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之后,亨利二世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就用在与贝克特隔着英吉利海峡打嘴仗了。对于英格兰的大主教们来说,他们的直接领导毕竟是贝克特,最高领袖是教皇,国王与贝克特打嘴仗,他们迫于形势与国王合作,心底还是向着贝克特的。
这个嘴仗对亨利二世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在中世纪,公众舆论完全操控在教会手中。在暗地里,贝克特通过教会的情报网络,掌握着英格兰的一举一动,并下达一道道命令,让英格兰教会中的人员四处散布国王的坏话。
根据基督教长久以来丰富的斗争经验,控制了舆论就可以掌握甚至操控人心,操控了人心就执掌了一切!按照现代的观点,贝克特就是一个流亡政府的头子,他通过悲情牌在国外广泛争取同情,通过舆论战来颠覆政府。
在教会潜移默化的宣传之下,在笃信基督教的英格兰民众心中,亨利二世不再是为民众持公道的青天大老爷,而是与基督教会为敌的暴君。他们的想法是:神父说了,与基督教为敌的国王皇帝都不是好东西,古罗马的尼禄、图密善等皇帝都是这样的暴君,最后都没有好下场。耶稣基督才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的大圣人;神父说的都是真理,亨利二世一定是暴君,将来肯定没有好下场!
这场嘴仗成为英格兰王权开始瓦解的起点。更要命的是,国王的几个儿子:路易、理查、杰弗里都是基督徒,他们均认为是自己的父亲不对,亨利二世面临众叛亲离的境况。
贝克特与亨利二世之间的斗争即将在下一章迎来结局,敬请期待。
日期:2017-02-10 23:36:18
十二、贝克特杀身成圣 亨利二世家破人亡
引言:
英国中世纪的无间道大戏迎来结局,贝克特被杀身亡,成为圣徒。这一事件影响极为深远,不仅亨利二世家破人亡,而且从此拉开了英国长达一百年的漫漫衰落过程,更成为此后三百年间英格兰的动乱之源!
正文:
经历了长时间的嘴仗,路易七世和教皇也有点厌倦了,渐渐地倾向于让双方和解。从表面上看,教皇的动机是不能把亨利二世彻底得罪狠了,毕竟他的同盟法兰西王国还是四分五裂中,英格兰比法国要强大得多,如果亨利二世逼急了效仿德皇来个发兵征讨,也是吃不消啊!而对于路易七世来说,他毕竟跟亨利二世同为国王,在面对教权的问题上,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亨利二世遭受的这一切,他也感同身受,他非常担心自己或自己的后代也会遭遇到这一切,因此不免对亨利二世心生同情。
但实际上,这次和解是整个“无间道”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教皇、和法王合谋表演了一个“双簧”,给亨利二世挖了个大坑让他跳。对于贝克特来说,一切都是按照上一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奥尔博多当年叮嘱他的计划行事而已。
经过各方的努力斡旋,亨利二世做出重大让步,亨利二世和贝克特终于在1170年达成和解。贝克特被批准返回英格兰,国王返还大主教一切荣誉和权利,其中包括坎特伯雷教区的教产以及这几年欠缺的薪俸。与此同时,贝克特可以为全国空缺的教区进行人员的任命。英格兰教会遭受的损失不仅原数奉还,而且教权也得到相当大的扩张。而亨利二世获得的唯一回报就是他的大臣不会被逐出教会,他的主教们不会被惩罚。此时的贝克特已被很多人当成了圣徒,他的胜利为他带来空前的威望。
日期:2017-02-10 23:45:25
贝克特于1170年11月30日“载誉而归”,再次踏上英格兰的土地。犹如其当初出使巴黎一般,虽然没有那般奢华,却足够有气势,沿途到处充满基督徒对圣徒的欢呼和喝彩。作秀已成习惯的贝克特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在公众面前表演的机会,本来他是骑马而行,在靠近欢迎他的人群却不会被看到的地方,他已经提前下了马,光着脚走到拥护他的粉丝们面前,并亲切地与他们交流,比如说抱个小婴儿亲一亲啊,拉着乞丐的手嘘寒问暖之类。因为他被国王迫害流亡的经历以及对教会事务的热忱,他在基督徒眼中俨然就是再世的耶稣基督,所到之处都仿佛流动着圣洁的光辉。
对于贝克特接下来所作所为的心理动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贝克特认为,亨利二世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而屈服,肯定不敢动自己,现在民心尽归贝克特掌握,那么就要将之前所受到的屈辱加倍讨还。于是,他撕毁了刚刚签订的和解协议,进行了一连串的报复活动。但按照这种看法,贝克特就成了一个心胸狭窄、背信弃义的小人,似乎不应是虔诚基督徒的所作所为,更与他之前的为了达到远大的宗教理想,不惜自残身体的反王权斗士的形象不一致。
另一种看法则是:贝克特看到民间对自己的崇拜已经达到了顶峰,这种崇拜并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为了达到“无间道计划”的最终目标——打倒王权,现在是启动最终步骤的最佳时机:彻底地激怒国王,引发他的滔天怒火,让他在头脑不冷静时,派人杀掉自己,而贝克特自己将杀身成圣,成为英格兰王权永远无法逾越的山峰!
在这一节骨眼上贝克特被杀,亨利二世就是杀了一个圣徒!圣徒在基督教的世界里就相当于半个耶稣,杀害圣徒的凶手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被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唾骂!这样一来,英格兰教会就会永远占据世人眼中的道德制高点,从而获得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权威!
日期:2017-02-10 23:46:08
这一计划似乎有点匪夷所思,带有浓浓的阴谋论味道。可能有人会怀疑,中世纪的欧洲人头脑简单,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吗?中国人看着觉得稀奇,但实际上这种事在基督教世界并不算新鲜事,因为当年耶稣被封神的套路就跟这个差不多。原创来不了,依葫芦画瓢总会吧?而且这可是基督教会中人人耳熟能详的段子,哦不是,是耶稣基督牺牲自己救赎全人类的伟大事迹。根据耶稣的事迹再因地制宜做一些改动,就成了伟大的贝克特勇斗独裁的国王却被杀封圣的事迹了。
贝克特开始密集执行激怒国王的计划:在圣诞节前,贝克特召见曾经为国王说话的约克大主教,将他停职,之后将另外两位向着国王的主教逐出教会。贝克特的背信弃义的举动,得到了来自国王身边两位贵族的警告,声称他这样做,会给王国带来兵戈之灾。但贝克特对他们根本不屑一顾,依旧我行我素,不停地发射他的复仇之箭,凡是为国王说过好话的人,无论教士或者贵族,都一一遭到贝克特开除教籍之罚。同时,他不带任何护卫人员,四处招摇过市去接收被处罚教士的教区。当时可没有报纸,更没有互联网,公众舆论都被教会把持着,贝克特干的这些事除了当事人,其他人很难知晓,底层老百姓就更不知道了。一路上,遇见他的基督徒们纷纷向这位“道德高尚”又平易近人的圣徒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