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知青所经历的并身在其中的有关神、鬼、精灵、从道记》
第22节作者:
他山石您好哇
云龙一跃而起,又一次感觉恍如再生,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24)
日期:2017-03-05 17:41:00
义父、母,小妹,小林都向云龙表示祝贺!
云龙说,这一切都是义父、母一家给我的,我应当谢谢您们,说完给义父、母各磕了一个头,又抱拳向小妹和小林各作了一揖,大家其乐融融.
练功到达结丹中期可是个了不起的阶段,本身已有了强大的功力,还可以练很多新功能.云龙最着急的是替身,虽然解决了,但可以说是糊弄,有时间还得精炼,不过更着急干的事儿很多,一时还顾不上精炼.更着急的事儿还有什么呢?他早已有自己的想法,就对义父、母说了,大家很赞同,说马上就开始研究练.
云龙说的是什么事呢?他说,平时可以说是无用武之地,但到关键时刻功力又不够用,所以需要搞一个有效的权宜之计,来应付何老道和蓝脸魔这样的不速之客.
他想到一个办法,能暂时治服何老道和蓝脸魔这样的高人,就是集五个人的力量,合做一个阵法,把强大的挑衅者困在阵里.用什么阵法去阵法书中找,然后大家合练,这样,再出现类似的突发事件就不怕了.
最后他们选中了五方阵,每人负责一方,瞬间把阵法合成.这个阵也有缺陷,就是地面部分没有封闭,如果敌人会土遁,还是困不住他,好在这儿到处都是山,届时布阵时,必须选择岩石地面困来犯之敌.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弊端,十全十美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也是没有办法.
说干就干,大家分别先练各自负责的一方阵,掌握之后又调换练,做到每人都能胜任每一方阵,最后大家合练,关键是每一方阵的接合部必须严密,不能出漏洞.三天后行了,五方阵能瞬间合成,他们最后还故意把云龙放在阵内,检验一下阵是否足够牢固,看能不能破阵出来.在不用破解之法的情况下,用蛮力还真出不来,这意味着大功告成,大家都很高兴!
这个着急的事儿解决之后,云龙还有很多事要做,他想,还是先炼一批法宝给义父、母一家做礼物吧.可炼什么法宝好呢?这让他很伤脑筋,这些礼物必须足够好,人家还得喜欢,最后决定先给小林炼个小猴看看.
他把那块废钢轨头拿来,掂掂足有二十多公斤,足够炼几样法宝了.他先把它炼化成纯钢,哪成想,这回再炼可比前些日子轻快多了,只见钢轨头一会儿就在手里化成一团钢水,一会儿就变成一团纯钢!
他先分出一公斤左右开始炼小猴,仍然是先炼好外形,再内置大脑和五臓六腑,又炼出血肉,然后把意识输进去,小猴立刻就活了.他又输进去六合三百六十式和飞石术等技能,最后把它变成真猴大小,让它演练,小猴听从指令真演练起来,让人叫绝!
然后他把小猴又变成一寸大小,送给小林,问喜不喜欢?小林当然喜欢.云龙又告诉小林口诀等用口令和意念的控制方法,小林又自行演练一番,甚是喜爱,然后也变成一寸小猴往兜里一揣.
他又炼第二个礼物,第二个礼物是送给小妹的,其实他已经想很多天了,最后决定炼一个小猫,他相信小妹能喜欢.
炼小猫与炼小猴的程序一样,只是外形不一样,一会儿就炼好了,当一个真猫大小的活灵活现的黑色小猫送给小妹时,小妹高兴得不得了!她用手抚摸着那像真猫一样的猫的脑袋,猫的尾巴,猫柔软的毛,简直太喜欢了,也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但却是亲眼所见,是一团钢炼的.小妹和小林分别谢过师兄,又分别把玩起来.
现在轮到给义父、母炼礼物了,云龙跟义父商量说:"我想给义父炼一组武士,按十二天支数,它们不但个个武功高强,还能变幻阵法,这样就上了双保险,遇到紧急情况与五方阵配合使用,以补充我们暂时的功力不足,义父认为如何?"
义父一听哈哈笑道:"太好了,亏你小子想得出来,真是双保险,以防不测."
云龙说:"这样就需要时间了,马虎不得,我得好好琢磨、琢磨,义父、义母也帮我出出主意,特别是应用哪些阵法?"
义父、母都说:"对,是要好好地琢磨、琢磨,要先设计好."
因此云龙先给义父、母炼了两个小一点的礼物,给义父炼了一个储物袋,给义母炼了一个储物戒子.
郭家平时是不参加队里劳动的,挣不着工分,生活费用从哪儿来?靠义父、母打猎、采药,到集市上去卖,换点零用钱,买点粮食,买点油盐酱醋.好在家里花费不大,吃得也少,做饭烧炕用的都是木头,山上有的是.但义父、母也很辛苦,经常山里山外地跑着,虽然有功夫,不觉得太累,但毕竟得背着、驮着那些东西.这回有了储物袋就好了,不管什么东西往里一放,往腰上一系,轻轻松松,因为储物袋是神器,可大可小,能装九头牛,变小又无重量,真是省了不少事.储物戒子也是同样的功能,只是让义母戴在手上好看些.义父、母都非常满意,都夸云龙想得周到.
礼物制作完后,云龙对义父、母说,得回去看看,都出来十多天了,虽然中途曾回去两回,但还是不放心.义父、母说,回去看看吧,云龙就回到了窝棚.(25)
日期:2017-03-05 20:47:00
云龙回到窝棚,替身说家里来信了,他一看还真是家里来的信.
父母说他们被定为"黑五类",还要被遣送农村,学校还是有所关照的,给了三个选择.一是可以回原籍,二是可以到儿子下乡的地方来,三是由学校遣送到指定的地方去.因此来信征求儿子的意见,父母的意思是想和儿子在一块.
云龙的老家在山东,早年逃荒到东北,起初做什么营生也不行,因爷爷奶奶有点文化,就当起了教书先生.这回还不错,省吃俭用后来还盖了房置了地,结果土改时被定为富农.父母开始也是老师,文丨革丨时不让当了,这回又遣送农村.刘家三代单传,现在爷爷、奶奶早去世了,父母只能征求他的意见.回原籍不可能,那边已没什么亲人,他认为还是到这儿来在一块好,他下乡快二年了,一直没回家,觉得对不起父母.父母本来身体就不好,现在精神压力又这么大,岁数也越来越大,在一块可以照顾他们.
他决定以后,又上山征求一下义父、母意见,义父、母也主张到这儿来.
最后又征求大队意见,大队说那不行,我们这儿都吃返销粮,再来两人不增加负担吗?
云龙说,家里就我一个孩子,不上我这儿到哪儿去?人来之后绝不吃队里的粮,不干活不给工分,能落下户口就行,但得给一块地,我自己盖房子,要不人上哪儿住去?
大队说,哪儿有地给你们?你要来也行,大队什么也不管,只给你落户口,没地方住到山里去,在那儿你盖多少房子队里都不管。
云龙只好同意了.
其实云龙很感谢大队,山区确实是地少粮少,谁也不愿多养活人,知青来了是没办法,何况自己是坏分子,父母又是"黑五类",所以对大队不近人情和苛刻的条件并不埋怨.随后就向大队请假,把父母接来了,暂安排在窝棚里住.
青年点的人不答应了,他们把炕头倒了出来,硬拉云龙父母去住,说窝棚太冷了,因为高云霄他们判刑和劳教了,少了十来个人,青年点有地方.云龙不愿欠这人情,死活不让父母去,青年点的人实在没办法,也就拉倒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