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11-17 21:50:00
第三十七章《龙形妖兽》
醉眼看花转身想逃,身后却又有两只大手伸来扭住了他的胳膊,使他动弹不得。光头走过来就要把醉眼蒙头一棍子打晕,黑暗中却有一个冷硬的声音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出声制止光头说:“活的的留下。”
光头愣了一下不敢反驳,只好听话地放下棍子,过来和醉眼背后的另一个人三下五除二地将老杨头和醉眼看花用绳子捆了个结实,随即都拖到了这间司令部里。在这里的手电光下醉眼才看清,对方一共四人,除了光头,另有两个竟然是日本人,还有一个是似乎担任着翻译任务的小姐。
几个人把老杨头弄醒,连同醉眼看花一起进行盘问,老杨头醒来后看清周遭情形始终一言不发,醉眼看花也是装傻充楞,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就是东拉西扯答非所问。两个日本人问了半天一无所获,十分恼怒,最后就把他俩扔下不管离开了。
光头?日本人?是他们!想不到在运河旧货市场遇到过的这几个人在这里出现了。几乎可以肯定,是光头意外发现了这地下魔窟后,一直靠捡卖地下工事里的日军遗物发财,现在经不住日本人金钱的诱惑,又把这两个日本人带下了当年侵华小鬼子修建的地下魔窟之中。
日本人在追问什么?来到通州又在寻找什么?这里又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们一起去看老杨头,老杨头已经恢复精神,被乖乖包扎好了伤口。一切的答案,一切的地下秘密,似乎都只有会唱燃灯塔传说歌谣,熟悉地下空间秘密通道的老杨头能解开。
看到我们的目光都中在自己身上,老杨头叹了一口气说:“你们真不应该到这地下好奇探险,要知道未知世界黑暗空间自古以来就是危机重重杀人无数啊。”
老渔夫插言说:“老杨师傅,都已经来到这里了,你就把谜底告诉我们吧,再说现在即使我们不去探查这燃灯塔地下的神奇秘密,也已经有了其它人,而且是坏人进入了这里,他们会把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物和财富盗卖一空的。”
我也乘机说到:“是啊,杨师傅,我们大家可以和您以及小梅一起来保护这地下的神秘世界。”小珂在一旁悄悄一推站在身侧的小梅,小梅会意地抓住老杨头的胳膊说:“爷爷,你不能一辈子都把秘密全烂在肚子里啊,就给我们讲讲吧。”
老杨头看看大家说:“你们来这里的时候路上肯定都去过古通道里的鬼门关吧?”看到大家的一致点头,老杨头又问:“鬼门关前那块大石碑也都见到了?”
小珂问:“里面一共两块石碑,您说的是不是最外面那块唐代大石碑?”老杨头微微点了点头接着问道:“碑上的文字你们都看到了?”
我说:“看到了,不过上面好多字不知道什么原因都被破坏了。”老杨头说:“不错,碑上的文字被毁坏了,心里的文字还是流传下来了。”
说着就慢慢的把古碑文念了出来。
日期:2009-11-18 21:31:00
说着就慢慢的把古碑文念了出来。
石碑上刻记的文字是:《大唐贞观神武镇妖碑》
大唐贞观 岁在甲辰 国运方隆 四海归服 独有高丽小国 妖龙现世 犯我边界 侵我疆土 祸我百姓 大唐天威龙颜震怒 发天下甲士 招募十万 并趣平壤 以伐高丽 右武侯大将军 尉迟敬德奉诏讨伐 ......
原来古碑文记载了当年运河源头通州的一件奇事。
大唐初建,唐太宗御驾亲征高丽王国,派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先锋统兵开路。不料想在通县境内运河源头的一片汪洋水泊中,竟然遇到了十数头龙形妖兽,扬波喷浪阻挡住了大唐雄兵道路。那些妖兽个个身高过丈,吼声如牛,利爪刀牙伤人无数。
大唐猛将尉迟敬德率兵与妖兽血战了两天一夜,直杀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最终在大唐军队的强弓硬弩和刀枪并举之下,大部分龙形妖兽都被缴灭除掉,只有少部分钻进了水泊芦荡深处一个地下黑窟里不见踪影。
为了除恶务尽,尉迟敬德派了数百精兵下去追杀,发现地下黑窟神秘莫测,里面的通道盘回曲折无有尽头,而且深处还出没其它异种生物。几百精兵下洞,最终却仅剩十几个伤残遍体因在地下惊吓过度而陷入半疯癫状态的人逃了回来。
太宗皇帝李世民闻知后,下令用巨石大木填死了妖兽出入的黑窟穴口,并在其上筑宝塔一座以镇妖穴。
“原来大运河燃灯塔的前身是这样的,这地下真有传说中的龙形妖兽存在吗?”
面对我们的疑惑,老杨头说:“地下洞穴是否真有妖兽谁也没见过,不过这个地下密穴从此以后就成为了一个被严密封闭的秘密世界,直到后来的金元明清等朝代,把北京定为京都之后,朝庭有专门掌管秘密档案的衙门发现这个秘密后上奏天子,依例每年都要由朝庭派遣风水术士勘察此处是否会有妖龙余蘖滋生,从而动摇江山社稷的万载永固风水,并且为祸一方,破坏京城九五之尊的紫薇王者之气。
特别是在大明朝燕王朱棣夺位成功定都北京之后,更是派神机军师姚广孝将此处地穴内部按照先天五行相克阵法重新布局,并修筑了地下金锁关封镇妖龙秘穴。以使里面的地下妖龙出不来外面不知深浅的人也进不去。”
我问道:“那您进去过吗?”老杨头摇摇头说:“金锁关下鱼龙锁,鱼龙钥匙开金锁;没有鱼龙钥匙,谁也打不开金锁关的大门,也就进不去地下的妖龙秘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