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8-30 08:42:55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後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这段话就反映了很多问题。首先《禹本纪》说的一点没错,今天的我们看地图都知道,黄河源头就是在巴颜喀拉山即昆仑之丘处,山海经说的也一点没错,“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而张骞穷的河源恰恰是敦薨之水,即今天的湟水,连累司马迁对《禹本纪》、《山海经》产生怀疑,那也怪不得他。真正的黄河源还是近现代才确定的,但其实远古的先人早便知道了,《山海经》给出了有力证据。《禹本纪》显然是本史书,大概还是最早的一本史书,它里面应该说到了许多怪物和奇闻异事,和《山海经》互为印证。它在司马迁那时候还是有的,以后就不见了,今天说是佚失了,我看是汉武帝后期毁掉了,就因为它是本史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腐儒们认为《禹本纪》荒诞不经,应予彻底销毁,以免流毒后世,他们真这么干了,《山海经》因主要是本地理书,方才逃过一劫,当然东方朔也是挽救《山海经》的大功臣,西汉的《山海经》校编者刘歆在《上山海经表》中有“汉武皇帝时,尝有献异鸟者,食之百物,所不肯食。东方朔见之,言其鸟名,又言其所当食,如朔言。问朔何以知之,即《山海经》所出也。”汉武帝便喜欢看几眼《山海经》,腐儒们也只好干瞪眼了,但他们不放弃努力,到《汉书 艺文志》时《山海经》便只剩十三篇了,海经还多有删减。我估计当时有人藏起了大荒四经和海内经,后世才得以补回五篇未删改的经文。呜呼! 哀哉!心理受到一万点伤害! 先秦的人都是笃信神怪的,包括孔子墨子。“子不语,怪力乱神”出自《论语述而》,原意是说:孔子不说话了,生怕分心用力影响了凝神思考。孔子是最敬重鬼神的,祭祀的礼节绝不敢马虎,只不过平时“敬鬼神而远之”。墨子呢,《墨子明鬼》写的都是各国史书里鬼神现身除恶扬善的事例,教育人们要敬畏鬼神,少干坏事。秦始皇也是信神怪的,焚书坑儒也没毁了《禹本纪》和《山海经》,再说那都是珍贵的官方资料,民间是绝对看不到的。然而《禹本纪》毁在了自认是谦谦君子的汉朝儒生手里,《山海经》也因他们而残缺不全。由此我感慨万分,因为自身认识不了就去否定前人和他人的心血成果,还打着正义的旗号不遗余力要摧毁之,难道不是文明的罪人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认识事物要有开放的态度,即使对一些观点不苟同,也用不着去诋毁它们。有理说理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社会才能更好的进步。你对不明飞行物怎么看?你对特异功能怎么看?你对时空穿越怎么看?你对引力波怎么看?你对人工智能怎么看?你对最近的新闻怎么看…… 不必急着下结论,也许某天的某件事就能完全改变你的想法。
吐槽完,再说回黄帝和帝的事。黄帝的功业是建立在征伐上的,做过的两件事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是阪泉之战,打败了挑事的炎帝,使炎帝归附,取而代之成为老大;二是涿鹿之战,擒杀了作乱的蚩尤,巩固了炎黄联盟,坐稳了老大位。他的施政方针很简单,不听话我就打你,打到你服服帖帖。但他并不嗜杀,武力只是手段,只要你们听我这个老大的话,我就不为难你们,还让你们有好日子过。《史记》里是这么说的。为何我总提《史记》呢?因为它是最早述五帝史的公认的史书,相对而言更为靠谱。司马迁老先生该不会说假话,但就有个问题,言简意赅的他讲属于兄弟内斗性质的阪泉之战还用了些笔墨,而讲该是更有意义属于抵御外敌性质的涿鹿之战却一笔带过,令读者完全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就知道个擒杀蚩尤的结果。你不信?好吧,贴出原文。“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对弗能征的炎帝要做了充分战前准备还得经历三仗才赢了对方,对莫能伐的蚩尤随随便便就擒杀了,是不是有点……厚此薄彼。而《山海经》呢,对炎黄之战只字未提,却在说黄帝女魃时,精彩的描述了涿鹿之战,“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野史中亦有离奇的记录,《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其后《龙鱼河图》(《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云:“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云: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 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天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遂得战法焉。”(《艺文类聚》二,《御览》十五,《事类赋》注二,《路史后纪》四)。由是观之,蚩尤和黄帝极有可能是请了神助战的,蚩尤还可能是个神种。观《史记》和《山海经》述事,不难有个印象,前者是写人之间的事,后者是写人与神之间的事。我觉得司马迁老先生心里是认同有个神人共存的时代的,但不能写啊,那会影响后人对史记的看法,他敢于将五帝写入正史里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三皇他都想写,但不敢写啊! 他还是写了五帝时代不少神异事迹,当然行文是很小心的,不把话说实,你怎么解释都行。但司马迁老先生郁闷啊,于是也玩起了文字游戏,要留下点蛛丝马迹让我这样的后人琢磨。“遂禽杀蚩尤”,他用的是禽而不是擒,而以后的文章里同义字使用的是擒,是笔误吗?不,五帝本纪篇尾的总结诗里依然是“遂禽蚩尤”,可见是司马迁老先生有意为之。五帝本纪里还有一段话颇有意思,“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檮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於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於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穷奇是山海经中的凶兽(西次四经和海内北经皆有说到,非同种,皆食人),浑沌、檮杌、饕餮便也该是凶兽,这段话出现的便奇怪,像是强调四种凶兽而非舜的德行,四种凶兽显然是有智识又有个性的,司马迁老先生暗示它们是真实存在过的。回头看“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司马迁没法弄清山海经的地理(他不能像我有详实准确的现代地图供参照),只好感叹说,恐怕《尚书》里的九州山川说的更接近,《尚书 禹贡》述的地理其实他看不大懂,那依然暗示了河出昆仑,史记里是照搬禹贡文字,但张骞所穷的河源打碎了他心中对昆仑美好的幻想,然他凭着史官的直觉,仍不认为《禹本纪》、《山海经》内容是虚构的,他只是不敢说它们罢了。好像又扯远了,该说黄帝与帝的爱恨……换我是帝,也要生气,世人打来打去就罢了,不该把神牵扯进去!搞的神死伤惨重(主要是蚩尤一方,八十一个兄弟估计都挂了,神族数量本就不多,造个神可不容易),而且最不该还把蚩尤杀了,他可是神的代言人! 轩辕你实在是可恨! 你想成神可以,看在天下人敬仰你和你敬仰我的面子上,但你要为你的过错受到惩罚,抹去身份,保持沉默吧! 你肯定要跳起来说这太荒谬了!蚩尤作乱被杀,那是他咎由自取,帝为何要是非不分?怪罪黄帝!我要说,这件事上,没有对错,只有命运安排! 可说是一出古希腊式的悲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