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人】中国全省的民间故事与神秘的民间鬼事启示录》
第51节

作者: 灵人1994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沐浴清化,焚香叩头。口称:“龙下爷在上,下官是宛平县知县,今天请您去看戏,以保佑我一方百姓和京城的安全。”
  党知县一连说了三遍,就见供桌底下爬出一条小白长虫,它爬到红托盘里,盘起身子。蛇头向上仰着,发出嘶嘶的响声。那党知县赶忙双手托起托盘,毕恭毕敬地把它放到轿子里。
  到了地方,党知县叫戏班拿出戏单,送到小白龙面前,请它点戏:《三国》、《西游记》,各种戏单全叫它看了,那蛇头还是仰着,不断发出嘶嘶的叫声,直到把戏单翻到《水漫金山寺》那出戏时,那小白龙才点了点头。
  戏唱到夜里十一点多钟时,党知县想请小白龙回庙了,可一找轿子却不见踪迹,吓得他顿时浑身冒冷汗。他知道,如果子时还不把小白龙送回龙王庙,永定河就要发大水。
  那么轿子到底哪儿去了呢?原来这天晚上出了这么档子事:宛平县守城的李守备看上了一个漂亮的小寡妇,要在这天夜里娶过来,到轿房吴二那里雇轿子,吴二告诉李守备有一顶好轿子,叫党知县雇去抬小白龙去了。李守备说:“戏现在刚开演,送小白龙回去,还得要两个时辰,不如我先用小轿接人,然后再把轿子送回不迟。”吴二满口答应了。
  没想到那个寡妇根本不乐意,躲藏起来,那李守备东找西找,足足找了两个时辰,才把那人找到。等到把轿子送回去,早已经过了子时,误了白龙回庙的时辰。
  这时只听见卢沟桥北边一声闷雷似的轰声,接着就有人大喊:“永定河开口子啦!”

  永定河这时一个洪峰连着一个洪峰,口子越冲越大,那浪头足有一丈多高。水到之处,房倒屋塌,大树连根拔起,人和牲畜顺水漂流。不到一个时辰,大水冲到了彰仪门。守城的官兵赶紧将城门堵住,并禀报皇帝。
  皇帝一听大怒,命太监驾小船到卢沟桥传旨:限党知县三日内将决口堵上,否则拿他全家问斩!
  党知县亲自带着河兵、百姓去堵决口,可是,那洪水来势汹涌,几百斤重的大石头,扔到水里就连个影子也见不着了。堵了两天两夜,根本堵不住。党知县又急又累、又困,靠在一棵大槐树上昏睡过去。
  突然有人推了他一把,他睁眼一看,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小白龙因擅离龙王庙,子时又不复返,浑河里的那条孳龙乘机闹事,要淹北京城。小白龙闯下大祸后己经逃走了。记住:要想挡住,非得党柱。”老人连说了两遍就不见了。
  党知县心中很是惊奇,琢磨不透老人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在这时轰隆一声,堤岸又被大水冲塌一块,水势更加汹涌了。众兵丁和乡亲的日夜劳累,已经是人困马乏,又见河堤的决口越来越大,不由得灰心丧气起来,再也没有力气了。党知县见大势不好,一面率先抱起一块大石头向决口扔去,一面大喊着:“快!快动手给我挡住,挡住!”话音刚落,只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回答说:“爷爷,我来了,您叫我有什么事吗?”党知县回头一看,又惊又喜。

  原来答话的是他家三代单传的独苗,党知县的孙子--党柱。小党柱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是党知县的掌上明珠,见到他,党知县自然是满心欢喜。可党知县知道河堤上是危险之地,就连忙一把接过党柱,问:“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要是被大水冲走怎么办?”小党柱挥着小拳头说:“我不怕,我就是来帮助爷爷治水的!”党知县苦笑了一下,说:“傻孩子,爷爷和这么多大人都挡不住河水,你一个小孩能有什么用,还是快快回家去吧。”

  小党柱听了瞪起小眼珠说:“不,我不回家,奶奶说了,挡不住水,咱们全家也不能活命,连整个北京城都得让大水给淹了,我的名子就叫党柱,说不定真能挡住大水,替爷爷分忧呢。”
  党知县一听这话,心头一震,心想莫非那老头的话就应在自己孙子身上?不由得看看那浑蚀的河水,又看看小党柱。小党柱似乎看透了爷爷的心思,说:“爷爷,我不怕,我跳下去掐住恶龙的脖子,他就不能再拱堤岸了。你们就赶快用石头把决口堵上,准能挡住河水。”党知县向河中望去,见河水浊浪翻滚,河堤上的土正在一块块地向下脱落,眼看又要塌下一大块,也顾不得再多想了,只得含着泪点点头,伸手整整小党柱的衣衫,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要真看得见恶龙在哪儿,就下水吧,你们小孩子眼尖,我们大人比不了,只是见到决口堵上,你可马上就出来,爷爷等你。”

  众兵丁和乡亲见此情景,心里都很难过,可也真盼着有人能治住恶龙。都不约而同地准备好了石块、沙袋等东西。小党柱看了爷爷一眼,“扑通”一声就跳进激流中。说来也怪,水头顿时就被挡住。众人连忙把石块沙袋等投下,片刻间就堵住了决口。
  决口堵住了,水退了,永定河水顺着河道向南流去,可是小党柱却再也没有上来。永定河岸的乡亲们从此世世代代都传颂着党柱治水的故事,把小党柱称为“党大将军”
  日期:2017-02-18 12:27:00
  125、彭玉麟妙书对联
  彭玉麟是曾国藩部下的水师提督,他是一员战将,文才也非常好。又能画一手绝好的梅花。因此,很有名望。
  江南虎丘梅花盛开时节,彭玉麟总要去赏梅。有一次,彭玉麟又去赏梅时,顺便拜望了一下寺里的僧人,僧人把他让到庙里。老和尚自命不凡,好像道行很高。爱搭不理地说:“坐!”又对小和尚说:“茶!”
  坐下以后,老和尚问:“施主做何营生?”彭玉麟说:“我是军人。”老和尚一听是军人,马上换了一付面孔说:“请坐!”又对小和尚说:“泡茶!”
  老和尚又问:“施主尊姓大名?”彭玉麟答道:“下敢,在下彭玉麟。”老和尚一听:“噌”地站起来,堆起一副笑脸:“请上坐!”又对小和尚说:“泡好茶!”对彭下麟毕恭毕敬。

  临走时,老和尚说:“施主今日到来,为小寺增辉,现求一联,不知肯赐否?”
  彭玉麟点头答应。挥毫写出一幅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把老和尚前后说的话,全编进对联,无形中讽刺了老和尚前据后恭的嘴脸。
  日期:2017-02-18 12:28:00

  126、李莲英要了光绪的命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在前,慈禧在后,全病倒了,病得重啊,谁也顾不过命了。
  他们这一病,李莲英心里抓挠了,他倒不怕他们俩死,担心的是谁先死谁后死。要是光绪先死,事情好办,一切摆布可以从从容容。要是万一西太后没耗过光绪,先咽了气,光绪这个病秧子皇上说话可要算个数了。
  李莲英一阵阵心里打颤,躺在坑上,思前想后,拿定了主意,要在西太后临走之前,让她先打发光绪回去。这件事比什么事都大。一点儿不能耽误,他爬起来穿戴好,来到了西太后的寝宫。
  西太后脑袋疼了一早晨,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才睡了一小觉。李莲英跪下请太后圣安。西太后看了李莲英说:“你来有事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