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主人家派了一个人去找隔壁村的道士来帮忙。道士来了后,绕棺走了一圈,算了算日子,缓缓地抬起头说,“您们家之前谋事不周才酿成了如此大祸,丧煞和喜煞岂能容得相逢!事已至此,如再拖延棺内之物成了气候,周边的人家一个也活不了。看来您家老人死后还要遭受戮棺焚尸也是他的劫数。”
人都是有私心的,当自家性命受到威胁时,大伙都纷纷劝A接受道士的建议,在经得A的同意后,道士写了两道符贴到“蚕茧”的两头,绕棺念了一圈咒语后,叫人们把准备好了的汽油泼上去,然后一把火就把这个大““茧”点了起来,这时棺内的挣扎翻动声,敲打声,叫骂声不绝于耳.....。事后这二十多年,A的日子也都过得平平安安,即便如此他也常常为自己当年图简便,而让自己父亲死后还被侵辱感到愧疚。
在《东周列国志》中关于崤之战的开场白就有一句‘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当时我对棺材中能发出牛叫声表示怀疑,从A家遭遇的事情来看,应该是真的吧。
日期:2017-02-09 14:49:00
荒墓惊魂
清朝中后期,台江张秀眉起义失败后贵州苗疆地区经常是几十里甚至百里都难见到人家,人烟稀少导致阳气太弱,即使在大白天鬼魂也敢出现在集市上同活人混杂,甚至出现人鬼相互贾货的情况。各个商贩为了避免损失经常在摊位边放一盆水,要求来买货的人将购货铜板如数扔进盆里:如铜板沉下盆底即为阳钱,要是浮在水面就是冥币。
我高祖父的爷爷告香公有个叫阿妮的姐姐在17岁的时候还没有出嫁就香魂早殒了,当时高香公年纪尚小,对他姐姐相貌的印象也只是一个朦胧的轮廓而已。等到高香公年过中年后,为了养家糊口他只好奔波于周边的集市摆摊营生。有一年夏天的下午时分,高香公在为自己箩筐中所剩无几的货物苦等买主的时候,不远处走来一位体态婀娜,右手挎个菜篮子的中年妇女,高香公突然楞了一下:不光是面貌上,就是冉冉的步态同自己死去的姐姐都十分相似。遇到这种事情,换成谁都不敢肯定,高香公也就多瞟了那个妇女几眼,然后埋头专心看护自己的货框。然后,令他无比意外的是,那个妇女居然径直走到他面前,对他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开口就说:“请问您是舅爷高香吗?”
高香公,心头一惊,缓缓地抬起头回答道:“是是是,请问您是谁啊?是我姑太阿妮吗?”
这位妇女手上的篮子突然松落在地,她双手紧紧地抓住高香公,眼泪不停地涌出眼窝纵横在粉白的脸庞,真是人们常说的喜极而泣,她顾不上擦掉泪水边呜咽边说:“在我离开家的时候啊,阿舅还是个没有高过堂屋门槛的小孩,转眼间都成中年人了,想不到在远离家乡的地方能碰到自己的亲人,今天晚上,请您一定到我家去,我想您姑爷是很高兴的”。
突来的惊喜让高相公忘掉了客套话,利索地收拾好自己的箩筐,挑起就跟着阿妮走。从集市走出约四五里路的地方就到了一个密密麻麻都是人家的大寨子,路上都是熙熙攘攘劳作而归的村民,东方徐徐升起的弦月同各人家的灯火相应,夜色怡人。高香公忍不住夸赞了几句,然后问阿妮怎么会住到这个地方来的;阿妮含糊地说是在二十多年前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就把她嫁到这里来了。到家了以后,阿妮把一个高大,满是胡子中年男子拉到高香公面前,并给他们做了介绍,然后吩咐让那男子出门去买点肉来招待远道而来的舅爷。
大概一刻钟过后,坐在堂屋抽烟的高香公看到胡子男人手提着一个人头回来了,他们俩相互问候了一下,胡子男人转身走进厨房跟正在做饭的阿妮说,由于去晚了,没有肉就只好称个猪头回来了。阿妮看了一下胡子男人手上的东西,马上大惊失色,赶忙对那男人说,我们家舅舅不吃猪头,你赶紧带回去换猪脚回来。有过了一眼袋功夫,高香公远远地看到那胡子男人手上提有东西回来了,等走近时一看,所提的东西居然是两只人脚掌!刚好阿妮从厨房中走出来,看到后马上又制止道,我们家舅舅也不喜欢吃这个肉,你还是回去买两条鱼吧。第三次,胡子男人买回了两条真正的大鱼,并在阿妮的精心烹调下,清蒸和油煎的鱼终于在晚饭时分端到了堂屋的饭桌上;席间,姐弟俩有说不完的思念,有叙不完的乡情。
这一顿饭吃得也够长啊, 到了半夜才吃完。等收拾后碗筷后,阿妮就对高香公说,舅舅明天要到另一个集市去,那里离这里还很远,您就不要在我们家睡一宿了,现在就出发才不耽误您的下一个买卖。高香公觉得阿妮说的在理,整理了下自己的东西,挑起担子就离开阿妮家。阿妮夫妇随高香公到村口,相见时难别亦难,就要分别了姐弟两人当然是依依不舍,高香公走出几百步远时返身往回看,阿妮夫妇仍站在原地向他挥手致意,隐约还能听到阿妮的轻声哭泣。高香公每走几十步就不停返头往后看,如此再三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就在难舍难分之际天边突然传来一声雄鸡叫,高香公再往回望的时候,哪里有什么寨子:全是密密麻麻成千上万的荒坟孤冢,蟋蟀、猫头鹰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令人不寒而栗........。事后得知,那集市周边曾经是个战场,咸同年间有上万苗族人在此遇害。
从那以后的几十年里,高香公再也不愿去这个集市,也不知道他姐姐阿妮的灵魂还在那里不。听我们家的老人们说,每次高香公在叙述这段经历时都是声泪俱下,估计是他又想念姐姐了吧。
日期:2017-02-10 14:17:00
神庙奇遇
2008年夏天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到山西太原出差。等事情忙完后,决定到周边山上的河神庙去转转,看点古迹什么的。当时已是下午时分,来庙里烧香许愿的人不多,庙祝就无精打采地坐在神庙院子里欣赏夕阳打发时光。
庙中供奉的是一尊着黄衣长衫的泥塑像,由于长年没有清扫,塑像表面蒙上一层灰;面容和蔼,只是在眼窝的位置上一个蜘蛛网,平时人们所烧香纸产生的浓烟把网熏黑了;泥像双手上塑的是一块笏板,估计是年代久远的缘故吧,笏板的上半部分已经残缺不堪了。在泥像的左右两边墙上挂满了历代名人到此所留的墨宝。趁着下午没人干扰,借助烛光我就仔细一副一副地品起字画来。或许是太过于投入我把时间给忘了, 等到回过神来已是撑灯时分,只好满怀遗憾准备离开,当走到院子准备推门出去时才发现,门已被庙祝从外边误锁上了。环顾院子,刚好庙祝坐的太师椅还在,于是决定这凑合过一宿。
辗转反侧,几觉醒来天仍然没有亮,或许是头一次在荒郊野外的神庙里过夜,心里多少有点害怕,所以盼望天亮的心态也就自然比平常急切了。到了后半夜时分,我迷迷糊糊听到急促的锣声响起,当时以为是附近的村民来庙里做法事,也没有在意继续在太师椅上躺着。这时候,从院外走进一个头戴方巾,身着青衫、胸前绣有四爪蟒袍的壮汉走了进来;而在台阶上也同样站在一个身着黄衫、胸前绣有四爪蟒袍人,他们俩相互作揖然后走进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庙里居然摆好了一桌酒菜,桌子的正中央放一颗牛眼大小的夜明珠,把桌上的玉壶、象牙筷照得历历在目。一阵客套问候之后,身着黄衫的人双手举起酒杯,恭恭敬敬地站起来,对着青衫壮汉说:“寡人没有多少的才能和德行,然很幸运地被玉帝选中来治理这里,一年多来寡人整日兢兢业业,深怕一时的疏忽弄出差错,上有负玉帝信任,下愧对治下黎民;今天,兄长不辞万里屈驾寒舍,有什么建议和看法,请看在我们是同僚的份上,不要因为我寡人资质愚钝就不肯教寡人”。话说完后,饮干杯中的酒方才坐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