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发生在身边的奇人怪事(还有一些秘方)》
第56节作者:
无知者无畏JX 日期:2018-02-20 08:57:29
过年
现在过年越来越少年味了,首先是因为生活的改变,过去穷一年到头都难得吃上几次肉,像我上次那个遇到也兽的经历,就是因为想吃一口肉,两个屁大的孩子竟然不顾天黑,在山里准备摸黑去姑婆家,现在的孩子哪有这样的体会,别说人已经对肉不屑一顾,连我家的狗狗,有时候吃肉吃多了都挑三拣四的。今年政府三令五申不准燃放烟花爆竹,这样空气是好了很多,但是年味就更加淡了,以后的小孩子过年的心情,恐怕会不如那些西方的节日来的兴奋,像我女儿这些人,她们不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是那天过,有什么意义,但是却清清楚楚的知道什么圣诞节平安夜这些东西,小孩子了解这些东西跟媒体的宣传影响有很大的关系,今年在城里过年几乎没有一点点年味道了。不过在农村里年味比城里要浓一些,所以现在好多人都回到老家去过年,特别是那些大的屋场里,年味就比城里多一些。
在我老公的村里,祠堂早几年就被重新翻修了一下,这个祠堂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我们乡里最好的祠堂,在我们这里祠堂就是一个村子的灵魂,祠堂有几个进身,中间有一个天井,天井旁边有一面大鼓,大鼓前面,有一个烧炉,过年的时候烧炉周围是最热闹的地方,这个烧炉从除夕那天开始点火,过去一直要烧到十五才会灭掉,烧炉旁边四面都是长凳,过年的时候村里的人没有事情就坐在这里烤火聊天打鼓!在除夕夜一般都是一个人打鼓一个人在旁边敲锣,过去除夕夜那天晚上要敲锣打鼓到天亮,不过现在的人年轻的已经没有兴趣,不是上网就是打麻将扑克去了,更多的年轻人是不会打了,因为这个也要按照节奏来打,不是随便乱七八糟的打一通,打鼓也是个力气活,再冷的天打一阵子,就浑身发热,年老的又敲不动那个鼓了,今年我小叔子听说已经几年都没有人打鼓,他就带几个人今年打了一个通宵,手都打起了泡。
在除夕夜晚上十二点左右,祠堂里每年都会煮上几大木桶面条,那个木桶有腰高一次可以装下一百多斤面条,我们这里的人,只要到十二点了,不管是在家里睡觉的还是在外面玩的,都会在十二点整跑到祠堂里吃面条,那个面条味道真的不错,前年我们一家人就吃过一次,我女儿至今念念不忘,说特别好吃。今年都说要回老家去吃那个面条,可是我们在县城里和兄弟姐妹们一起过年吃的年夜饭,吃完之后自然就是练习中国的传统健脑运动,麻将了,这上了桌基本上就忘记了所有,一心想着都是怎么吃怎么碰怎么胡了,那里还会想到去几十公里外的老家吃面条了。
现在老家那边那些大一点的村子,在过年的时候都会请一些唱戏的班子唱戏。我们这里一般都是看高安采茶戏,年轻人已经没有兴趣了,喜欢看的差不多都是一些老年人。
在我老公的村子,每年的初一上午,祠堂里都要举行报丁冠丁的活动,所谓报丁,过去是家里有生了孩子的,一般都是男孩子的,在初一上午拿一些点心和酒,放到祠堂里,大家可以随便吃,等于是告诉祖先自己又添了丁。冠丁,是村里所有年纪到了二十的男孩子,的一个相当于成年礼的活动,每家这一年满了二十的儿子,必须到祠堂里报名,然后会有人按照族谱上的辈分排名,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是以后在族谱上的名字。冠丁的人也要拿酒拿点心过来祠堂里,祠堂里有人会做饭给这些吃,现在都简化了,不用买东西去,直接拿一点钱给祠堂里的那些负责人,冠丁的时候要叫来村里辈份最大的人,接受这些二十岁的晚辈的跪拜。
现在祠堂里过了初三四,就已经看不到几个人了,年轻一点的又要行色匆匆的踏上路途了,老一点的也寥寥无几,都跟着儿女生活在外面生活,祠堂又像过去一样的慢慢的悄无声息了。
日期:2018-02-20 11:04:45
九龙下海
在民间到处都有关于九龙下海的法术的传说,我父亲年轻的时候也学习过,听姑姑讲那个时候她还小,父亲呢也学习了这个法术,于是就拿一根筷子剁成几截,父亲先画对着一碗水里画了一个符,然后就要姑姑把裤子含在口里,和水一起吞下去了,奇怪的是姑姑说,当时喝下去的时候,没有筷子的感觉,就像喝平常的水一样,然后肚子也没有不舒服,后来也没有拉出来,这个筷子就好像不知所踪了。父亲虽然会这个九龙下海,不过后来没有听说他使用过,至于这个法术有用没有用,好像没有听见父亲有救人的例子。
倒是我姑父的却真的帮助过好多人,而且这些人现在还在,昨天去姑父家拜年,就说起了九龙下海的事情,姑父告诉我,就在年前,他都用这个法术救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他们村里的老人,老人吃肉可能没有嚼烂就吞下去,结果一下子卡在喉咙里面,下不去出不来,还好没有完全堵住气管,她还能从喉咙里发出声音来:霖点,霖点!一开始她家里人没有听清楚,不知道说的什么,后来才明白了是叫我姑父的名字呢,因为她们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姑父会这个,于是她家里人赶紧把姑父找过去,姑父就从她们家拿一个碗,然后舀了一碗水,姑父对水比画了一下,叫老人喝下去,老人赶紧喝了,一下子那个肉就没有卡着了,后来老人的儿子还给了姑父一百块钱,感谢姑父救了老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