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遇鬼》
第30节

作者: 郑贩犒秦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3-31 15:06:00
  打猎几则
  枪打野猪
  野猪一旦受伤,通常都是直线奔逃,凡是遇到的阻碍都会残咬不休,如遇到碗口粗的青杠树也能一口能咬断。如此凶狠的主连老虎都要忌惮三分,所以才有了受伤的野猪半只虎的说法。先祖父通学公在世的时候说过,在龙场落榜村曾经有群猎人在围杀一只大野猪。估计是事先谋划不周,也可能是当时的火药枪装的是铁砂威力不够,总之,受伤的野猪没有立地死亡,还窜出树林,冲向正在田野放牛的小孩们。

  在田野这面负责警戒的猎人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头,他缓缓地举起火药枪摆好了射击姿势。放牛娃们都还小,这种架势肯定也是头次碰到,过度恐惧之下忘记了四处散开,全部都躲到这位老猎人背后相互间紧紧地抓住衣襟,样子有点像现代“老鹰捉小鸡”。这时的野猪直奔他们而来,到了距离十来米的时候,老猎人果断地开了枪,野猪头骨部位立马鲜血外涌,但这头猛兽没立刻倒地,而是踉踉跄跄继续冲人群,人们估计是被吓傻了,两腿发抖,不能移动半步。还好,在离他们两米来远的地方,野猪轰然倒下,这时候在周边干活的父母们才缓过神来,哭喊着跑向自己的孩子。

  当时的情况可谓危机万分,这位老人家也真能抵上“勇冠三军”的称号。除了枪法过硬,装备精良(我估计他的枪上装的是“独弹”也就是从大拇指粗的钢筋条上一节一节截断下来半寸来长的铁条,如果上的铁砂杀伤力分散一般是穿不透野猪头骨的, 另外在装火药火点的时候恰到好处,情急之下才不出现哑火的情况),他的心理素质非一般人所能拥有的。
  套野羊
  我祖父的外公是平路河的人。古时候平路河山大林密,飞禽猛兽经常出没于田间地头。这位老人家因地制宜,发明了一种猎捉野羊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是:在一缓坡脚的土里种上小麦,到了冬天麦子长出来后用胳膊粗的青杠树在土的四个面每间隔十公分左右打下许多比人高的树桩,仅在缓坡下到土里的这面留有2米左右的出口,并且在出口的左右两边打下坚实门柱桩,土里边也打下两根很牢固的撑桩,这四根木桩高度一致且围成个2M X 4M的长方形。这时候,把一张网( 网是用小指粗细的棕绳编织而成,网中的漏洞有大人的拳头大小 )的上两端系在门桩最底下,另两端系在撑桩的合适位置,网要同土面保持水平。  

  冬季叶黄草枯的时候,野羊很难找的食物,刚好有怎么一片绿色,对野羊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等野羊只能从预留出口纵身往下跳时,细长的四肢会漏近网洞里,剩下的事情,就是等人来了。听我的祖父说,他外公家紧依靠此方法,每年的冬季都会扑捉到很多野羊,一时间吃不完就都制成了很多的腊肉。
  捕白脸獐
  我初中同学罗瑞英的爷爷乳名叫狗,具体学名叫什么也忘记了,在这里暂且称呼为X公吧。X公年轻的时候家境殷实,整日也过的悠闲自得,除了赌博外他的最大爱好没过于打猎了。当时洛榜有只出了名的猎犬,X公不惜用自家的一头老母牛和一头小牛去进行交换。这条猎犬由于之前在猎杀野猪的过程中,被火药枪误伤过所以在追咬大的猎物时不能听到枪声。
  很可惜,这么一条好猎犬就沦落到了只能捕杀野兔、白脸獐之类的小动物这个档次上,还好X公没有嫌弃,整天都带它四处去逛悠。我们家附近生长有拐枣树,到了秋冬交接的时候,白脸獐喜欢爬到树上去吃拐枣,X公会把他的猎犬带到树下,然后自己抓根竹竿就往树上爬,树上的白脸獐一时间惊慌就会往下跳,这条猎犬往往在树下张开大嘴准确无误地接住猎物。
  猎 虎 

  陕西的周正龙拍虎之所以弄得轰轰烈烈,那是因为老虎稀奇;要不,还真没有听说过谁由于拍猪能出名的。古时候老虎很多,比如我的老家虎庄就是由于老虎经常出没而得名,在那个是老虎经常“拍”人的年代,猎杀老虎是项高收入高威望的行业。在此,我将把一些当年猎杀老虎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首先是制取见血封喉的剧毒。具体的方法由于当时制毒师的过世而失传,大致的方法是把毒蛇,癞蛤蟆,毒蜘蛛等有毒动物弄满直径差不多1米左右的大锅,然后放水熬制。熬制的时间要持续几天几夜最后材会制取得一小碗的高浓度混合毒液(从这个叙述中,我个人推测水温估计不是很高,如果高的话,也不会持续几个昼夜,而且沸腾的水会把毒蛇的毒给煮掉了)。检验毒液威力的方法也特别,就是抓只健康硕大的公鸡,在鸡冠上掐出一个冒血的小伤口,把毒液涂到伤口上,然后随手把鸡扔到地上,如果公鸡站不起来在地上乱拍双翅,那么这毒性就可以了,否则,如果公鸡还能站起踉跄奔跑几步才倒下,熬制工序还得重来。在此也告诉读者,如果有人不幸中了这种毒,要立马喝下盐巴水方能解毒。

  其次是选定和设置猎杀场地。在老虎可能出没的森林里架设毛竹制成的强弩,然后在箭射出去的方向水平低下牵跟坚实的细线,也称为虎线,虎线离地面要有到大人膝盖左右的高度,线的一头系在树子上,另一头系在弓弩相应的机关上,老虎只要一碰到虎线,弓弩机关被出动后会自动把箭射出。之后,在猎杀场外的四周牵颗细线,也称人线,把该场地围起来,人线离地高度刚好到大人的胸口。接着是把弓弩调试好,再用牛粪裹抹到人接触过的树子或树叶甚至弓弩上,一切做妥当后,在箭头上涂上毒液就可以离开该场地了。在此,也提醒下读者或驴友们,如果你们在深山老林里遇到上述的人线的话,就不要再往前走,前边可能是猎场或陷阱。

  最后是念猎杀咒把老虎引进猎场,这个有点迷信色彩,但是一般猎杀大猎物的人都会,据说都也很灵验(比如捕捉猴子的人,念了咒语后,能把整座山的猴子捕光,最后要从网里选出雌雄一对猴子放回山上,否则下次再念就不灵验了)。接下来就是耐心地等待。几天过后,人们可以去查看猎杀的情况,但是要带上虎叉(叉柄是用坚实的树木制成,长度要高过人),老虎抗毒性较强,如果有还能站起的老虎它会跳起扑向过来,这时候人要把叉柄抵地,叉口对准老虎,自己半蹲下,这样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粘鸟
  冬季捕捉鸟群的时候,用网效率太低。剑河县太拥乡的老猎人们以前发明一种粘鸟的方法很管用。
  首先砍来一棵三层楼高,大腿粗的树子,除掉树叶,把一种特殊的粘剂涂到树枝上,然后把这棵树子拖到地势较高,光秃的山顶立起来。鸟群飞过的时候,喜欢找高的树子栖息,一般情况下,一棵树子能粘上几百只鸟不成问题。有时候,甚至能粘到老鹰。
  这种粘剂是用特殊的树皮捣烂,挤出来的汁水,老家门口就有一棵这样的树子。
  会爬树的鱼

  我曾叔祖通明公曾经说剑河太拥的池塘边如果有大树,就会有一种鱼爬上树去纳凉,如果突然受到惊吓就会纷纷从树上落进池塘里。听他的描述,这种鱼的样子应该同凯里附近的七星鱼相似。根据他的这种说法,我个人推测应该是角角鱼(学名黄蜡丁),角角鱼的刺骨能协助它往树上爬。
  隔山打鸟见者有份
  在苗族地区的猎人(不管是黔东南或者是毕节地区)打到猎物后凡是参与或碰到的人都有份,即使是小到吃谷子麻雀只要有人坚持,猎人也无条件地平均分给大家。如果是猎获到野猪这样大的动物,野猪头首先归咬死猎物的猎狗(当然是猎狗的主人代领),剩下肉大家平分。老人们说,这样做是为了使下次能打上猎物,图个吉利。我个人认为,这种传统应该是原始社会文化的残余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