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人】中国全省的民间故事与神秘的民间鬼事启示录》
第38节

作者: 灵人1994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丰田做梦也没想到***不但不杀他,反而把他放回去,睁着两只迷惑不解的眼睛问:“你们的不杀?”“不杀!”“放我回去?”“对,给你一个改错的机会!”这回,丰田高兴了,连声说:“谢谢,谢谢!”说完,他用眼睛扫了扫屋角放着的自行车。胡毅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便说:“你的东西,除了油印机之外,剩下的我们原物奉还,这让你也好有个交待。”丰田一听,又不住地点头致谢。连声说:“可以可以,谢谢,谢谢!”

  丰田走出门,像想起了什么,又走了回来,从腰间摸出八百元伪钞塞给胡毅作为报答。当时我方物资紧缺,胡毅见丰田真心诚意也就代表县政府收下了。丰田见胡毅收下了,又深深地鞠了一躬,才转身回去。
  一九四三年九月底,白乙化率领的十团要攻打榆树底下据点,急需药品。胡毅根据丰田回去后的表现,觉得他虽有罪,但还算是一个正直的军人,有利用的可能,便派聂成林二进檀营,找丰田买药。
  这时,丰田已将家眷从沙河迁到檀营。聂在林来到丰田家,说明来意,并将事先开好的药单交给丰田。丰田懂些医道,常为人看病,因此,家里也备了一些药品。他看完药单说:“这里,少少的有,可统统地拿去,大大的没有。”聂成林把药装在一个帆布口袋里,见只有多半口袋,便对丰田说:“这点药我先拿走。你再想办法多给买一些。”
  五天之后,丰田从北京买回了价值四千多元的药品。夜间,聂成林得到信儿,用了三头毛驴把药驮了回来,一共有六麻袋。这些药品发挥了大作用。后来,聂成林又三进檀营将药钱亲手交给了丰田。丰田感谢八路军的不杀之恩,执意要将这些药品送给八路军。最后见推辞不过,才勉强收下。没几天,他又用这钱买了三干六百双黄胶鞋,通过前票元地下联络站送给了公丨安丨队,让他们转送给十团战士。

  丰田在我党宽大政策的感召下,在抗战的最后两年里一直同我党保持联系,直到日本投降。
  日期:2017-02-17 12:24:00
  99、“常胜部队”覆灭记
  俗话说,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可有一股日本鬼子到处标榜自己是“常胜部队”.这是日本关东军哲田中队,清一色的老鬼子。他们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在中国土地上横行了十来年。还没碰见过硬仗,于是就以为偌大个中国没人了,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其实他不过是猪鼻子插葱--装大象,这不,到密云遇上了小白龙白乙化率领的八路军十团,就成了案子上的猪--只剩下挨刀的份儿了。
  那是一九四〇年底,哲田中队驻密云下营村,参加了对我丰滦密抗日根据地的七十八天大“扫荡”,但毫无结果,正准备撤兵。为了摸清鬼子撤退的计划,下营村自卫军中队长李印山和队员张益之、姜子林设下了“酒肉计”.这天,他们以维持会犒劳皇军的名义宰了一口猪,将猪肉送给了鬼子,用猪头猪下水做了一桌菜,请来了鬼子翻译官。这翻译官是个见酒就忘娘的主儿,听见“请”字,满脸酒刺都放光,大模大样就来了。李印山把盏,张益之和姜子林两旁坐陪,四人喝了起来。一碗酒下肚,翻译官的脑门暴起了青筋;两碗酒下肚,脸变成了猪肝色;等三碗酒下肚,他的嘴就没了把门的了。三个陪客又是捧,又是劝,直灌得翻译官眼珠子发直,舌头发硬,手脚发颤,夹着肉片硬往鼻子眼儿塞。

  李印山一看是火候了,递了个眼色,姜子林立刻拿出一副愁脸儿,长叹一声:“唉……皇军这几天紧催牲口,我们一时难凑齐。又不知皇军啥时动身,真怕误了事吃罪不起。翻译官,求您给透个风,我们心里也好有个谱。您说……”

  没想到,翻译官瞪起了牛眼:“说个……屁!这……是秘密,懂……不懂?”
  姜子林陪着笑脸:“懂,懂。要不怎么叫求您呢。你是大善人,讲义气。总不能看着找们受皇军的罚吧?再说,我们可都是大大的良民哪。您帮个忙,往后有啥好处决忘不了孝敬您。”
  后一句话特别入翻译官的耳,他打了个酒嗝:“咯……有……他妈的……这句话就……行!告诉你们,后天……咯……起早出发,回……县城。”
  李印山故意显出很关心的样子,说:“皇军是不是沿白马关河川走啊?听说小白龙的队伍常到这一带来,当心吃亏!”

  翻译官听了一阵狂笑:“咯咯咯……咯!小白龙……土八路的,量他……不敢……咯咯……咯!”
  李印山连忙斟酒,嘴里说:“那是。那是,皇军常胜嘛。来,再干一杯。”又一碗下肚,翻译官像一头填饱了酒槽的猪,呼噜睡死了。李印山立即吩咐张益之连夜出村去找八路军。
  却说八路军十团一营的王亢营长接到情报,决心抓住战机吃掉这股敌人。第二天夜里,他带着三个连,神不知鬼不觉地赶到冯家峪南湾子埋伏下来。这地势选得甭提多俏了:东岸,一道几十丈高的月牙形峭壁环抱着白马关河水,与西岸凸出的山峰隔河对峙,形成一条狭长的弯谷。八路军在两边山上一溜排开,很自然就形成了个“口袋阵”.
  天刚亮,老鬼子哲田果然率队从下营村出来了。呵,瞧那阵势。真够唬人的:前面六个尖兵,相距约五十米。一百多鬼子排成两列纵队,齐刷刷迈着行军步,哲田骑一匹东洋马走在中间,屁股后头跟着骑毛驴的翻译官,最后面是四十八头牲口驮子驮着辎重。再看这些鬼子,一个个挺着胸脯腆着肚,吊着眼,撇着嘴,那个骄狂劲儿,好像不是撤退,而是凯旋。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眼下正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坟墓!

  望见敌人,我军战士立刻来了精神,刀出鞘,弹上膛,屏住呼吸,等待着出击的命令。鬼子尖兵和大队人马相继进入山湾,马靴踏在己经结冰的河床上,“嚓嚓”作响。等到鬼子连头带尾全钻进了“口袋”,王亢营长举起手枪,“砰”的一声响,哲田随着枪声从马上倒栽下去。翻译官也跟着掉下毛驴,那是吓的。霎时,山崩了,地裂了,密集的枪弹风似的扑向敌群。鬼子犹如被割的高粱,一片片往下倒,剩下的也成了受惊的免子,东奔西窜,翻译官把头挤进一道石缝,屁股撅在外边,一颗流弹飞来,屁股肉被揭去一块,他怪叫一声,吓死过去了。

  鬼子还真有武士道精神,待惊魂稍定,就开始顽抗。一部分钻到东崖根下,借崖壁挡住我军东面火力,架上轻重机枪向西山狂扫。另一部分躲到西山北根下,避开我军西面火力,支起掷弹筒“咣当,咣当”向东山猛轰。在凶猛火力掩护下,一群鬼子“嗷嗷”叫着向我西山阵地冲来,妄图抢占西山突围。扼守西山的是一连,连长鲁志华等鬼子靠近阵地一声令下,几十颗手榴弹一齐出去,鬼子们坐着“土飞机”上了天,剩下的连滚带爬逃下山去。鬼子不死心,又把残兵伤号凑在一起。再次扑向西山。西山头顿时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我军的手榴弹扔光了,子丨弹丨打尽了。可鬼子还是玩儿命往上冲。在这紧急关头,鲁连长高喊:“同志们,用石头砸!”说着挺身举起一块脸盆大的石头砸下去,这下可热闹了。西山就像滑了坡一样,一块块巨石轰隆轰隆滚下山。这巨石挟着风,揣着恨,蹦着高地往下奔,撞着死,挨着伤,砸得鬼子哭爹又喊娘!剩下的几个,早忘了什么叫“武士道”.只恨爹娘少生了几条腿,没命地往山下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