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盗墓贼都是坏人,我爷爷就是盗墓贼中的枭雄!》
第3节

作者: whwqaz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是一个瞎子,不能看书、读书,这你是知道的”張瞎子说,“但我年少时,曾到南阳跟左阳大师学习说书技艺。左阳大师精通天文地理,对阴阳八卦、堪舆地理很有研究。在跟左阳大师学习说书技艺的时候,左阳大师教了我一些堪舆的技巧,只不过十分浮浅。本想好好跟左阳大师学习,将来以说书和堪舆为生,但是……”張瞎子停顿了一下。
  “但是怎么了?”
  “跟左阳大师学了一年多以后,”張瞎子接着说,“我父亲生了重病,托人捎信让我回来。回来不久,父亲就亡故了。我母亲也是瞎子,身体不太好又没人照顾,我放心不下,就没有再去南阳找左阳大师学习。伺候老人走后,我也过了学艺的年龄,就这样成了一个技艺粗浅,不学无术的人。”朱希平看着張瞎子,看出了他心里的遗憾。
  “我技艺不精,所以看不透咱们村的情况。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是这方面的专家。”
  日期:2017-02-20 22:59:00
  “是谁啊,快告诉我”朱希平急切地问。

  “嘿嘿,”張瞎子看出了朱希平的心思,笑了笑说,“我的师弟马天恩跟着左阳大师学了很多年,他肯定是专家。不过,”張瞎子停顿了一下。
  “不过怎么了?”
  “左阳大师仙逝后,马天恩离开了南阳。走南闯北以说书为生。现在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啊。”
  “那怎么办啊!在哪里能找到他啊!”
  “你真想学这方面的东西啊?”張瞎子卖个关子,两眼望着朱希平。

  “大爷,”朱希平认真地说,“父母早就不在了,我也长大了。哥嫂虽然对我不错,毕竟不如父母。我想学个技艺,将来也好找个营生。大爷你肯定会支持我的。再说了,如果咱们村子地下有文物啥的,宁可咱们想办法保护下来,也不能让鬼子窃走,对吧?”
  張瞎子故意沉默了一会儿,他明白,朱希平这孩子聪明伶俐,心地平和善良,又爱学习钻研,是一块学习说书和堪舆的好料。虽然有心培养这个孩子,奈何自己技艺不高,耽误了孩子的前程,于心不忍。于是说:
  “马天恩是河南云台人,是一个孝子。家里还有老娘,他出去说书走南闯北,过年肯定要回家看老娘的。你如果想跟他学习,就趁过年期间去找他。这不,再有几天就要过年了,你收拾一下,就去找他。有我介绍,他一定会答应你的”。
  “大爷,”朱希平说,“谢谢你啊!”
  日期:2017-02-20 23:01:00
  朱希平回到家里,一进门就听到嫂嫂在埋怨哥哥。
  “爹娘死去八、九年了,咱也把希平拉扯大了。如今两个孩子都四五岁了,家里穷得成这样子,再不分家大家都没法活了。”嫂嫂嘟囔道,“希平整天懒得干活,没事就往張瞎子家跑,学什么拉弦唱戏,有什么用?能填饱肚子?”嫂嫂继续唠叨,“家不是旅店,不干活让人伺候,成大爷了?”,“咱把家分了,让他单过,也不亏欠他。”
  “再不分家,我就带着两个孩子会娘家,你们哥俩过算了”嫂嫂下了最后通牒。
  哥哥闷闷地蹲在地上抽烟,始终一言不发。
  朱希平心里明白,这些年嫂嫂对待自己还是不错的。家里实在穷,人口又多,冷热能有一口饭吃他已经很满足。自打上次被拉去修碉堡后,哥哥腰身一直不见好转,重体力活做不了了,现在全指望嫂嫂跟人洗衣服养家。天寒地冻的,两个手通红肿胀,让人心疼。这样下去确实不行。朱希平想到这里,敲了敲门,笑着走了进来。
  “哥嫂,”朱希平说,“给你们说个事。我想去外边学门手艺,这两天就走。”
  哥嫂相视一下,十分诧异。

  “自打爹娘走了以后,哥嫂对我就像亲生孩子一样,把我养育成人,我心里始终记着。如今,我十六了,也该出去学门手艺,也好学成之后报答哥嫂养育之恩。”
  “你真的要出去?”哥哥问,“要去哪里?能行吗?”
  “我去云台找马天恩学说书。”朱希平说,“放心,有瞎子大爷推荐肯定没问题。”
  “哥嫂,我早想好了。走之前,咱把家分一下吧,现在的房子归哥嫂,老家那两间破房子归我。反正那房子我也不住,等回来了再修。”
  哥嫂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哥哥说,“快过年了,全家吃个团圆饭,年后再走吧?!”
  “瞎子大爷说了,马大师常年在外地说书,只有过年才回家。错过了就找不到大师了。”
  “所以我这就走!”

  站在漳水渡口,望着远处云雾笼罩着的对岸,朱希平的内心既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到对岸后找到大师学艺,回来肯定养家无忧;阴郁的是,平汉铁路桥头的日本兵飞扬跋扈,此去云台学艺很可能要几年时间,日本鬼子会不会发现地下的文物,并窃走咱们国家的财产?
  渡船到岸,朱希平跳上船,挥手向岸上的張瞎子和哥嫂告别。
  渡船行进中,船体突然一震,像是撞到了什么坚硬的物体,船头急转,差点翻船。
  全船人惊出一身冷汗!

  日期:2017-02-20 23:05:00
  眼看渡船要翻,大家惊呼一片。关键时刻,还是船把式见识多,他把稳船舵,调转船头,让船顺势东下。
  因为水流太急,船尾还是被重物撞击一下,好在没有撞破船底。
  漂流出十五六米后,船把式奋力转舵,将船头调向对岸并把准方向,几个划船的年轻人趁机加力,渡船缓缓驶向对岸。
  登岸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这时有人问:“船底下到底碰到了什么东西?”
  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船把式。
  船把式点燃旱烟,稳稳神儿,没有正面回答。
  “我在这里摆渡六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发生像今天这样的事情。”船把式接着说,
  “我早就知道摆渡是有航道的。老的船把式一代一代都这么传。行船快到河中心时,必须绕过中心点附近水流较缓的那一段。至于为什么大家都说不清。”

  船把式吸一口烟,“今天过来的时候,船上人多,水流湍急,天色也有些晚,就把规矩忘了。船就直着行过来,想到时已经晚了。”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撞了船底呢?”有人问
  “到底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也许是河水冲刷洄流,形成了河床抬高造成的呢!”船把式说。大家都觉得不像是河床撞击的声音,纷纷摇头。朱希平也感到很奇怪。
  “也许下面会是古墓什么的呢!”人群中突然有人小声说。
  日期:2017-02-20 23:06:00
  朱希平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这老人身材不高,体态消瘦,腰板硬朗,两眼炯炯有神,下巴白须三寸有余,随风飘荡。
  天色渐晚,大家为着赶路,也不再关心撞船的事情,更不关心是不是古墓,纷纷散去。
  朱希平走近老人,半信半疑地问:“你说可能是古墓?”
  “随便说说而已。”老者说完转身也要离开。

  “老先生,你为什么会想到是古墓呢?”
  “哈哈,”老人仰望四周,然后说,“古代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应该有古墓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