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知青所经历的并身在其中的有关神、鬼、精灵、从道记》
第5节

作者: 他山石您好哇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者说:"天机不可泄漏,你快走吧!"有赶的意思.
  他这个性格能走吗?对别人的稀奇事都感兴趣,都要刨根问底,现在轮到自己了,不弄明白根本不能走,就说:"您老人家不给我说明白,我不能走."
  老者看他的样子,对刚才在气头上说出的话有些后悔,在又被逼了几次最后说:"我只能告诉你,你不是正常脱生的!"
  他这一下更糊涂了,继续反复问!?
  老者一看这小子实在难缠,又有点急了,说:"老夫我一是看你说话还有点礼貌,二是看你的身世有点说道,所以给你留情面了,要换个人,我早让你难堪了,别胡搅蛮缠了,赶快走吧!"
  话说到这份上了,只能走了,他虽然没完全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此次来收获已不小了.随说:"既然老人家不留客,我也只好走了,不管怎样,谢谢老人家的一席话,说不定哪天我还来请教."说完离开了.
  书中暗表,这个老者确实不是普通人,以后会有交待.他看出了刘云龙的不一般,但到底怎么个不一般,他还没有这能耐完全看明白,所以就无法说清楚,刘云龙再逼也是没有用的.
  刘云龙回去后思绪万千,本来是去调查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如今反倒把自己弄迷糊了!(4)
  日期:2017-02-26 17:22:00
  按唯物观点,那些破事不能信,但事实摆在那里,而且一、二、三,这就让人迷惑了,现在又多了个自己的问题!
  "不是一般人",那是什么人?"不是正常脱生的",那就是非正常脱生的?这是什么意思?他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最后索性不想了,认为革命思想不能受这些歪门邪道干扰.兴趣是兴趣,不能反过来成为自己的主流思想,也不能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此后,他虽然还爱打听稀奇古怪的事儿,但在思想上,还是坚守着唯物主义.

  刘云龙虽然才高中毕业,可他读的书太多了,涉猎的东西也很杂,思想和嗅觉特别灵敏,特别是对有些特异的事情很感兴趣,他除了抽时间调查了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还一直在思考着郭小林的事儿.
  按物理学,那天王小顺从树上掉下来,郭小林接住他,俩人都没有受伤是不可能的,对王小顺的体重加上加速度,同龄的郭小林应当是承接不住的,而事实是承接住了!难道是巧合?不可能,这违反自然规律.所以这可能只有一种解释,就是郭小林巧妙地化解了王小顺强大的下落力量,可郭小林有这个能力吗?
  他一直在暗暗地观察着郭小林,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郭小林门门功课都不错,就是长得丑了点,同学们都叫他丑八怪,他也不在意。刘云龙在学校时的外号也叫丑八怪,自己暗自苦笑.在其它方面,也看不出他与普通孩子有什么两样,只是他的气质有些不同.
  他也曾试探过,郭小林在班上不是跑得最快的,不是跳得最高的,不是跳得最远的,不是最有劲的.难道是深藏不露?做为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想,有机会一定要再试探一下他.

  整个龙山地区还有一件事让人觉得有趣,就是孩子都叫小什么、小什么,他也顺便调查了.乡亲们说,这就是习惯,孩子小时候都叫小名,上学后也就沿用了,久而久之,人们就都习惯给孩子这么起名了,长大后,自己乐意改再改吧.
  进入十一月份以后,长白山区已是天寒地冻.大队真够可以的,竟让学校五年和六年级的学生去牛、羊、猪圈除粪,并挑运到地里.没办法,在星期日,他只好带着学生去三小队的牛圈除粪.
  学生们去早了,牛儿还没赶出来,队长立刻安排人赶牛.
  男孩子总是淘气,用棍捅牛鼻子、牛屁股.
  有一头大牤牛急了,冲着一个叫孙小伟的男同学顶了过去!
  孙小伟吓得在后退时跌倒了!
  牤牛低下头,挺着角,喷着粗气,冲了过去!
  大家都惊呆了,眼看一场惨剧就要发生!
  突然郭小林冲了过去,用双手摁住牛角,竟使牛动弹不得!
  刘云龙赶紧把孙小伟拽了起来!

  郭小林看没什么危险了,才松开手.
  大牤牛悻悻地看了郭小林几眼,没有了脾气,不情愿地被饲养员牵走了.
  他这一回好象彻底明白了,也不用再试探了,郭小林肯定是个练家子,而且不是武术班那些花架子,他的家庭肯定也不简单,正好没去他家家访,哪天一定去,或者叫拜访.
  但拜访的目的是什么呢?除了家访的目的,他就是觉得这里面有蹊跷事,就是想弄明白.当然,隐隐中有两个事情想弄明白,一是郭小林的事儿,二是郭家挪坟的事儿.但他不敢抱有奢望,因为这个嘴怎么张呢?
  很快就到寒假了,刘云龙最后决定去家访,可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想先去吴先生家一趟,最后犹犹豫豫地还是去了.

  真不善,人家这次没阻他进屋,在谈到郭家时,吴先生告诫他,千万别去!
  他问为什么?
  吴先生说,那可不是一般的人家,弄不好是要有杀身之祸的!
  他不禁十分震惊!但也是半信半疑?
  他事后想想又释然了,根本就不信能有杀身之祸?正是此一层,更增加了非去不可的欲望,就对郭小林说了.
  小林表现得仍很平静,但似乎有隐约的疑虑,这对精明人来讲还是能觉察到的,到底是为什么?不得而知.他曾多次特意走近小林,可小林一直表现得不冷不热.
  为什么最后一个家访小林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家住得实在是太高了,全大队属他家住得高,差不多到了南山半山腰,上去很困难.
  在约好的第二天一早,小林来接老师.

  他为了登山方便,特意没穿棉袄、棉裤,换了一双棉农田鞋,但戴了棉帽子、棉手套,穿了棉大衣.
  小林还是平常穿着,薄薄的布棉帽子,薄薄的棉袄、棉裤,棉农田鞋,薄薄的尼龙手套.
  刘云龙向山上望了望,问能看到小林家吗?
  小林说看不到,得到山上.
  于是老师在前,小林在后,开始登山.
  已是来年一月份,天气已经干巴巴的冷,早已是冰天雪地,他看得出来,山路已清理过,积雪已很少.刘云龙一口气登上去二百多米,已累得气喘吁吁,这二百多米坡还是比较缓的,越往上越陡!

  小林问用不用歇一会儿?
  老师说不用,仍然勉强健步登上去,然而又过一会儿,就开始趔趔趄趄了,后来又开始连着滑狗爬扑,每次都是由小林扶起来.最后,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他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仍迫不及待地向前面和左右望去,原来从南山的西面山脚处上山,现在已转到南面了.
  只见附近青色的山石一节、一节地向上挺拔着,远处高耸的山峰一座比一座高,青松苍劲,白雪披装,狂风怒号,好不令人心旷神怡!而脚下却是较平坦的坡地,足有两个蓝球场那么大.靠山崖根,有一排错落得不错的房舍,这肯定就是小林的家,真是好地方啊!
  这时候,小林的父、母已从屋里迎了出来,小林也扶着老师走了过去.
  "欢迎你呀,刘老师!"小林父、母分别伸出双手与刘云龙握手,热情地打招呼.
  "叔叔、婶婶您们好!"他也热情地打招呼,并被让到屋里.
  这也是典型的传统农舍的房子,但比一般农舍宽大,一进大门是厨房,两侧两个大锅台,正面靠墙摆着各种橱具,宽敞的地中间摆着一张落地的大饭桌.东屋是小林父、母的卧室,里外两间,南面是火炕,靠着窗户,北面靠墙放一个老式的八仙桌,两边都摆着椅子,往东里间靠墙,放一个旧式大躺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