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四处租房遇到的灵异事情》
第49节作者:
昨天十六岁 日期:2017-02-22 13:20:00
【楼主有话要说】
首先感谢大家阅读我的作品。我能够通过写故事认识大家也很荣幸。我很喜欢写故事,尤其是把一些真实的事情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心得。
最近楼主身体状况不太好,颈椎病需要按摩和物理治疗。由于金融危机,我所在公司也一直在裁员。我可能要面临工作调动或者重新寻找工作。这些客观原因导致我可能要缓慢更新。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歉意。
我的不如意是我自身因果造成的,也是对我人生的一场试炼,大家千万不要因此感到失望。说好的做好的想好的永远是我们坚持不变的行为准则。
学佛群的群主也告诉我学会心不动,不随外界事物而悲喜。我暂时还做不到,看来学得还很不够O(∩_∩)O哈!
我不会放弃写作,大家可以过段时间再来看贴,以免更新太慢令你们失望。当然大家要是能经常帮我顶贴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故事,我真的非常感谢。如果有人能因为看到我的作品而心生善念,我会感到非常欣慰,这也是咱们共同的功德。
再次感谢所有鼓励我的朋友们!因为你们我会坚持下去。
日期:2017-02-22 19:31:00
柳儿抱着孩子跟我们参加了一次放生活动。小宝贝听见我们念经也咿咿呀呀地跟着唱。小脸上是纯洁清澈的笑容。
看着从刮刀下救出来的鱼从我们手中重新落入河水中向远方游去,仿佛觉得自己也获得了新生。就让以前的“贪嗔痴”都这样远去吧,只留下我们孩童般最纯洁简单地本心。
我惊喜地在放生队伍里看见刘颖。她身体恢复得不错,居然也能与人合力搬起一箱带水的鱼倾倒进河中。
放生之后,唐欣开车送我和刘颖回养老院。我们想顺路把一些水果捐赠过去。刘颖在车上告诉我她已经皈依佛门,并且给女儿写了道歉的信。
在信里,她忏悔自己那些年因为丈夫出轨而怨气冲天,经常发泄在女儿身上。还说自己不离婚都是为了女儿孙佳。好像自己的悲惨境地都是孙佳造成的一样。
日期:2017-02-22 20:14:00
孙亮提出让孙佳出国的时候,刘颖也曾经担心女儿自己远走他乡太孤单。可是想到这样对女儿的未来有好处还是让女儿走了。这一走,差点成了永别。
我们到了养老院,刘颖还主动帮我们把水果送入厨房。这是我才发现刘颖已经从养老院的病人变成了厨房的帮工。她已经开始自食其力了。
唐欣帮她买了手机装上软件,方便她和女儿通话。孙佳对着妈妈泪流满面:“爸爸很久不给我汇钱了。我靠在餐馆打工支撑着呢……”
唐欣马上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李长玉表示此事由她们母女自己决定:要回国就给路费,要继续上学就给学费。孙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
日期:2017-02-22 20:29:00
得知她们母女就要团聚,我们都替他们高兴。大家继续把水果有的打成水果泥,有的切成小块好方便给老人们吃。上楼到各个房间时,我又看见那次给我看过面相的老人。他含笑向我们抬手示意。
唐欣立刻走上去问好。老人对他说:“你能这么年轻认识这些人是好事啊!跟他们在一起你们母子才会守住家业。你要善待你同父异母的兄弟。他虽然孱弱,却能帮助你。当今独生子女多,有个兄弟不容易啊!”
唐欣马上郑重地答应着:“我会好好照顾弟弟。想办法给他治病。”
日期:2017-02-22 20:47:00
“你能这么听话就太好了。很多人都觉得独生子女好,分遗产的人越少越好。殊不知,相对于名利这些虚幻的东西,人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人,有多少钱都保不住。吃了你们这么好的水果,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他接着给我们讲了他家族的故事。他姓胡,祖上原本是山中的猎户,后来在乱世中占山当了土匪。做了几笔大生意之后就背井离乡隐姓埋名过起大财主的日子。可是娶了几个媳妇生了几个孩子都是病病殃殃的。大多数不到十岁就夭折了。
眼看万贯家财要没有继承人,他四处烧香许愿,算卦。终于求到一个道人的秘方,捐了很多钱才保住一个儿子。这儿子多病多灾,刚十四岁就娶了媳妇,生了一个孱弱的孙子之后只有六七年就病死了。
胡家把幼小的孙子以守孝为名让他在庙里住了二十七个月。
日期:2017-02-22 21:02:00
这孩子从庙里回来也不过十岁。但是变得非常有主见,不但给自己改了名字从胡家宝变成胡之明,还每天自己定时看书练字和定时要求出门转悠。
他转悠却不是看风景和逛茶楼酒肆,而是四处看人。看了三年之后就向爷爷提出来要娶妻。他爷爷听了很高兴,马上请了媒人去他说的那家。
媒人不一会就跑回来报信:“那家是个卖馄饨的寡妇。病死的男人以前是个秀才,现在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根本没有与少爷相配的女子。这是不是搞错了?”
胡老爷叫来孙子,孙子却说自己要求娶那个三十七岁的寡妇。胡老爷听了差点晕过去,马上把孙子关了起来。
日期:2017-02-22 21:20:00
胡公子也很硬气,马上开始绝食。胡老爷急的团团转。又去找人算卦。后来只好放出孙子。孙公子吃了点东西亲自带着媒人去找那个张寡妇。
“我要娶你。然后送你家两个儿子读书和练武。我只有一个条件,将来你的儿子每人的第一个儿子都要姓胡。”他郑重其事地说。
张寡妇开始很惊讶,后来和娘家商量了好几天还是答应了。胡家简单办了婚礼,遮遮掩掩娶了张寡妇。胡公子亲自给十二岁和八岁的继子请了最好的文武师傅。
胡老爷无可奈何看着张寡妇的两个孩子一天天成长,而自己的孙子每天只是读书写字,念经打坐。媳妇每天勤勤恳恳孝敬老人也挑不出什么错,就是看着堵心。
又过了三年,张寡妇的两个孩子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才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