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2-24 14:14:00
52 求贤令
俗话说得好,“不做亏心事儿,不怕鬼敲门,做了亏心事儿,别怪报应快!”
这不,这一年魏罃刚刚不要脸的捅了一回赵国,西线那边儿就出事儿了。
原来是秦献公抓住了三晋矛盾激化的机会,在西线四重镇频繁调集兵力,收复河西的意图非常明显。
秦国国内人头涌动的消息很快传到安邑,魏罃怕西线有失,便命公孙痤(非公叔痤,大家看真了)率军驻扎西线重镇少梁,以防秦国人入侵。
秦献公果然派庶长国率领秦军直奔少梁方向,公孙痤也想学一学公叔痤,来他个名震天下,便率领“魏武卒”主动出击迎战秦军。
可这些魏武卒并不是魏王的直属军队,战斗力完全是两个档次,再加上公孙痤没有经历过什么战阵,结果被秦国人打的惨败,公孙痤也被生擒。
庶长国趁势东进,直接包围了少梁。
听闻公孙痤战败的消息,魏国朝野震动,魏罃感受到了来自秦国巨大的军事压力,便派使者请求韩国和赵国支援。
那韩昭侯和赵成侯听了魏国使者的话以后差点儿把正在喝的茶泼到使者脸上,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我不趁你西线告急的时候打你丫就是给你面子了,还想要救兵,我就呵呵不说话。
于是,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魏罃只能选择从少梁周边调集军队驰援少梁。
战场之上,秦军久攻少梁而不下,庶长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实在是没想到少梁城如此的城高墙厚。如果拖得时间长了,大军士气必然受挫,你要说彻底包围少梁城,断了他们的粮道倒也不是不可以,可是魏国方面的大军正源源不绝的开过来,到时候再被夹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庶长国直接放弃攻打少梁,转而进攻少梁稍北的繁庞。
繁庞大家还记得吧?当初秦国为了遏制魏国少梁而建的军事据点,后来被吴起给端了的那个地方。
因为魏国在西线的军事重心全都集中在少梁,所以繁庞城防一直不被重视,庶长国如果连这个地方都拿不下来的话,那他也不用再带兵打仗了。
可正当庶长国想要再接再厉拿下少梁的时候,噩耗突然传来,使得他没有继续对魏国发动攻势。
原来伟大的秦献公薨了。新继位的是秦献公的儿子嬴渠梁,这便是秦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孝公了。
秦孝公继位以后没干别的,在秦国举行国丧,并且守丧,暂时停止了对东面的侵略,将公孙痤放回了魏国。
魏罃因为和赵韩均有仇隙,再加上现在的秦国人也比以前猛了不少,便没有报复秦国,而是消停老实的呆着了。
再说秦孝公,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知道秦国想要强大,就不能只用本国人,而要在中原之地选拔人才治理秦国。
大家都知道,战国最后是秦始皇统一的天下,那在这之前的秦国什么时候最为强大呢?又为什么强大呢?
说到这,各位书友们大概一下子就会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嬴任好,那么嬴任好又是靠着什么才能称霸西戎,使得天下莫不敢抗秦之威的呢?
那便是人才了,什么百里奚,什么蹇叔,什么由余,那不都是中原的饱学之士吗?
所以,秦孝公对天下发布了《招贤令》,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想当年我国的国君秦穆公,立足于岐山、雍地,励精图治,向东平定了晋国之乱,以黄河划定国界;向西称霸西戎百族,占地千里;被当时的周王赐方伯委以重任,各诸侯国全都来朝贺我们秦国,那时候的秦国,是多么辉煌,多么强悍!可是后来经过了多代秦君治理,秦国人才凋零,使得国内动乱不息,这才无力继续顾忌外事。之后,赵、魏、韩这三个国家夺去了先君开创的河西之地,这是无比的耻辱!等到献公继位的时候,平定安抚边境,把都城迁到栎阳,亲往治理,准备向东收复河西之地,重建秦穆公时候的政策法令,可却大业未成身先死。我一想到先辈未完之业便痛心疾首!现在我对天下宣布,有谁能够出奇计使得秦国强盛的,我就封给他最尊贵的官爵!最肥沃的土地!”
那么秦孝公的这个《求贤令》会不会为秦国招揽到大才呢?答案是必须的!就是这个大才进入秦国以后,使得秦国真正变得强大,可以说,他就是秦国能统一天下的奠基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咱们下更再说。在这之前,还要先看看魏国,因为魏罃又有大动作了。
要说现在的魏国早就不复当年魏文侯之勇了,在魏罃和魏击两代君主的祸祸下,魏国北攻赵、韩,西打秦、东拒齐、南削楚,四周的这些个强邻没有一个是他没得罪的,而这次的繁庞之战也是一样,要不是畏惧中原诸侯在背后千年杀他,他也不会不从首都调兵援助。
于是,在公元前361年,魏罃将战略重心从西线转移到了中原,具体的做法便是将首都从安邑迁到了大梁,并且和韩昭侯相会于巫沙结盟,减少一线敌人。
基本上所有熟悉这段历史的人全都一口断定魏罃这一步棋是绝对的臭棋,就是因为他的这一次转移,使得秦国能够在西方从容发展,一口一口的吞掉其他国家。
这评价是对的,但却没有设身处地的想到魏罃当时的情况。
秦国,在当时还没有那么强,虽然经过秦献公的初步改革,使得秦国在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复苏,但是绝对没有达到齐国或者楚国那样的级别,至于魏国那就更不必说了。
所以,魏罃当初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中原,防止其他诸侯国在背后祸祸他可以说是正确的。他又不是神,怎能想到自己国家将有一个变态逃到秦国去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