越累,心里又烦肚子又饿,好不容易来到一个小山窝。只见那里有间半草房一个白发老太太正坐在门口纳鞋帮儿。他心里想,住在这穷山旮旯,吃啥呢?老太太见他走累了,又犯嘀咕,便笑着问他:“先生渴了吧?”
  李时珍正干渴得难受,使劲咽了一口睡沫。老太太放下手里的活儿,转到屋后,摘来两条水灵灵的大黄瓜。李时珍一边吃一边和老太太聊天:“我见这山沟啥也没长。你怎么能栽黄瓜呢?”

  老太太笑了,“这儿土松水足,什么苗也能长,就是缺种子。”
  这时,李时珍吃完黄瓜,有了精气神儿,他要给老太太一点银子好去赶路,老太太摆摆手,说:“我啥也不收,你要有良心,就请你把这包针给我闺女捎去吧。她住在松山底下,顺着山沟往西走,就能找着。”
  李时珍把老太太交给他的针放在背袋里,就向西走,日头落了,他到了松山,四下里找那闺女家,就是找不见,这时,他觉得背上的口袋好像变瘪了,拿下来一瞧,一颗药籽也没了,他翻开背袋一瞧,袋上满是小眼儿,好像是筛子底做的,连老太太托带的那包针也丢了。
  没法儿,他拐弯儿出了山,来到塘子庙住下。向老道一打听,那条光秃秃和大山沟早就断了人烟,住那儿活不了,除非能啃石头,李时珍断定自己是遇见了神仙,把药种收了去,于是便背着空袋子回老家去了。
  以后,这大山沟就变绿了,李时珍沿途漏掉的药籽发芽开花,越滋生越多,越长越旺,渐渐的这里成了采药的好地方,为啥从东到西草木越来越稠呢?

  因为当时李时珍遇上老太太是在走了一段路之后,他越往西走。针眼越扎越大,越扎越多,药籽也就越漏越多的缘故。
  日期:2017-02-16 14:30:00
  73、锯齿崖的传说故事
  平谷城东二十余里,有一个叫新开峪的小村。村北那座山,山峰陡峭,形同锯齿,人们都叫它锯齿崖。
  大宋年间,辽兵在锯齿崖的北面摆了一个阵,说如果宋朝有人能破了这阵,便永远不再侵犯中原。
  穆桂英率领兵马赶到了新开峪。忽然,一阵黑风吹折了穆字大旗。黑风过后,坐下马前蹄腾空,狂嘶乱叫。穆桂英赶忙勒住缰绳,喝令三军停止前进。
  这时,山上来了一位樵夫。穆桂英下马施礼问:“请问老公公,此山是什么山?”樵夫说:“此山名叫锯齿崖。”

  穆桂英听了,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暗自叫苦,穆者木也,锯能降木也。急传号令,三军绕路而行。
  三军过后,穆桂英正要上马,那马猛地一蹿,往崖前飞奔而去。只听一声巨响,山崖坍塌,马头和马身被切为两半,马身不知去向,马头挂在半山腰。
  马死后,黑风夹着石块齐向穆桂英打来。穆桂英一看不灵,急忙脱下战靴,只穿着一双绣花鞋走了。
  到如今,只要太阳一出来,还能看见崖上有马头的痕迹,还可看到东面的半山腰有个洞。从洞口往里走十几步一双战靴样儿的大石块还摆在那儿。
  后来,穆桂英从东边绕到了敌人背后,与三军会合,破了辽兵摆的八卦阵,大败辽兵,立了一大功。
  日期:2017-02-16 14:36:00
  74、棋盘石边摆战场的传说故事
  香山西北,有一座光秃秃的山峰,是香山一带的猎户经常猎鹰的地方,叫打鹰洼。打鹰洼有一块方方正正的大石头,上面刻着一副棋盘,因为年代久远,风吹雨打,已经模糊不清了,这就是棋盘石。相传,宋朝的守边名将杨六郎,曾经在这里与辽国的大将韩吕下棋斗智。又曾摆开战场,终于把辽兵辽将杀得大败而逃。
  当年杨六郎带领一支宋军,在打鹰洼安营扎寨,每天在山上操练兵马,有时也和将士们在棋盘石上摆棋对阵。一天,六郎正在下棋,从北山飞马奔下来一名辽军使者,原来是辽将韩昌派人下战书来了。六郎看完战书,不由得哈哈大笑,就对使者说:“常言道:自古知兵不好战,你快回营告诉韩昌,就说我杨将军约他前来打鹰洼下棋。他若能赢了我,宋朝甘愿后撤一箭之地;他若输了棋,辽军就该后撤一箭之地。你家将军若不认输。就请他三天后,前来下棋。”

  使者听了,说:“回营如实集报。”说完,纵身上马,回辽营去了。
  第三天头上,香山顶上没有一丝云彩,天空瓦蓝瓦蓝的。杨六郎在打鹰洼又跟将士们摆开了棋阵。这时,就见大肚韩昌带领两名辽兵,从北山上骑马走过来。杨六郎以礼相待,把他迎到棋盘石旁边。大宋、北辽的两员大将,一南一北地面对面坐下。二人摆好棋子,一招一式地拼杀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