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下之罪:顺治帝的情爱往事》
第33节作者:
汉风HF 日期:2017-07-19 16:43:08
斯人已逝,人走茶凉。日子,还是要继续。
春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普天同庆的传统佳节。这一点,在满清统治下也不例外。
清宫中的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的小年开始算起,到正月二十日左右方告结束。
在春节期间,皇帝除了要忙于祭祀活动之外,朝中的公务也非常繁重。虽说按规矩,皇帝一般会在腊月二十六这天举行“封笔”“封玺”仪式,一直到正月初一的大典上再重新“开笔”“开玺”。但这不过是一个象征性的仪式罢了,要想成为一位有为的君主,在春节期间是断然不能有丝毫松懈的。
贤明的君王明白,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若能对春节善加利用,那么绝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春节期间,参加大量祭祀活动,可以充分获得臣民的认可与支持;频繁地参与各类宴会,可以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坚持不懈地听政,可以在处理好国内外复杂局势的同时,获得勤政的好名声…如此一举数得的好事,又有哪个聪明人愿意错过呢?
日期:2017-07-19 16:43:32
顺治,作为一个刚刚亲政的皇帝,根基尚不稳固,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懈怠。
送殡归来,他没有多做耽搁,换了身衣服就直接去了前朝处理政务。直到清空了桌头堆积下来的文案,才肯摆驾回宫。
回到宫中,已是晚膳时分。笔什赫见他回来,连忙将乾清宫那边的情形向他作了简单的汇报。
此时的乾清宫,早已换了模样。多尔衮的棺椁离开后不久,内务府的官员就赶去接手了大殿,打扫“战场”。丧事的白布、丹旐早已在第一时间去了个干净,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喜庆的大红色,内务府的人,迅速搬来了桌椅,开始着手准备明日的除夕大宴。
日期:2017-07-21 12:39:31
与百姓不同,皇帝一年到头都是单独用膳的,只有在年三十、初一这两天,才会和后宫中的嫔妃们一起吃团圆饭,也就是所谓的除夕家宴。这顿团圆饭,一般设在乾清宫,由于意义特殊,内务府往往需要提前好多天开始准备。拟定菜品、采买食材、布置会场、准备宴席特制的桌椅、备好酒水瓜果…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
这回赶上多尔衮猝死,乾清宫先做了殡宫,因此耽搁了不少工夫。眼看着明日就是除夕,大殿里却还什么都没到位,着实急坏了内务府的官员们。好在,顺治尚未大婚,后宫中并无妃子,这顿家宴,其实人数并不多。因此,时间虽不充裕,但加班加点还是可以赶得及的。
以往,多尔衮在世时,这顿饭,他也会出席。虽然这不符合规矩,但也没人敢站出来说什么。如今,他死了,出席家宴的人数就更少了。算来算去,也就是皇上、太后以及几位太妃还有福临三个尚未出阁的姐妹而已。
日期:2017-07-21 12:39:59
家宴的人数虽少,但排场却一点也不小。皇帝、太后和太妃们都是独自一桌,公主们则两人坐一桌。每人桌上,冷热菜肴加起来都有四十多道,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里跑的…各色的山珍海味、玉盘珍馐,总要堆得层层叠叠才肯作罢…
福临听了汇报,心思却没放在上头。他此时还在想着朝政上的事情,因此也没多说什么,只转头跟吴良辅交代了句:“今年要俭省些。”就算是答复了。吴良辅得了旨意,也不敢耽搁,连忙去了乾清宫查看情形,结果却从内务府官员的口中听到了一个让他颇感意外的消息—明天的除夕家宴,吴克善亲王父女俩也会出席!
吴良辅见此事太后已经插手,知道自己再去多说也是无益,于是只简单检视了一番,就离开了。
回到保和殿,他立刻赶去西暖阁覆命,谁知,福临此时却并不得闲。他早已召了范文程、洪承畴、硕塞等一众心腹,聚在西暖阁里商议初一大典事宜。
日期:2017-07-21 12:40:32
吴良辅知道正月初一的大典至关重要,因此不敢打扰,只好暂且退了下去。
正月初一,古称元旦。这天早晨,天没亮,王公大臣们就要赶到午门外集合,准备进宫,到太和殿前,山呼万岁,举行朝贺仪式。朝贺之后,皇帝赐筵,举行太和殿筵宴,与王公百官共贺新春佳节。
初一大典,既是新年伊始的第一次百官朝贺,又是福临提前亲政之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因此意义重大。此次亮相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福临日后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同时还直接关系到朝廷势力的重新分配。因为,在大典上,福临不仅要接受百官朝拜、进行亲政发言,同时还要颁布新年的第一道政令,以及新一年人事调动、任命。
很显然,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人事调动。明眼人都明白,这是试水!是福临对暗潮涌动的朝廷局势的一次试探!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明示,福临对多尔衮残余势力的态度如何,到了年初一,一切就会大白于天下!因此,话要怎么说、事要如何做,每一字每一句都需要他们反复的衡量、斟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