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3节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回答说:十九生亦有不生。
按照我的理解,女儿所说的十九生可能是说十个有九个都会轮回投生。
日期:2017-07-09 11:40:28
十一日即三月廿三,雨阴潮热
晚上还是与夫人两个人扶乩,女儿到了先喊母亲再喊父亲。
前天晚上扶乩时女儿就说要看古文《左传》。第二天晚上我就将女儿生前所读的《左传》和活叶文选烧给了她。很晚了火都还没有熄灭,就将火化的缸子放在卧室中间,然后我就睡觉了。《左传》和活叶文选有十本书那么厚,有一尺多高,我是用夹板扎好后才焚烧给她的。
问:昨天晚上焚烧给你的书收到了吗?如果收到了,你能告诉我书名吗?
答:左。
这是说《左传》
又答称:古。
这是说古文之意。
又答称:文。
这是说活叶文选,确实是回答的准确无误。
女儿回答之后不久,乩碟就渐渐变得不灵便了,跟先前的感觉明显不一样。我怀疑可能是只有两个人按碟的原因造成的。于是叫夫人暂停,又叫夫人去喊阿橘来一起扶乩。
可是与先前情况一样,不灵便。乩动了的,却不指字。
我问:你到底是谁?
随后,乩碟就转了几圈,才指字给我说:时公老兄。又问老兄是谁?很久却不见他指字说明。
我感觉很怪异,阿橘则吓得跑了出去。我赶忙叫人在门外烧了一些冥钱送给他,希望他快点离开。过了一会,我又重新祷告招请女儿,当我们手一按上碟,就感觉很轻灵了,知道这是女儿来了。马上乩就指父母阿三字,阿字是指阿橘。我即问她刚才那个是谁?你知道吗?
答称:不言,怕。
这个人女儿不想说,又说怕。我也不知道是怕什么?这是谁呢?又问她这个人来干什么?
答:求佛助。
问这个人还在这儿吗?
答:去。
又问:古文左传你生前有老师教,现在你在阴间也有人教你吗?
答:受佛前宣看。
问:你今天可以不走吗?
答:行。
刚才你到哪儿去了?
答:法。
原来刚才是到法藏寺去了,怪不得有人趁机而入了。
日期:2017-07-09 20:40:27
问:那么,你有什么痛苦和烦恼吗?
答:前因不昧,去畏消迷,依父不往生。(以前的因果已经成了事实,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了,去掉畏惧和痴迷,依靠父母就不去投生了。)求父母笑悦云云。
话太多了,不能够全部记下来。大概是些由于念佛而得到了一些体悟以及一些具有孝心的言辞。女儿由于念佛已经能够知道以前的一些因果了。
十二日即三月廿四日,雨风阴寒而雷,夜雪
今天已经是我女儿去世的第四十九天了,整天都在默默思念女儿,心中对女儿的思念始终挥之不去,今天无情的风雨好像都在为我增加悲哀的气氛。
无聊之极,晚上又与夫人扶乩召女,今天夫人曾经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已经焚烧给她了。
乩动就说母亲的信已经见到了,知道母亲对女儿的深深思念之情,女儿也非常的思念父母,女儿努力的请求佛保佑父母。女儿安心念佛为父母祈求免灾,女儿永远不能忘记父母的深恩。努力的祈求佛保佑父母兄侄平安健康而无灾害。
我见女儿对她母亲所写的信的内容都能够回答。我就问她:我前天写了一块匾挂在你遗像上面了,你能指出是什么字吗?
答:小疏香室。
问她什么时候能够常常居住在小疏香室中?
答:法回家不出。
意思是从法藏寺回来后就可以在家居住,“不出”是说现在法藏寺做功德还没有完。所以我女儿每次都说在法藏寺。
琐事部分省略……
几天前金通尹说,他有个朋友李登辉先生常常和他死去的夫人以书信相通。他用的办法是先由自己写信与夫人,而夫人的回信亦即应手而至,没有不灵的,这个事也很稀奇。
以后,如果科学先进了,必然会有把这些稀奇事搞明白的一天。哎!我已经老了,我是等不到那一天了!苦于现在又没有此类专门的书籍来研究,否则,我必将从事这种研究工作!
自我扶乩以来,阴阳之间,人与鬼魂竟然可以做到无话不谈。这实在是我当时所没有预料到的结果。
日期:2017-07-10 07:21:23
十三日即三月廿五日,阴寒微晴
今日上午在家祭先祖,下午到各坟祭扫完毕。回家时天已经很晚了。
晚上夫人又与大儿媳二人扶乩,我为记录。当天晚上,夫人又写了一封信,焚烧给与亡女。乩动,知亡女已到,其母就问今日焚烧给你的信,收到了吗?
答称:信收,母念儿悲,深恩无日忘。
问:信上问你,焚烧给你的冥钱在阴间是怎么算的?够你使用了吗?
答:百作一,念佛用多一十。(一百比一,如果焚烧的时候念佛就多一十,或者是一比一百的意思。)
问:给你的钱,你放置在什么地方呢?
答:佛共在。
问:今日祭祀祖先,不知道我们家的祖宗都到了没有?
答:有到有不到。
问:祖先有已经投生人世的吗?)
答:往生性在。(虽然投生了,但灵性还是那个没有改变。)
不一会乩就停止不动了。
又改请黄氏内姊,等她来好问一下我女儿最近的情况。
祷告后不一会,乩动就说大姨有事不来,女儿来。
室中的人都相顾愕然,知道又是我女儿来了,又说要看书。
问:要看何书?
答:小鸾集。
意思是想知道我所题小疏香室,命名的原因,所以想看看《小鸾集》。
又说父亲常常思念女儿而悲哀,女儿十分心痛。女儿不能忘记父母抚养的深恩,无时无刻不希望父母高兴愉快。
哎!我女儿每次乩言都必定于百忙中杂以安慰父母之语,其天性之厚真的不同寻常。
十六日即三月廿八日,晴
今天为我女儿在玉佛寺摄钟圆满。晚上放焰口一堂,夫人提前二天到达上海,我则于今方到玉佛寺,刚好开始放焰口。
晚上在寺中的人有夫人,垿儿及姨甥女郑庆小姐。佣仆则有阿橘阿金和慎瑞昌三人。我带有携自制乩图,庆小姐欲一试,因与内人扶召亡女,我在旁记录。乩动即指父母兄姊,问姊为何名。便指庆字,问此外有几人来寺?则指金字慎字橘字昌字,在场之人都分别指出无误。
她母亲问她什么时候来的?
答:四时。
问:从何处来?
答:法。(指法藏寺)
问:如何来?
答:车。(以前祭祀烧给的纸车)
原来是由法藏寺坐车而来。
问:你最近会回家去吗?
答:儿事不去。
问:何事?
答:往刘置具。(刘氏为其未婚夫)
奇哉!难道是刘氏不久将迎灵柩回老家,我女儿在阴间要先去置具吗?。
问:你知道你母亲是几时来寺的吗?
答:二时。
问: 你父亲又是几时来的?
答:七时。
也没有丝毫误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