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4-26 13:08:00
三.火车奇遇
我买了最末一班京津城际列车的票,也只剩这票了。我都不记得上一次坐火车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只记得大概是上小学一,二年级吧,还是妈妈带着我坐的,放暑假去陕西的亲戚家玩。这京津城际列车一种双层的硬座车,每节车厢上下两层定员是174人。城际列车指两座相距不远的重要城市之间开行的列车,特点是多班次,趋向公交化的短途旅客列车。这种列车车厢编组少,一般不超过时节车厢,而且中途不停站或停很少的站。列车只配置硬、软座车厢而不配置卧铺车厢。像这样的城际列车除了京津,还有广深、沈大、沪杭、沪宁、成渝、昌九等城际列车。
从2008年8月1日,铁道部开通国内第一条京津高速铁路后,中国的高铁以‘大跃进’式的速度发展,据统计到2015年末,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就达1.8万公里以上。那种双层的客车,就逐渐淘汰了,现在能看到的话,也算稀罕了。
这种双层列车开起来很晃,人在上面走,很容易站不稳,所以这种火车的速度都不太快。当时坐这种火车,从北京到天津是75分钟。
我的座位靠窗,对面是个四十岁左右带金边眼镜的男士,身边带着个电脑包。这时过道里走来一位也带着眼镜的女士,大约二十七、八岁,疏着整齐的马尾辫,手臂上挎着一个大手提包。走到我的座位旁边,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车票,然后轻声地问我对面的男生:“请问,您是五号车厢54号吗?”
男士疑惑地点了下头:“是啊,怎么啦?”
“我是坐这的啊。”女士说着,把车票递了过去。
男士接过票,看了一眼,又掏出自己的票看了看:“我也是五号车厢54号啊?”
他说。女士也接过他的票,突然笑了:“你是下层54号,这是上层54号。”男士又仔细看了看自己的票,不说声‘不好意思’,然后拿着包走了。女士就坐在了我对面,我看她虽没化一点儿妆,但显得很文雅很庄重。车厢里挺热的,还有怕身上穿的驼色呢子大衣压出褶,她脱下大衣,仔细叠好。我偷眼还往小桌下面看来一眼,然后又盯着他看。她注意到我在盯着她,脸上现象嗔怪的神色,也盯着我。她这样看我,我倒不好意思,赶忙说:“您是老师吧?而且是中小学老师吧?”
“你怎么知道的?”她的脸上立刻出现了惊奇的表情,态度也和蔼了许多。
“先说我说的对吗?”我问。
“对,小学老师,教英语的。”她回答。我知道她心里一定特想知道我猜的为什么这么准。
不买关子了,我就直接告诉她:“您没有化妆,没有带戒指、项链,没穿高跟鞋,一般只有中小学校是这么严格要求,大学里没这要求。一般上班族或白领都用时尚的手提包或小电脑包。还有您带个大手提包,最合适装教材或教具。您刚才跟那个男的说话的语气,挺像和学生家长对话的。”
明显看到她眼里佩服的表情。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妈妈就是老师,她就是这么打扮的”我笑着说,她也乐了。
“虽然你岁数不大,但我猜你一定是参加工作了,对吧?”她反问我。
“你怎么知道的?”我也挺好奇地问。
“一般没毕业的大学生,没步入社会前,都有点腼腆,不会像你这样盯着异性看。还有这不年不节的,也没到寒假,这时一般大学生都在学校里准备期末考试呢?哪有时间出来。再说,今天是周一,对这趟京津列车来说,是生意人,上班族最繁重的日子。我说的对吗?”她笑着问我。
“好厉害”
我夸赞道。
她还问我妈妈在哪个学校。我告诉他我妈妈是唐山市一所重点中学:开滦一中的一名初中物理老师。聊天中,知道她姓张,是北大附小的老师,今天是去天津教研的,本来下午挺早就完事了。她就去天津河西区见了一个当年的大学同学,一起吃了饭,所有才这么晚回来。
日期:2017-04-27 13:00:00
就在我们热聊的时候,突然,车厢里一个女人带着哭声,声嘶力竭地喊:“列车员,我的孩子不见了。”这声音惊到了很多人,那边座位上一位睡着的男子,机灵打了个冷战。我闻声,也是大吃一惊。但我发现,张老师脸色大变,已经恐惧到极点。车厢里的人都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张老师也站了起来,朝女人的方向看。
这时,就看见两三个列车员跑到那个女人身边,一边安慰她,一边用对讲机说跟列车长通话。那个女人并没有安静,反而更猛烈地哭喊了起来:“我孩子不见了,快帮我找啊!”听见一个列车员还比较沉稳,一边扶她坐在早有人让出的空座,一边说:“您先别着急,孩子在车上,就丢不了。您先告诉我们孩子是男她孩?女孩?多大了?穿什么衣服?……。”周围的旅客也围了上去安慰,其他车厢的看热闹的人也往这边来。
“是我闺女呀,快去帮我找啊!
七岁了,才上一年级……。”那个女人显然是过分激动,仍在大哭,话都说不利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