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考(1)秦岭迷局——我,是秘密考古战线上的一员》
第32节

作者: 秘考代号零零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03 09:16:00
  第二十六章 录像(1)
  对于秘考处的工作人员来说,牺牲在工作第一线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毕竟我们接触的都是一些神秘且具有危险的古代遗迹,谁也无法保证我们在处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件时能够绝对安全。
  所以眼前这种情况,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窦晓冲恐怕凶多吉少了,因为我们目前的处境非常危险,山缝里狂风肆虐而且毫无规律可循,四周沙尘弥漫,能见度很低,而且在这浓重的沙尘之后,还隐藏着那些时刻紧盯着我们的人形黑影。
  这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要知道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现在就是这样,我们对于这些似乎正在逐渐靠近的黑影一无所知,而他们却一直如影随形,我们跑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好像是一直悬浮在沙尘中尾随着我们。

  所有这一些,加上刚才窦晓冲那夹杂在风声中隐隐飘过来的一声惊呼,都让我们判断很有可能是那些黑影开始行动了,而如果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话,不但窦晓冲有麻烦,我们可能也没办法轻易脱身。
  不过我们现在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自己,而是几乎同时拔出手枪,冲向了窦晓冲消失的地方。这会我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力气,径直地跑在最前面,沈奇一看我真的着急了,生怕我也出危险,紧随我的身后。葛平一直游弋在沈奇的左右,托着手枪警戒四周。
  我大概估算了一下,现在距离窦晓冲刚才消失的地方也就十几米,如果在平时直接喊两嗓子就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是现在风声很大,能见度也低,这极大地妨碍了我们之间的通讯,换句话说,我们只有到了跟前才能知道窦晓冲到底是遇到了什么。
  好在距离不是很远,很快我们就到刚了才窦晓冲消失的区域。我一直跑在最前面,微微扬起头,警戒着四周那些悬浮的人形黑影,这时候我几乎已经可以分辨出这些黑影造型比较奇特,似乎是身披着一些古怪的装束,但具体是什么仍然看不太清。
  我立刻警惕起来,一边往前走,一边加着小心,还要随时观察着窦晓冲的踪迹。此时我的精力都被前方和侧上方吸引了,生怕漏过窦晓冲的线索或者是被这些黑影突然偷袭,所以就没有太过注意脚下。

  事实证明,在这种凶险的情况下任何小小的疏漏都可能带来危险,我正全神贯注地往前搜寻这,忽然感觉自己脚底一空,整个人失去平衡,向前方跌了过去。我心里一慌,下意识低头往脚下一看,原来是一条横亘在山缝中的深沟,具体深度有多少匆忙间也无从分辨了,我只是感觉眼前一片黑呼呼的根本看不到底。而此时最让我绝望的是,我的右脚已经悬空,左脚蹬在深沟的边缘,身体前倾,眼看就要表演人体自由落体的行为艺术了。

  此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可谓是百转千回,所有凭借一己之力拯救秘考处,以及破解千古之谜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瞬间都变成了泡影。说句实话,这会心里甚至连害怕都感觉不到了,只是有点懊恼,要是摔下去,估计立刻灰飞烟灭,连个尸首都找不到,这亏真是吃大了。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正当我准备以身殉国的时候,一只强有力的大手凭空伸过来,一把薅住了我的后脖领子。我前倾跌落的身体瞬间定在了深沟的边上,张着双手,撅着屁股一动也不敢动,估计从侧面看起来比刚才表演自由落体的行为艺术更前卫。这会一有了生的希望,我才想起来害怕,哆哆嗦嗦地喊道:“好汉,赶紧把我扥上去,别吓唬我啦。”
  说完,我就感觉那人胳膊用力,拉住我的身子往后一拽,我顺势后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这时候我的腿还是软的,一时间根本站不起来,我往后看了看,原来是跟在我后面的沈奇救了我一命,如果再慢上一点,估计我就大头朝下掉沟里了。
  我缓缓神,挣扎着站起来,这时候沈奇已经到了沟边,探头往沟里一看,急忙大声喊道:“窦晓冲在下面,看样子应该没事。”
  日期:2017-03-03 09:51:00
  由于风声太大,我隐约听到窦晓冲没事,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落地了,不过我一时也想不明白,这么深的沟,人掉下去怎么会没事。我和葛平凑到沈奇跟前,往沟下面瞧去,原来刚才一瞥之下没看清楚,这条沟靠近我们这一侧是一个小坡,虽然也很陡但是人掉下去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的,坡下面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半米宽的平台,平台再往里就非常陡峭了。
  窦晓冲可能刚才掉进沟里的时候多少还有所防备,也算是傻人有傻福,这家伙从小坡滑下去后掉在了平台上面,如果他前冲的速度再快一点的话,估计就完蛋了。沈奇看到窦晓冲的时候,他也瞧见了我们,我一看这哥们还真是皮糙肉厚,摔这么一下竟然还笑得出来,不仅如此,一边了还一边冲我们招手,让我们也下去。
  沈奇的反应还是很快的,他赶紧把我和葛平招呼到近前,附耳说道:“窦晓冲的意思可能是,这沟下面应该可以避风,你们随我来。”
  听沈奇这么说,我急忙看了看坐在平台上的窦晓冲,衣角头发全都没有被吹起,沟里面也没有沙尘,果然沟里是个可以避风的地方。这时候沈奇已经带头从斜坡滑到了平台上面,葛平和我随后也跟了下去。

  说来也奇怪,沟里不但没有风,光线似乎比外面还要好一些,我们现在也没有时间深究原因,全都坐在地上呼呼地喘着粗气。对于我们来说能够找到这么一个可以避风的地方真是幸运,如非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被狂风折磨得脱力而死。好在这个深沟可以让我们暂时躲避一下,这样我们就从容了很多,一来我们可以等待大风停了之后继续前进,二来我们也可以从这里恢复体力之后,找准机会冲出山缝。这两种办法可以说各有利弊,如果我们按照第一种方式等风停的话,虽然看起来比较稳妥,但是给养是个大问题,因为我们的装备已经扔掉了,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我们没办法坚持太长时间,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风并没有停歇的迹象。而第二种方法不需要等待大风停止,只需恢复体力就行,但细想起来又太过冒险,因为谁也不知道此处距离山缝的出口还有多远,如果我们储备的体能不足以支撑我们冲到山口,那么等待我们的还是一样的结果。

  从大家喜忧参半的表情上可以看出来,所有人都想到了这些问题,但是到底怎么选择,现在谁也说不清,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在这里暂避一时,相机而动了。我们四个围坐在一起,问起刚才到底怎么了,窦晓冲嘿嘿笑道:“这次又多亏了我吧,要没有我如此舍生忘死地找到了这条大沟,哥几个还不得都在这山缝里风干了呀。”
  我对窦晓冲说:“你也别吹,我难道不知道?就是你小子运气好,摔一跤也能摔出宝来。不过说实话你找的这个地方还真的不错,是个避风的好所在。”
  窦晓冲听我这么说,喜滋滋地说道:“那必须,也不是吹,这几次行动要没有窦爷我老人家出场,屡次带领大家化险为夷,估计哥几个早就……”
  “哎,我说梁东,你还真行,这么大的风还没忘了记录第一手资料呢”窦晓冲正白活得起劲,猛不丁地来了这么一句。
  我一愣,随口反问道:“啥意思?”
  窦晓冲指着我挂在胸前的相机说道:“就是这个呀,你这红灯一闪一闪的,不正是调在录像的模式吗?”
  听他这么说,我赶紧低头一看,果然胸口的相机是在录像模式,而且一处直在工作状态中。我略一回想,原来是我们刚刚从那一段崎岖的乱石堆下来的时候,我打开随身携带的秘考处专配的相机(定制机型,体积比一般相机要小,机身坚固、像素相当高、存储量大、电池续航时间长,专门为适应长时间田野工作设计),拍了几张照片,然后调到了录像模式,准备采集视频资料,就这么个时候忽然起了大风,慌乱之间我也忘了关相机了,所以就一直开着。

  我端起相机,看了看没怎么损坏,也没太在意,一边依着习惯随手回看了一下录像,一边对窦晓冲说道:“刚才忘关了,也算误打误撞把这妖风给录了下来,算是个挺宝贵的资料吧。这也多亏了你小子,你要是没发现,估计得浪费不少电……”
  刚说到这里,我一下卡住了,端着相机的手难以控制地抖动起来,我无法解释自己现在的感觉,紧张、害怕、好奇或者是惶恐,又或者各种感觉纠结在了一起。我强迫自己压抑住这些感觉,努力的盯着相机的液晶屏又重新确认了一遍。在认定自己并没有疯掉的情况下,用我自己听起来都有些可怕的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你们看,我录到了什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