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也怪不得你们,开始我也差点忽略过去,因为这具尸体的女性特征不是很明显,而且有一些女性特征可能在事前被刻意做过了手脚,之后又加上被大火一烧,就更加难以分辨了,尸体的胸部很不明显,很可能之前做过处理。”
“其实要想分辨尸体的性别,十分简单,只需要一点。”陈队长指着尸体的喉结处,说道:“看这里,这具尸体没有喉结,所以我断定这尸体是女性。”
我蹲下身子,仔细的看了尸体的脖子,发现确实没有凸起,不过陈队长说了那么大半天,我以为有什么专业技巧,没想到却如此简单,不过我却有些搞不懂了,九爷弄个女性尸体干什么?这一下我真不知道九爷葫芦里卖什么药了。
不过我现在可以确定一点,九爷不是在掩藏自己,而是别有用心。
陈队长这人虽好,但是很啰嗦,所以街坊邻居曾经还给他去取了个“陈大妈”的绰号,这时陈队长又开始了他的那套刑侦理论,开始对着尸体与蛇的图形夸夸其谈,说得好像头头是道,煞有介事。
这时我想起了陈队长的另一句话,然后问道:“对了,陈队长你刚才说你最近见过这个女人?尸体烧成这个样子,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你曾经见过此人?”
陈队长微微一笑,然后指着女人手腕,说道:“我不仅见过这个女人,而且我还知道这个女人前几天曾经还打听过你的地址,司南,你看这里!”
日期:2017-04-12 21:39:00
我顺着陈泽洋指的地方看去,那地方是尸体的已经烧焦了的手掌,尸体的手掌与脚掌连接在一起,被火烧得黑乎乎犹如石墨,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东西,我有些疑惑地看了陈泽洋一眼,而后者做了个无奈的表情,摇了摇头,只见他走到尸体旁蹲了下来,然后拿起手中的木棒,轻轻地戳一下尸体的手臂。
叮铃铃……从尸体的手腕处传来一阵像铃铛发出的声音,声音很小,但是很清脆,我听到了响声,也一同蹲了下来,凑到尸体手腕处仔细观察起来,我这时才发现在尸体的手腕处有一些白中透黄的东西,不过这些东西被尸体身上还没被大火烧毁的衣服掩盖住了,只能看出一点,但是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我想撩开那些衣物,但又怕破坏现场,破坏证据,所以我向陈泽洋投去了询问的眼神。
后者点了点头 ,在得到了允许之后,我小心翼翼地拨开了尸体手腕处覆盖在白色东西上衣物。
那白中透黄色的东西原来是一个骨质的手环,这骨环原本应该是骨白色的,但是被大火这么一烧,在高温的烘烤下,才会出现这种焦黄色,手环的材质是骨头,这不难分辨,但是至于是什么动物的骨头,我就说不好了。
在骨环周围分别有六个蒜瓣大小的骨质铃铛,铃铛虽小但是很精致,骨环被被雕饰也得十分精巧,骨环与六个小铃铛是一个整体,而且很明显可以看出骨环与骨质铃铛是从一块骨头上下的料,骨环与骨铃铛之间以孔洞相互环套,制作得十分巧妙,很有创意,在骨环与骨铃铛上面还契刻着很多又小又细密文字和云雷纹,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飞鸟走兽,样子栩栩如生,异常精美。
仅从这骨环的品相与做工上看,这骨环绝对不是现在机器加工或者一些工厂的手工制品,而这样的一个骨环,绝对是出自大家之手,这种工艺属于骨雕,而骨雕的历史十分渊源流长,其中早在距今6000多年,在1982年于陕西西乡县何家湾出土的骨雕人头像是发现年代最早的骨雕,而骨雕技术一直延续至今,技巧也愈加的完善,我对骨雕没有什么深特别研究,但是古玩之中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做工,一般做工的精美程度往往是决定了古玩自身的价值的关键。
这件骨雕做工十分精美,雕刻的线条十分流畅,骨质也很好,密度很均匀,而且雕刻这件东西对雕刻者的技巧与刀工是极大的考验,所以就目前我所了解的古玩市场来说,能做出来这种工艺的人不多。
我又仔细研究了一下骨环上的文字,文字很小,所以看起来很费眼力,我几乎是趴在尸体上在观察那些文字,当我能够看清骨环上的文字的时候,心里却不由地升起了一股凉气。
殄文,骨环上契刻的是殄文,那是写给死人的!
日期:2017-04-13 22:39:00
殄文又被称为鬼书,水书亦或反书,传说殄文是一个叫陆铎的人造的,这种文字是写给死人的,所以活人对殄文是非常忌讳的,因此懂得殄文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人们都把它当作是一种不详的文字。
而据我所知,殄文乃是古代水族先民使用的一种古老的文字符号,而水族是一个崇尚鬼神信仰的民族,殄文就是用于记录鬼神禁忌,驱鬼辟邪的方法以及水族丧葬,祭祀等活动事宜的文字。
我之所以一眼能够看出骨环的文字是殄文,是因为在我十六岁的时候,九爷和我四川宜宾跑四门,走江湖的时候,曾在当地一位老教授家里收了一枚鸡血石的印章,我现在仍然记得十分清楚,那枚鸡血石印章成色极佳,鸡血的形状犹如梅花绽放,这种血形分布的被称为梅花血,那枚鸡血石印章的血色又浓又多,血形团团如絮,整枚鸡血石是又透又亮,品相当真是上上乘,不可多得。
连我都知道那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物件儿,而九爷当时看到那块鸡血石的时候,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兴奋,相反却是一脸的凝重,九爷拿着那枚印章反复看了好几遍,然后只是问了问那位老教授那枚鸡血石印章的来历,而那位老教授吞吞吐吐,竟憋得一脸通红,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什么来,九爷见状,更是不愿废话,一句话也没有再问,直接把鸡血石印章还给老教授,转身便走。
而那位老教授见到九爷如此模样,认定九爷相必知道些什么,就连忙拦住了九爷的去路,然后这才一脸丧气的对九爷说出了那枚鸡血石印章的来历。
原来那枚鸡血石印章是他以很低的价钱从一个盗墓贼的手里收来的,而他觉得他作为一所大学里的资深教授,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和盗墓贼做生意,这本就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所以不敢向外人谈起。
老教授一五一十地说完鸡血石印章的来历,九爷听完后,脸上不见喜怒,过了半晌,才又问了老教授一句:“最近家里可曾出了什么奇怪的事?”
九爷话音刚落,只见那位老教授却已经老泪纵横,涕泗横流了,紧紧地拉住九爷的手,泣不成声。
九爷等老教授情绪平复下来,老教授才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娓娓道来,原来这位老教授曾是四川一所大学里教世界史的教授,五年前退休在家,闲着没事,便迷上了古玩收藏。
古玩界的人都深有体会,搞古玩收藏的风险是很大的,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没有点儿道行儿的人,只要迈进这古玩界肯定要吃几回亏,交几回学费,才能学到点东西,这也是搞收藏的这一行业的行业规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