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怪谈》
第3节

作者: 张延晨1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九死一生回到要塞,一顿千恩万谢之后,就问守炮台的弟兄,是谁回来报的信儿,打的这么准?守炮台的兵告诉孙长官,“中午张长官带着几个人回来过一趟,说你们被围了,要求炮火支援,不等上级请示就发炮了……。张长官亲自操的炮”
  。
  后来,去弹药库一查真少了不少炮弹。
  战争过去了几十年,孙长官现在已经垂垂老矣,但想起这事儿总是会流泪,“兄弟,这是死后又回来救我们了……。只要我还走得动,每年都来江阴要塞看你……。”
  日期:2017-08-12 10:08:29
  九、拿金表的老妇

  故事还是“吃过死人饭”的老鬼子原丰讲的。
  1945年初,原丰率领手下仅存的十多名日军向吕宋岛深山进发,准备进入那里的地下永备工事与自己的联队汇合。
  随着战势的吃紧(对于鬼子而言),口粮也越来越紧张,经常几天找不到吃的东西。丛林里的野菜如果不用盐煮,就算饿死也吃不下去。原丰扔掉了自己的指挥刀、背包、甚至步枪……。
  就这样,把裤子拴在腰带上一步步晃进了深山中的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在地图上有标示,是日本移民组成的“开拓村”。不知什么原因,等原丰一伙走进村庄才发现已是空无一人。然而,地里的红薯却是长势喜人,不等中队长原丰阁下发令,众鬼子已是纷纷上阵,争先恐后去挖。手指粗细的红薯蒸熟了又软又甜,大伙吃到两眼发直为止仍是意犹未尽……。
  就在连吃带拿的时候,一个身穿和服的老太太走不知从哪儿走进他们做饭的草棚。只见那老太太身形佝偻,穿的却很整洁,虽然面黄肌瘦,但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士兵先生,能把您手里的红薯给我吗?我拿这个跟您换,只要一块红薯就好”说着把金表递到原丰面前。
  原丰这伙鬼子多精啊,二话不说赶紧把手里剩下的半截红薯塞到嘴里,向老太太摆摆手,把她赶走了。那个年月饿死的人太多了,谁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手表再贵重在丛林里也没用,不如关键时刻一口吃的能救人一命啊!

  两个多月后,找到部队的原丰再次从山里撤退,途经这个村庄晚上扎营休息,原丰在帐篷外遇到一个老太太,她身形佝偻面黄肌瘦,穿的却依然整洁,“士兵先生,能把您手里的红薯给我吗?我拿这个跟您换,只要一块红薯就好”,原丰只感觉脑子里嗡的一声,什么都想起来了!这不是前几个月见过的那个老太太嘛!她还在荒村里拿着金表换吃的!她究竟是什么东西!要知道这村子早就没人了!

  这事情直到终战(日本投降)原丰也没敢跟长官说过,他相信,如果深山里那个村子还在,那个老太太今天还在那里等着拿金表换吃的……。
  日期:2017-08-12 10:10:30
  故事十 雷达站

  44年底,随着豫湘桂战役国军的大溃败,日军再次打通大陆交通线,兵锋直指四川贵州,大后方震动。为阻止敌机威胁大后方城市,国军开始在贵州东部选址修建雷达基地(雷达站)以提前预警敌机来袭。
  周长官当年是国军的汽车兵,负责给贵州东部的一座雷达站运送给养和器材设备。有一次出来晚了,周长官一个人开车到山下眼瞅太阳就快落山了。周长官只见影影绰绰的前面上山的公路上有很多人影,密密麻麻的。当时他也没在意,以为是山下的村民,走进了一看大概得有百十号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这些老乡看着周长官开车近前,没有像其他地方老百姓那样欢呼着喊“顶好!”只是麻木的看着他。周长官把汽车开到人群近前,刚要按喇叭,只见一个老头晃荡到周长官车前,老头说话非常客气“长官呐,天晚了别再上去啦,您看能不能把我们几个老东西送下山去~晚上寨子里酒肉管您吃够...”周长官军务在身也懒得理那些人(当时汽车兵是很牛的),摆摆手,车灯一开驱散众人接着往山上开。

  汽车上山走到一半儿的时候,周长官看见路旁占着几个当兵的,其中一个人是雷达站站长。周长官和站长老相识了,非常热情的下车去和站长打招呼,当时天快黑了,也看不清站长和后面人的表情,只是感觉站长他们似乎不太高兴,老周一个劲儿的打招呼,站长也怎么说话。快走到跟前,站长突然说“兄弟,你把物资留下吧,我们自己搬山上去,你赶紧回吧……。快点走吧…………”老周心里也纳闷,我这有车不用,你们还特地跑半山腰来接我,还要自己搬山上去,这不有病吗?刚要开口发问就被站长和十几个雷达站的弟兄半拉半拽的给推回了驾驶室。老周眼瞅站长都要急了,但总觉的有点怪,哪儿不对劲儿,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那个山脚下遇到的老头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你还不快走!”

  周长官真的傻了,那老头怎么跑到半山腰的?他难道比我开车上山还快!他不是在山下么!还能和雷达站的弟兄一起提前在半山腰等我!他终于想明白了是什么地方不对劲儿,怎么这一路上所有人都不打火把啊!
  等回过神来,周长官连句鬼都没喊出来,一脚油门掉头就跑了,一路上扫了一眼后视镜,那帮人就站在后面默默地看着他,动也不动……。
  “刨你家祖坟”在我们的语言里是对人莫大的羞耻和侮辱,当年雷达站的选址恰恰选在贵州群山深处一座“祖坟山”上。山下闭塞落后,守旧思想根深蒂固的百姓听说建雷达站是为了打鬼子,出乎意料的主动迁出世世代代安葬先人的祖坟,而且男女老少一起上山为建站出工,他们做这一切的时候谈不上有什么文化,甚至绝大多数人连字都不识。老周上山送设备给养的当天中午,一伙鬼子突袭了雷达站,杀掉了几乎所有守站的官兵和来帮忙出力的山下百姓,把尸体抛进了山沟……。拦住老周的“人”不愿意他开车再上山送死……。

  日期:2017-08-12 10:13:48
  十一 香烟
  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连上厕所都抱这枪。那天晚上赵老(当时是连长)搭总部的苏联吉普回前线,车上除了他还有一司机,年纪不大的新兵。
  朝鲜的大山荒凉而寒冷,就这么一路哆哆嗦嗦的开在山路上,当时也不敢开灯(怕敌机发现)。终于,车咣当一声还是熄火了,坏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半道上,那个小司机只好爬到车底下去修车。赵连长也困了,裹着军大衣窝在副驾驶上打盹儿。
  车就停在道边儿上,睡着睡着忽然就觉得有人敲窗户,赵连长一个激灵坐起来睁眼看,是个战士,看不清是志愿军还是人民军的装束。“同志,帮把忙吧,前面有辆美帝的装甲车,看着是没油了,里面人不出来投降,我们正在这儿拦人呢,咱们使把劲儿把车推到山沟里去,摔死这帮狗日的!”
  赵连长真没心情管闲事儿,一门心思等着车下面的小司机修好车赶到前线去。就跟车外那人说“兄弟,我们真的有事儿,得赶到前线,你再拦人吧……。”说着还从口袋里抽出一根烟点递给车外那人,那人看着有点失望,抽了口烟,叹气走了,也没说什么,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