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眼里的水浒英雄们》
第51节

作者: 一样秋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4-28 09:15:17
  《水浒传》人物妙语
  一、潘金莲毒杀了武大,对西门庆说道:我的武大今日已死,我只靠着你做主。
  事到如今,她还认为武大是她的,西门庆是外人,可是她杀死了她的武大,将要依靠一个外人做主了。她的这句话透露出极大的不安全感,仿佛她也知道西门庆是不可靠的。可是男女之间往往会有这样的悖论:安全的男人不喜欢,喜欢的男人不安全。

  武大的确是安全的,虽然不能给她富贵,也不能给她快乐和希望,但至少可以保证她衣食无忧,如无意外,是可以安安宁宁、平平庸庸度过一生。
  西门庆带给她的是新鲜的刺激,但却不能给她安全感,她知道他并不可靠,但还是铤而走险。
  潘金莲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她并不比谁特殊,或许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状况,只不过大多数人还没有发展到那种极致,她只是个极端的现象。她的故事在提醒和告诫着人们,把握好自己的平衡。
  二、武松听到有人喴‘捉贼’,立即跳了出去。玉兰指给他:一个贼奔入后花园里去了。玉兰统共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武松蒙冤,让她自己也死于非命。这句话简直通了神,直让好坏善恶两边分。就那么一瞬间,好事变成了坏事,好人变成了坏人。
  三、第六十五回,宋江生了背疮,张顺去请神医安道全,这安道全有一个情妇叫李巧奴,巧奴不让安道全走,躺在怀里,撒娇撒痴地说了一句话:你若还不依我,去了,咒的你肉片片儿飞。
  李巧奴虽然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个人觉得这一句是《水浒传》里最生动的一句,活化了一个轻薄小女人的形象。‘张顺听了恨不能一口水吞了那婆娘。’这句话或许有双关的意思,一个男人想吞了一个女人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因为恨想吞了她,一种是因为爱想吞了她。电影上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男人痴看着一个美女,一边吞咽着口水。张顺是因爱还是因恨呢?如果只是恨,可以说:恨不得一刀杀了她。假若张顺不是梁山好汉,也许他早就心痒难熬了。

  四、第五十四回,宋江攻入高唐州救柴进,因柴进被扔到了一口枯井里,李逵自告奋勇下去救人,却又说了一句:我下去可以,你们莫割断了绳索。吴用直说李逵:你也忒奸猾。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就好比狐狸说兔子狡猾一样。
  五、第五回,鲁智深在桃花庄救了刘太公女儿,被周通和李忠请到山上,但他嫌这两个悭吝,决定要走,这二位说要下山打劫金银送他,他心想:现有的金银器皿不舍得送,偏要打劫别人的。便绑了两个小卒,把桌上的金银器皿包到包袱里,然后从后山滚了下去。事后,小霸王周通对李忠说:这个人不是个好人。强抢民女的倒说救人的不是好人,谁是好人耶?
  六、七十二回,宋江给李师师介绍李逵:这是家生的孩儿小李。李师师说:我倒不打紧,辱莫了太白学士。看来因为李白的盛名,李逵都不配姓李了。
  日期:2017-05-03 13:08:48
  九十三、林冲屡屡失言给我们的启示
  古人常说‘隔墙有耳’、‘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等等,这些俗语说的都是言语不慎可能带给人的害处,教我们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语,以防有失。能从古流传至今的话往往都是有些道理的,因为有无数血的教训来验证它。都不用找古代的例子,现当代就有许多现成的因口无遮拦而惹祸上身的名人们。
  在《水浒传》里,最口无遮拦的是李逵,李逵冲撞了宋江无数次,宋江舍不得杀他,也是看在他忠诚有用的份上,不过他没少挨骂。
  李逵是因为口无遮拦常说错话,但是林冲其实是个不多话的人,竟也屡屡犯了言语上的失误。说话是一门大学问,虽然我们从小就说话,天天都在说话,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真的很会说话。话多的人会‘言多必失’,话少的人因为缺少说话的经验也会出错,能把话说的合乎分寸、恰到好处,既需要经验还需要智慧。我们先来看看林冲都有哪些失言之处。

  1、自从林娘子被高衙内调戏,林冲一直闷闷不乐,突然有一天,他的同乡陆谦来找他说话,言谈之中林冲说了一句话: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这陆谦本是高衙内差使过来害林冲的,林冲不知道却把他当兄弟诉说心里的委屈,这便是他的失言之处。他和陆虞候同在高俅帐下谋事,他在同事跟前说上司的坏话,就不怕人家告上一状?
  后来,林冲果然被高俅害到家破人亡。如果说只是为了高衙内其实不可信,那高衙内也只是个干儿子,似乎没有必要为这种事大动干戈,只需要好言相劝,或者更应该好好教训教训。实际上高衙内挺怕高俅的,书中说的明白:且说高衙内自从那日在陆虞候家楼上吃了那惊,跳墙脱走,不敢对太尉说知……
  在刺配途中,林冲对董超薛霸没有防范,大概就是因为他根本想不到高俅会因为那点事对他赶尽杀绝。那陆虞候得罪了林冲只怕林冲日后报仇,因此他必然要借高太尉之手除掉林冲,那么在太尉跟前告黑状说坏话这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高俅对林冲赶尽杀绝。
  从这个小故事得出一个经验,千万别在你的同事跟前说上司的坏话,哪怕他跟你再怎么好。
  2、林冲第二次失言,是在沧州道上与鲁智深告别之后,跟公差说的一句话。他说:这个直什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因为这一句话,很多读者都认为林冲在出卖鲁智深。也是,看起来嫌疑真大啊!也许他只是表达一下崇敬之情,可是一点没考虑到后果。
  他为什么不考虑后果?是因为他从小生活经历太简单太顺利,他和卢俊义一样都是因为家庭条件好形成的头脑简单,卢俊义比林冲更严重。他们缺少历练缺少经验,他不知道人生暗藏了许多危险,需要防范。高俅对他的陷害也算得上人生的第一堂课。从林冲休妻的过程看,他进步的挺快,已经长出了心眼,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了,他比卢俊义强很多。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是漫长的课堂,我们每个人都得在这个课堂上学习,错了,改过来。跌倒了,爬起来。

  3、林冲第三次失言是在朱贵的酒店里,他刚刚杀了人逃至梁山朱贵的酒店里,喝了点酒在墙上写下这样几句诗: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这几句诗里,首先他已经暴露了真名姓,若是遇到做公的,岂不是又要被抓。其次,‘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这句子威慑力太强,你即将上梁山,那么你要威慑谁呢?传到王伦耳朵里,王伦岂不是感到了威胁,难怪王伦不肯留他。这两句诗和宋江的那两句反诗很象,宋江的诗: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句式风格非常象,宋江的诗直接被定义成了反诗。那么林冲的那两句够不上反朝庭,但肯定威胁到王伦了。林冲不知道有些话说出来会给自己带来坏处。他自己没有防人之心,以为别人和他一样,殊不知王伦已经防范了他。

  后来,再没有发现他说过什么不合适的话,也许他长记性了,也越来越话少,所以在晁盖和宋江手下勉强得以安生。
  林冲的结局不太好,他的命运是有代表性的,他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若给他一个好结局,小说的悲剧效果会大打折扣。《水浒传》里每个人物都有其作用和使命,林冲的悲剧让我们看到社会的不可救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