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人】中国全省的民间故事与神秘的民间鬼事启示录》
第52节

作者: 灵人199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莲英说:“老佛爷,您一旦升天,侍候您的奴才可就成了无头鬼啦。”
  西太后说:“这话从哪说起?”
  李莲英说:“皇上不满太后参政,实行维新变法,跟康有为、梁启超明来暗往。咱们处置了谭嗣同等人,维护了大清的朝纲。奴才打探他们的行动坐卧,禀呈太后。皇上早就对奴才恨之入骨了,奴才能活到今儿,全仰仗着太后的金体康泰,太后要是走在皇上前头,奴才的脑袋也就保不住了。奴才早死晚死无足轻重,我担心的是,今后要是从皇上那儿出了有辱老佛爷的事,奴才就是冒死相谏,也无济于事了。”

  西太后说:“亏你想得周到,我不能够让光绪放肆的。我泻肚不止这么多天,听说他很高兴,想让我死在他前边,不过是妄想罢了。着太医院为皇上开出方子,我要过目。你给煎好,把安神物放上,送去,就说是我赐的。”
  李莲英说:“老佛爷圣明,奴才照办。您放宽心吧。”

  李莲英派人煎好药,他暗下了砒霜,送到光绪面前。照西太后的话一说,光绪全明白了。他十分艰难地从坑上下来,朝北三拜九叩。谢过太后恩赐,端起药碗就喝,没等喝完,肚子就疼了起来,栽倒在地,气绝身亡了。
  日期:2017-02-18 12:28:00
  127、聂先生被逼吞金
  清朝末年,永宁聂家出了个好医生,人们都称聂先生。他自幼好学。跟老师学透了诊脉用药,读烂了王叔和、张仲景等人的医书,不到成年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大夫。

  别看聂先生名声大,却从不摆架子,最可怜孤老贫寒。不论深更半夜,有钱没钱,谁请他准到。有的人家实在穷,聂先生不但不收诊金,反给人家垫上药钱。
  有一年,西屯马家的一个男孩,突然肚子疼,刀搅似的在炕上滚来滚去,眼瞧要见阎老五。人们把聂先生请来了。他没顾得上喘气,就给孩子看病。他边诊脉边查看孩子的气色。又仔细问清了孩子的饮食和发病的情况。当下,他叫人取了个生鸡蛋来,解开病孩子袄裤,把鸡蛋放在孩子的肚脐眼上,然后,拿出银针。穿过鸡蛋,捻进肚去。
  孩子们的父母见先生满头大汗,便倒了茶水,请他歇会儿。聂先生摇摇头,仍然站在孩子身边,眼巴巴盯着鸡蛋和针。
  一顿饭时间过去了,病孩子脸色由黄转粉,他才长吁了一口气,抽出银针,只见又亮又白的针变成了黑色,像上了一层锈,鸡蛋呢。成了石子,扔在地上当当地响。聂先生微笑着把孩子抱起来说:“这回给你去根儿了。”果真,这孩子后来活了七十多岁,再没闹过肚疼。
  你想,这么好的人,这么好的医生,还能不出名吗?没想到,聂先生的命就扔在少年出名上头。
  当朝西太后整天怕死,她派人四下访查好医生,给她护养身体。永宁离北京不远,很快就把聂先生召进了宫去。
  据说,给老佛爷看病特难,她不准医生直接把着手腕诊脉,每次都得要两个医生诊“绳脉”。诊的相同,服药,诊出两样,不是这个挨刀,就是那个下牢,所谓“绳脉”,就是用黄丝线勒住西太后的两个手腕子,另一头,分别送到配房中跪着的两个医生的手里。这叫做“扣绳问脉”.多亏了这聂先生医道高明,每次诊断都使西太后满意。
  一天,西太后心血来潮,就命“皮硝李”去叫聂先生,想讨个永葆月貌花容的妙方。本来,她猜测这个聂先生定像个童颜鹤发的老神仙。谁想一见面,却是个喜眉欢眼的俏小伙子,禁不住动了邪念。这老寡妇趴在皮硝李耳朵上嘀咕了一阵,李莲英尖声尖气地乐了一阵。
  就在这天召见的夜里,皮硝李悄悄地去找聂先生。聂先生见皮硝李阴阳怪气的。很害怕,就问:“李公公,您找我干啥?”“我?我是骡子,找你没用。老佛爷让你夜间侍候哩!”“这?……”聂先生吓得不知咋说好,皮哨李上前拧了他一下:“你脖子上面长了个小白脸,腿档里有个打火烧褪子,还怕啥呢!”
  聂先生听了,如雷轰顶。他想:“依了西太后,光绪知道了,难免一死;不依西太后,这老**一恼怒,也得被推出午门。”左思右想,没办法,一狠心揪下一颗金扣子,吞下肚去……
  日期:2017-02-18 12:28:00
  128、贺三的故事
  文章来源:神话传说故事网

  光绪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仗着洋枪洋饱,打进北京。一通地烧杀抢掠,光无价之宝就被抢走不知多少,有些带着走不方便,就以无几的价钱拍卖了,散失到了民间。后来西太后回到皇宫里一看,她最喜爱的一对象牙雕刻的鸳鸯床不见了,就给大臣下令,务必找回心爱的宝贝。好几个文臣武将都因为办事不力被免官杀头。
  话说京南采育镇北有个河津营,村中有个穷得掉渣儿的人叫贺三,只老两口过日子,贺三年轻时在北京打鼓度日,北京遭洋人抢劫后,他见有人收破烂发了财。也动了心,摇起了拨郎鼓,挑起担子,串街走巷收起了破烂,没多久,就把本钱搭光了,只好收拾烂摊子回到河津营,住在村头的一间土坯房里。他既没有地,也没力气扛活打短工,只得靠拣粪卖钱换回点粮食,老伴给人缝缝补补,做点针线活儿糊口。

  一天上午,贺三背着粪筐,拿着粪叉,顺大路拣粪,在树北碰上一个骑白马、穿长袍马褂官人模样的人与卖油条的王小七在争吵。上前一问得知,骑马人刚才路遇王小七,喊住他,吃了一个烧饼,一根油条,吃完后一摸兜没带钱,就说:“小哥哥,我没带钱,回头给你送来。”
  卖油条的王小七不干,骑马人就要用长袍抵押,王小七不要,俩人为这事争不下。贺三见骑马人确无欺诈王小七之意,就掏出兜内仅有的四文钱交给了王小七。
  骑马人问:“你叫什么名字,日后也好有个报答呀!”
  贺三把背筐掂掂,摆摆粪叉说:“四文钱我还花得起,不值得卖名卖姓的。再说出门在外,谁帮谁这还不是常事。”
  骑马又说:“我给你开个条,日后进北京可以去找我。”说着掏出笔。垫在膝盖上写起来。写完后,盖上印章,交给贺三。贺三大字不识,扫了一眼,折叠好掖进腰间的口袋里。骑马人又说了几句客套话,便走了。

  这年夏天,日子过得不顺,贺三拣粪每天连吃粥的棒子面都挣不回来。一天,老伴洗衣眼时看见那个纸条,就问贺三,贺三这才记起这码事。老伴说:“他跟你朋友相称,又写了纸条,你不妨就找他试试,借点粮食。”
  贺三叹了口气,望着照见人的稀粥说:“那算什么朋友,也许早不认识我了。”经老伴再三劝说,贺三才答应试试;第二天一早起,贺三背着粪筐,步行进京了,傍晚,才按字条找到地址,一瞧门脸,贺三的心就打开鼓了,红漆大门,高门楼,前出廊后出厦。深宅大院,连高墙头上都镶着红砖绿瓦,大门两侧坐着四个听着差回事的,很是气派。
  贺三在门前徘徊很久不敢进去,听差的见他行迹可疑,要轰他走,有位老听差的上前问话,贺三把要找的人地址说出,又拿出纸条作凭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