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41节作者:
庶民意 日期:2017-04-06 13:43:00
8神龙政变 报陛下之大德
既然不能靠法律来解决问题,那要靠什么?这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不但可以一举除掉二张,而且可以一举光复李唐!提出这个方案的是一个须发皆白的八旬老人,他叫张柬之,两个月前刚刚就任宰相。张柬之的方案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兵谏逼宫。
张柬之是个大器晚成的传奇人物。他出生于唐高袓武德年间,进士出身,说起来也是个政坛前辈,但是早年仕途一直不顺利,熬了大半辈子仍是个小小的青城县丞,这可能与他曾辅佐高宗妃嫔萧淑妃之子郇王李素节有关。
永昌元年(689年),武则天为建立大周开制举广纳人才,举行殿试。张柬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六十六岁的高龄一举高中,由此擢拜监察御史。此后的十年之间,他升任四品的荆州长史。可以说,永昌元年的考试是他命运的第一次转折。按照常理,荆州长史应该是他担任的最后一个公职了,因为当时的张柬之已经七十六岁了。但是就在这个年纪,国老狄仁杰却推荐了他。
狄仁杰经常荐贤举能,他所引荐的有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人,任公卿者达几十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一代名臣。比如玄宗一朝的名相姚崇(初名姚元崇),以及发动政变光复李唐的桓彦范、敬晖等人,都是狄仁杰大力引荐的。狄仁杰维护武则天的统治,但他也希望李唐王朝复辟,希望太子李显顺利接班。
武则天问狄仁杰:“朕欲得一佳士委以重任,您看谁合适呢?”
狄仁杰问道:“不知道陛下想让他担任什么职务?”
武则天说:“我想让他担任将相。”
狄仁杰回答道:“如果您所要的是文人学士,如今的宰相苏味道、李峤本来就是合适的人选。如果您一定要找出类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其人虽老,宰相才也。”
武则天求贤若渴,马上把张柬之提拔为洛州司马,从地方进入首都了。
过了几天之后,武则天又要求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回答说:“我前几天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有任用呢。”
武则天说:“我已经给他升了官了。”
狄仁杰说:“我所推荐的张柬之是可以作宰相的人才,不是用来作一个司马的。”
武则天于是任命张柬之为秋官侍郎,进入中央机关工作。
长安四年,狄仁杰举荐的姚元之(姚崇)已经当了宰相,武则天让他推荐人才。姚元之说:“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年老,请陛下速用为是。”武则天立刻召见了张柬之,拜为凤阁(中书)侍郎,平章政事。就这样,张柬之在八十来岁的年纪终于当上了宰相。
张柬之
武则天虽然对张柬之有知遇之恩,张柬之最后却站到了武则天的对立面上。张柬之他当宰相的时候,正是武周王朝的多事之秋,二张气焰熏天,国家前途未卜,跟张柬之几乎同时提拔起来的宰相韦承庆、房融等都倒向二张。对于张柬之这样一位正统儒家知识分子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物,除掉这两个小人,以确保太子李显能够顺利继位,让皇位重新回到李唐后裔手里。
要发动杀死张易之、张宗昌兄弟的宫廷政变,此事非同小可,准备工作可不少。张柬之首先做的是策反官员。他策反的最重要人物是右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政变必须靠军事力量,当时中央的军事力量一共有两支,一支叫做北衙禁军,驻守皇宫的正北门玄武门。玄武门里面就是皇宫,因此这支军队直接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另一支军队叫做南衙卫兵,驻守在皇宫以南的皇城。皇城是中央政府所在地,所以这支军队的主要职责是保卫政府。这两支军队中,北衙禁军直接负责保卫皇帝,保卫宫城,所以尤其重要,而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就是左右羽林大将军。因为李多祚是两位最高统帅中的一员,所以只要能策反他,政变成功就有希望了。
怎么去做工作呢?李多祚是高宗时期投降的靺鞨人,一生经历概括起来,就是从奴隶到将军。
张柬之就利用他的个人经历去打动他,问他:“将军今日富贵,从何得来?”
李多祚流着泪回答:“都是先帝所赐。”
张柬之说:“现在先帝的儿子受到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小子的威胁,将军不思报大帝之德吗?”
李多祚一听,马上就明白了,对张柬之说:“只要对国家有利,一切都听相公丨安丨排,多祚不敢自爱身家。”
李多祚
得到军方配合之后,张柬之把同僚发动起来。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人,第一个是司刑少卿桓彦范,第二个是中台右丞敬晖。为什么要找这两位呢?桓彦范和敬晖也都曾受狄仁杰荐举之恩,又分别是张柬之在担任洛州长史和刑部侍郎期间的旧同僚,三个人意气相投,并且同出狄公门下,所以很快形成了一个核心集团。
羽林军分为左右两支,其中,右羽林大将军是已经倒向张柬之一方的李多祚,左羽林大将军则是二张党羽、武则天的堂侄武攸宜。这也是张柬之的一步棋,让武攸宜担任左羽林大将军,可以稳住二张,也让武则天放心。不过,武攸宜虽然是左羽林大将军,但下一个层级的羽林将军都是张柬之的人马。长安四年,张柬之利用宰相的用人权,把桓彦范、敬晖以及另外一些亲信像李湛、杨元琰等人,安插到左右羽林将军的岗位上。经过这么一番不动声色的安排,羽林将军这一层级已经完全变成了张柬之一派,而武攸宜则成了光杆司令。
杨元琰是张柬之荆州长史之职的继任者,也是他的好友。当年二人在荆州办理职务交接时,曾一同泛舟于长江之中。当小船漂到江心时,谈到了武则天以周代唐的事,杨元琰慷慨激昂,有匡复之志。
张柬之此次将其调任右羽林将军时,特地叮嘱他说:“您大概还记得我们当初在江心泛舟时所说的话吧?今天这项任命可不是随便给你的啊。”
杨元琰斩钉截铁地说:“谨记勿忘,一定不辱使命!”
发动政变本来就是为了恢复李唐的统治,诛杀二张,必须打着皇室的旗号进行,否则就是犯上作乱。那怎么才能跟皇室,特别跟太子李显取得沟通呢?当时,太子李显每天从玄武门出入给武则天问安,而桓彦范和敬晖作为羽林将军带兵驻守玄武门。张柬之让二人利用工作便利,跟李显商量了政变计划。事关个人利益,李显当然是欣然答应了。这样一来,大臣这边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与此同时,李唐皇室这边也开始行动了。当时,武则天活着的亲生儿女共有三个,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为了共同的利益,这三个人也是空前团结,精诚合作。太子李显无疑是宫廷政变的旗帜。发动政变,诛杀二张,必须打着他的旗号进行。当然,政变的结果也必然是他当皇帝,李显的存在本身就会发挥作用。李显的下属,太子右庶子兼宰相崔玄玮也参加到政变核心领导小组之中。相王李旦从武则天重立李显当太子之后他就掌握兵权,当时担任左卫大将军,是南衙卫兵的最高领袖。到时候,可以由他带领南衙卫兵控制政府,稳定首都。另外,相王李旦也给这个核心领导小组派出了一个成员——相王府司马兼司刑少卿袁恕己。
计划的第三步,是让太平公主负责策反武则天身边的宫女,让她们隔绝宫内外的消息,同时监视武则天和二张的一举一动。据有关学者对近年出土的相关墓志的研究,当时确有一部分九品至七品的宫女参与了神龙政变,比如她们的墓志中就记载了“遂使有唐复命,我皇登基”等语。事实上,宰相既已累月不能进见女皇,而且连太子、相王也不能轻易入宫侍奉母皇汤药,究竟是谁能在宫中运作这些宫人呢?此时能入宫参预谋议的太平公主,应该是值得优先考虑的人选。
就在这一连串的活动之中,长安四年结束了。转过年来,正月初一,武则天改元神龙。新年应该有新的气象。但是,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继续卧病长生院,身边只有张氏兄弟出入,没有丝毫还政儿子的意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