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第34节

作者: 琴心剑胆何足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依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方位描述而绘制的方国及物象疑似分布图:
  相信小伙伴们都看出来了,图是随意绘的,随意也不容易啊。其四边是海外,中间是海内。看着似乎没毛病,但昆仑虚出现在两个位上还差得很远便不可理解,不要说其跑到图中间和右下边了,昆仑虚不该是在图左边吗?我不相信海经会是故弄玄虚的瞎编乱造,又再去阅看经文,回想山经是怎么解的。脑中灵光一闪——错了!我以现代人的思维习惯想当然的认为海内海外是地域划分,其实根本不是!其乃是人文划分。还记得山经显示远征勘测的最大成就是人口播种吗?夏之民所在便是海内,非夏之民所在即是海外!地理上海内海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此一来,经文逻辑上的混乱便消失了,再看海经,脉络瞬间清清楚楚了,其语言也好理解了。先人不欺我矣!

  下面要放大招了,既不必测距,卫星图就不必要了,上更接近山海图的亚洲地形图!
  山海图太大了,先人用八段经文描述,我也得效法先人,将上面的图分成块儿,一块块儿的琢磨。顺便说一下,目录的顺序不对,大概又是后人调的,原应该是海外南经起头,辗转六经后再以海外东经收尾,因为前者有起首语,即海经开篇语,后者有注尾语:“建平元年四月丙戊,待诏太常属臣望校治,侍中光禄勋臣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主省。”我想南南西西北北东东比较符合原始思维,不过顺序并不影响推解。当然也要讲大荒四经和海内经,那放在后面,其乃是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的补遗,人文历史描述更为精彩。推地理坐标的过程就不赘述了,有了正确的认识,综合海经诸经文的看,用拼图的方法就能拼出大概,也只能是大概。然而我要如何说清楚海经却是个大问题,其诸经所述地望于地图上乃是混在一起,整体结构又非常庞杂,按经文顺序说就会打散地域,按地域顺序说就会打散经文。而我在拼图的过程中更有强烈的感觉和惊人的认识——古山海图并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因为那图远远超越了先人的认知。是的,没有山海图,唯有《山海经》问世,所以后人才会为之迷惘。进一步说,是先有了山经,许久后再有了海经,海经是匆匆写就的,其的确是述图,述过一遍图,就再也见不着图了,想补亦补不了,想改亦无处改,反倒使得原始记录得以保存。我真是一万个庆幸,《山海经》从地理史籍变为志怪小说再沦为儿童读物,竟然还能流传至今。可以断定,晋代出现的山海图纯属臆造,假的毫无价值,自然无法流传。冥冥中是有天意吗?只有今天的科技能解释《山海经》!那么海经述的是什么图?《山海经》究竟是怎样诞生?我想了半天,我讲个故事,信不信由你。

  日期:2017-08-31 17:49:53
  禹得到的山经当然很有用,但世人并不懂如何利用,因为没个图,能看懂文字的人也不多,再说难道还要跋山涉水去远处找资源,那极不方便嘛,也没那个技术开发和搬运,生活所需当然还得是就近取材。禹便将山经束之高阁,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夏民已经播种出去了,若能好好繁衍生息,将来那都是夏国地盘。神人并不占夏民什么地盘,他们脾气也还好,又有神奇手段,只要和他们处好关系,夏国就一定会发展壮大,将来社会进步了,夏民就能再好好利用山经。神人借助夏民完成了大规模地域里全面的资源勘测——主要是矿物,亦建立了众多有人力保障(定居的夏民是可用的廉价劳动力)的采矿点,当然也很满意,至于那山经,对于夏民来说不过是画饼充饥,对神人而言毫无伤害。时间久了,山经渐渐被人遗忘,先人伟大的远征亦似乎变得毫无意义而被遗忘——神人并没教给夏民啥了不得的东西,也仍旧与夏民保持着距离,还愈加疏远了,至少夏民是这样认为。一千年后,夏朝和商朝都相继灭亡了,周朝已过了一百年,周穆王即位了,他的名字叫姬满。他父亲周昭王很倒霉,在位时老是遇天灾人祸,导致天下不稳,四方蠢蠢欲动,周昭王去征讨干坏事的吧,却打了个大败仗,然后就死掉了。姬满是个奋发有为的……中年,史说他登位时已五十岁了,可精力旺盛得完全不像五十岁的人……他要一雪父亲的耻辱,先是惩治了当年父亲身边那些没用的家伙,再任用贤能富国强兵,时机成熟了便带着帮能臣猛将四处征讨逆邦,顺便巡游天下,结果自然是大获全胜,自个儿还过了把旅游的瘾。在征讨过程中,姬满见到了许多新奇的事物,很可能见到了异形生物,也听说了大禹之事,听说了伟大的远征,听说了山经。事实上,他见到了神人河伯,河伯告诉姬满昆仑虚的景象,特意说那有神女,得到她的垂青就有福了,叫姬满小子快去。姬满回宫后马上翻箱倒柜,遍观史籍,又从王室资料库里找到封存已久的山经,读罢真是热血沸腾,尤其看了西次三经。姬满于是做足了准备后进行了一次西征——专访昆仑之丘!此时的昆仑之丘也已不是千年前景象,一片寂静,神门紧闭,开明兽也不知跑哪儿去了,姬满等人遂不得其门而入。不过丘下方黄帝当年的行宫还在,还有黄帝葬处,被当地穷哈哈的土人守护,姬满诚心诚意的拜祭一番后怅然而归。回头没太远他沿途补充完物资又去了趟昆仑之丘,带去很多物品给当地土人,还留下了二十六只耕牛和三十个农业能手,能帮助土人改善生活,更好的守护黄帝遗迹。姬满又去了钟山,还能看到当年黄帝移种的玉荣,鸟兽也很多,但是没有异形的,又去了原为帝之平圃的槐江之山,神英招也没个影儿,姬满在山石上刻下到此一游后,又怅然而归。姬满没回程,此地物产丰富,他一行就地休整后不久,又再往西而行,不见到神女誓不罢休。姬满一行在昆仑虚辗转许久,沿途受到了当地人的款待,互相交换了礼物,叽里咕噜一交流,哎呀原来都是夏民啊!老乡见老乡,不说两眼泪汪汪,其乐融融那是真的。在老乡帮助下,姬满一行终于到了神邦——西王母之邦,主要是弇兹山,不再是禹那时的玉山——玉山姬满已去过,见着的还是老乡。所谓的西王母正是要找的神女,她乃是帝女,被软禁于邦中,由鸟人监视看守。姬满一行千里迢迢而来,一定要见神女,鸟人拗不过,见他们人多势众不好打发,又怕他们暗地里搞小动作防不胜防,便只能让姬满和神女见见,尽下宾主之谊,鸟人当然是要全程陪伴。西王母之邦有个瑶池,神女在那儿设宴招待姬满,姬满有许多不解正要问话,神女忙止住他,暗示有鸟人在旁说话不便,姬满心领神会,遂若无其事。是的,我们的英雄要救美,又哪能沉不住气。宴罢分别之时,神女凄然清唱:“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说希望姬满不死的话还能再来看她,姬满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说他回去后治理国家好了就再来见她,最多不过三年。神女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说她被当做人质一直囚在这儿,真羡慕姬满的自由,希望姬满能救她出去,当然用的是隐晦的语言。姬满何等聪明,一下就全明白了,当初神人河伯引他到昆仑虚找神女,就是想要他救她出去啊!姬满命手下一个叫升的取了弇兹山上的一块长石头,一行人再回到槐江之山——曾经的帝之平圃,将长石头刻字竖起,开头几个大字乃“西王母之山”,意思将来神女便当居于此,那是向神人表明要救美的态度。玉山让老乡占了,当然不能再还给西王母。救美怎么救?那可是神邦,机关重重,守卫森严,鸟人可不好对付,手下还有鸟兵兽将,万一救不出人,引火烧身可就后患无穷。姬满悄悄打听,终于知道了鸟人的弱点——下个季节某段时间要跑去某个野地换羽毛,换羽之时大失战力。啊哈,机会来了!于是姬满召集六路大军,在那时候到了那野地,连续几日大肆猎杀,使得鸟兽绝群,收获鸟羽百车,满载而归。打打猎就行了,救人那是神人的事,姬满泰然返回了周王宫,此次西征来来回回行了三万五千里,也是令人咋舌。姬满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不想把事闹大,他料神人必能把握机会。果然不久之后,西王母——就是不知名神女,哪里是什么西王母,她是帝女,不过想必她也蛮大龄了,也可能帝女不指帝之女,而指女帝,反正她不反对被叫做西王母,姬满君臣也觉得叫这名挺合适的——她出来了,到了周王宫来谢姬满,这还一年时间不到。姬满一看事成了,那还不赶快索求福报,他将帝女请到为纪念父亲而建的昭宫里设宴款待。他要干嘛?别想歪了。上述事有史籍为证,见于《史记》、《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后两者为先秦史籍,后世盗墓所得,多有残缺,可相互印证。下述则乃我之猜想,呵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