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卦——一个关于八卦的故事》
第34节作者:
方涵之
“那个女记者的那个杂志社,你还能记得吗?”我问兴姐。
兴姐奇怪了:“你不是看过她的报道才找到这里的吗?怎么现在倒是问我了。”
我连忙陪笑:“我以前看过的,现在都忘记了。”
兴姐将信将疑地看了我一眼,说:“她那个报道登出来后,送了一本给我留念,应该还在家里,你要看就得回我家里找找。”
——
在兴姐家里,我找到了她所说的那本杂志,叫做《地理探秘》,其实是一本画册,印刷精美,翻开一看,目录上第一篇就是方寅燕写的,笔名叫做寅燕,内容正是介绍万家村的!
浏览了一下内容,里面对万家村的设置以及玄学角度的解释,十分详细,这令我觉得很奇怪,她为什么将自己家里情况这样登在画册上,很令人费解,虽然内容上没有说明就是她的家,但其细致程度,不禁让人想到她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
我有个想法,当时也不知道对不对:她是故意这样做的,希望有人看到,引起注意?
我看了看杂志的地址和电话,在杭州市里。
我按那个电话打了过去。
日期:2017-02-23 22:02:00
第二十二章 偶遇
“你好,我这里是《地理探秘》杂志社,请问有何事?”一个声音娇美的年轻女性接听了电话。
“你们那里是不是有位叫做寅燕的记者?”我直接就问了。
“阿燕,是啊,你是她的读者吧?她出差还没回来,你找她何事?”
“我、我喜欢读她那些专题报道,想知道她最新的文章是哪一期?”只好这样编。
“她最新的专题刚出了啊,就在最新一期的《地理探秘》。”那女性声音说。
“哦,那谢谢了。请问她以往的专题还能找到吗?”
“我们杂志网站上面有往期的电子版,上面也有作者的专题汇总,你可以看看。”
我心里一喜,这样真不错,又问:“寅燕记者下一期要报道什么内容?关于哪方面的,哪个地方?”
“她去了遵义,前几天才走的。”
遵义!这个消息实在太有用了。
——
我打开她说的杂志网站,上面果然找到了万寅燕以往的文章,全都是与玄学相关的地理和人物的专题,而且多数指向八卦和命理这方面的。
我又到街上最大的新华书店找到了那本《地理探秘》最新一期,封面就是万寅燕的专题报道:《方家村:被遗忘的神奇先天八卦村》,照片就是方家村的那个大祠堂,而且直接以方家村的八卦设置为卖点,将村里的八卦形状都标示出来。
最幸运的,是我本人的照片没有被放上去。
回到旅店,我又看了她那篇万家村的专题文章,跟方家村的写作手法如出一辙。
“她一定想通过这些报道,传递某种讯息!”我几乎可以确定她的目的。
第二天早上,我通过旅店订的机票,直飞遵义。
现在已经是2003年11月,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追回自己的命!
我现在的行程,就是追命的行程!
——
早上九点,我就在遵义机场下了飞机,走出机场,还没确定该怎么走,忽然有人在后面拍了拍我。
“在机上我就注意你了,你也是广东人吧?到遵义旅游吗?一起走?”
我转头一看,看到一个跟我年龄差不多的男人,这个男人比我高一点,但没有我壮,皮肤很白,细长的眼睛,嘴角带着微笑,一身休闲的装束,侧挎着个包。
他说的是粤语,有亲切感。
我自然明白,机场一带,不知道有多少骗人的陷阱在等着你,我的社会经验也可以说是丰富,自然不容易上当。
所以,我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不理他,就走开了。
那人也没继续纠缠我。
四周一望,都是山,果然是名副其实的山城,第一次到这里,就给我一种跟广州完全不同的感觉。
我正在找机场巴士在哪里,那人也走过来,站在我身边。
他微笑着看着我,说:“你是初次来遵义吧?我叫孙偌,小子孙,若人偌,大巴在那边。”
他说完,就往前面走去。
“他这样,总骗不了我吧。”我小涵哥在广州一带送货运货,什么人没见过。
我跟在他背后不远处,也往前走去。
这个长得很挺拔,从背后看过去,就象一棵苍松,结实而利索,又有几分潇洒。
上了大巴,他坐在前排,刚好我也喜欢坐前排,这样可以直接看到前面的路况,更容易判断,可能是长年开车的习惯。
“你……你也是到这里旅游的?”我觉得刚才有些不礼貌,所以找个借口说说话。
他笑笑,“常来。不好意思,刚才唐突了,不知道为什么,刚才一见到你,就有种亲切感,所以……”
他这样一说,我倒是不好意思了,“没事,没事,我是第一次到这里,戒心有点重。”
跟年龄差不多的人聊天,又都是广东人,自然一下子就热络起来。
他叫孙偌,广东中山人,比我大两岁,研究生毕业,在广州工作了两年,喜欢旅游,他工作的那家公司,我也知道。
我跟他聊起广州的情况,他对东山一带也非常熟悉,不一会,我们已象知己一样的投契。
“你这次到遵义,想到哪里玩?说不定我们可以一起去的,我来过多次,对这里很熟。”孙偌说。
他这个人,说话非常的文雅清和,就差没有吟诗了。
“我……”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到哪里找万寅燕。
“还没想好?那就先跟我走吧。到遵义,不得不看的,就是遵义会议的会址!那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我每次到这里,必然去看看!”孙偌兴奋地说。
我连连点头。知道他也是广东人,在广州工作,打消了我的戒心,同时,这人满身的儒雅斯文味道,也让我很有好感。
我对张口就是知识和文章的人,心里很有亲近感。
万寅燕也是这种类型。
……
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我跟着他,住进了一家宾馆。
“走过对面,就是遵义会议的会址了!”他说。
——
日期:2017-02-23 22:24:00
安置好一切,我躺在床上就睡着了,这几天实在太累。
醒来时,已是下午五点多,看到孙偌也在床上假寐,眼睛半开半合。
他见我醒来,眼睛就睁开了。
“刚才下了一场大雨,天气变得有点凉了。”
还顺带说了一句:“你这个人,很容易相信别人,没有太大的戒心。”
我竟然睡得那么沉。
“不如到外面走走,吃点东西?”他微笑着对我说。
他一说,我肚子就响了,连声说好。
他带我去吃了一顿羊肉粉,我一口气吃了三大碗,把肚子撑得涨涨的。
孙偌笑了:“你话不多,肚量却大!”
“这些羊肉,跟平时吃的,不是一个味道,太香了。你为什么不吃?”我忍不住说。
他双手放在腿上,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我不饿。趁着天色还好,到遵义会址走走?”他又提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