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人】中国全省的民间故事与神秘的民间鬼事启示录》
第58节

作者: 灵人199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到八月十四晚上,出份子送礼的亲戚朋友都来过了,鄂比还倒在炕上打呼噜呢。这可把张伯元急坏了,他叫醒鄂比,说时间紧迫,请他赶快动笔。鄂比半睁睡眼,慢腾腾地说:“画画这玩艺儿,要等心情爽快,才能挥洒自如。我现在心里憋得慌,没心思握笔。”说完,又倒头睡着了,张伯元没办法,只好到屋外转磨去了。
  八月十五早晨,鄂比突然从炕上跳下来,连喊三声:“来人哪,笔墨伺候!”
  张伯元听说鄂比要画画,赶忙催人送来笔墨。鄂比说:“我要的是笤帚疙瘩。”张伯元心里犯疑,这醉鬼鄂三成心要给我添恶心呀?我倒要看看他想干什么。
  鄂比接过笤帚疙瘩,又要了个铜盆,倒上墨汁,再掺迸一壶水,用笤帚搅了搅,然后挽起袖子,对旁边围观的人说:“请诸位躲远一点,待会儿我画画儿时。弄不好溅各位一身,可别怨我酒又喝多了。”只见他拿起笤帚疙瘩,在盆里蘸足了墨汁,往顶棚上就是一阵左抡右甩。这哪里是挥毫作画,简直是练武术耍花刀呢!
  人们抬头一看,洞房雪白的顶栩变成了黑锅底!那六十六岁的新郎官,把鼻子都气歪了,结结巴巴地问:“这……这……算什么画儿?”
  鄂比先生不紧不慢地呷了一口茶,说:“心急吃不了煤火饭,嘴急喝不上豆儿粥。请你耐心一点。”他把笤帚扔在地上,从腰里抽出一支画笔,站到炕上一笔一画地描了起来。没过两袋烟的工夫,鄂比坐在安乐椅里,对张伯元说:“我画完了,请欣赏吧!”
  张伯元左端详右品味,只见黑糊糊的一大片。看不出子午寅卯来。他又急又气地说:“鄂比先生,我十五岁学文,三十岁中举,五十岁进皇宫,苏州唐伯虎的写意,秦淮徐文长的工笔,哪派的画我没见过?可就没见过你这画法呀!”
  鄂比说:“我今天就是专让你见识见识我鄂比这奥妙之笔!”
  张伯元说:“我对你胡涂乱抹法实在不敢领教,请问,你这是哪家的传授?”
  鄂比说:“我受师于燕市酒徒。他生于苏州,长于扬州,能够泼墨绘九州;他以天为纸,以地为案,以椽作笔,以河作墨,唐伯虎、徐文长哪能和他相比?”
  张伯无听他说得振振有词,不知道是吹牛,还是真有点本事,就说:“请问,怎么领略你这奥妙之笔呢?”
  鄂比看他谦恭的样子,就对他说:“古人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刚才站的角度不对,所以看不到这画的奥妙。你躺在炕上瞧一瞧。”
  张伯元躺在坑上稍一细看,就“哎呀!”一声赞叹。那顶棚好像葡萄架,挂满了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那不是画,就像真的一样。谁见了都想摘下一嘟噜尝一尝啊,张伯元跳下坑来,双手一拱,说:“鄂比先生,钦佩!钦佩!确是奥妙之笔,神来之笔呀!今天我张伯元长了见识。”
  鄂比看他服了气,就说:“我这算是胡涂乱抹。真讲神笔,那还得数我的师傅--燕市酒徒啊!”说完,就向镶白旗方向走去了。
  日期:2017-02-18 14:26:00
  140、公道老儿

  文章来源:神话传说故事网
  香山根儿底下的庄稼地里,在两家的地界上,常常看到一丛一丛的绿草,春天开红花,秋天结圆果,头一年枯死,第二年再长。它比石头界桩还好,不怕人挪动。耕地时犁杖不铲它,它不会往边上长。若是犁断几根,它就很快长出来,还往那边蔓延。当地老乡管这种划分地界的草,叫“公道老儿”。
  把公道老儿种在地界上,这是曹雪芹的主意。
  原来,香山一带的庄稼地,都是十来亩地一块。大小差不多。那是清朝初年礼亲王跑马占地,把地分成许多份,赏给从战有功的旗人时划定的。过了一百来年,地主换了不少。地块可变化不大。
  有个叫李老实的农民,种着一块八亩大的旱地。地东边是财主张家的地,两家的地界上,栽着一块一尺来高的界石。贪心的财主每年秋天耕地时,都多占李家的一犁地。界桩也往西边挪动一尺多。几年过去。被财主占去的地是有一丈多宽,连李老实父亲的坟头也被占过去了。
  李老实多次到财主家央告,都被赶出来了;请有脸面的人去说情,也碰了一鼻子灰。他气得没办法,就到县衙去告状。告了几次,也没人理睬。乡亲们劝他:“胳膊肘拧不过大腿,少种一亩半亩地算什么,你还是打掉门牙往肚里吞,忍了吧!”
  李老实有股子倔脾气,硬是咽不下这口窝囊气,他到正白旗找到曹雪芹,请他给出主意。曹雪芹想来想去,一拍大腿说:“行,我替你写状纸!”当下就写好,交给李老实,又向他交代了几句。
  李老实马不停蹄来到宛平县,县官接到状纸,刚看了个开头,就气不打一处来。原来,状纸上写着:李老实告他死去的父亲嫌贫爱富。县官猛地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叫:“把李老实这个民押上堂来!”

  李老实被带到大堂,跪下后,按着曹雪芹代他写状纸的内容,说出了告他先父的原由、他说:“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忠实厚道,远富近贫。乡亲们都说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
  哪知道,他到了阴间以后,完全变了一个人,不甘心在自家的薄地里安寝,却投奔了财主,连坟头都带到财主家地里去了。请县老太爷给小民的做主,惩办嫌贫爱富的先父!”
  宛平县令听了李老实讲的一番话,气也消了。再看看状纸,写得蛮有味道。就问:“你先父坟头跑到谁家地里去了?”李老实回答说:“请老爷秉正公断,姓张的财主家每年耕地时占我一犁地,现在占了足有一亩多,连先父的坟头都占到他家地里去了。”
  县官听完,一阵大笑,说:“原来你告的不是你先父,倒是告的张家财主啊!”他当下断定,让财主家退还土地,重新树立石桩,界线分明,各不相扰。
  李老实想起了曹雪芹对他说的话,就对县官说:“香山有一种叫公道老儿的草,种在地界上每年死而复生。谁要是想占便宜,犁断了公道老儿,它就往那边长。我家地界就种这种公道老儿吧!”县官答应说:“那就依你!”
  李老实的官司打赢了,地界上长起一丛公道老儿。财主再也不敢侵占他家的土地了。
  打那以后,香山一带的地界上,石桩子越来越少,都变成了一丛一丛的公道老儿。

  日期:2017-02-18 15:31:00
  141、烹茶要属品香泉
  文章来源:神话传说故事网
  香山的泉水可多啦!老人们说:“香山遍地泉,大小七十眼。”“香山三百寺,无寺没泉眼。”这里是神州宝地,名泉很多,要说哪一口泉水最好,说法就不同啦,什么“罗大天的泉养神仙,双清的泉炼过丹。”

  喝了水源头儿的泉,养生保平安;常饮品香泉,管保活万年!正白旗的曹雪芹尝遍了香山的泉水,他的评论是:泉水清,泉水甜。烹茶要属品香泉!
  品香泉,源头在香山法海寺南边的一个山洼里,泉水很清,长流不断。曹雪芹和他的朋友鄂比先生,差不多每天早晨都要到这里来遛弯儿。回来的时候总要带上一壶品香泉的水沏茶喝。鄂比直纳闷儿,有一次就问他:为什么单喜欢喝这个泉的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